【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排线的线束固定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
,特别是一种用于电线电缆排线的线束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城乡电网改造也日趋加快。电网建设离不开电力电缆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电缆的排列处理是十分繁琐的,目前采用的排列处理方式是先由工作人员通过手动的方式将电缆或者线缆排好,然后利用绳子或者带子将电缆或者线缆捆绑固定,这种方式虽然初步解决了电缆或者电缆的排线固定问题,但是当电缆较多时,会显得比较杂乱,不利于后期查线;并且这种排线方式通常还存在电缆未分开固定,容易相互交错,不便后期线路排查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电线电缆排线的线束固定机构。
[0004]一种用于电线电缆排线的线束固定机构,包括底板和扣盖,所述扣盖的尺寸与底板相匹配,所述扣盖能够扣在底板上且扣盖的内侧面与底板的外侧面形成紧密配合,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凹槽一的两端分别连通底板的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线电缆排线的线束固定机构,包括底板(1)和扣盖(2),所述扣盖的尺寸与底板相匹配,所述扣盖能够扣在底板上且扣盖的内侧面与底板的外侧面形成紧密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凹槽一(3),所述凹槽一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凹槽一的两端分别连通底板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且凹槽一的内腔与底板的一侧表面连通,所述凹槽一内设有两个轴承(4),两个轴承的外圆与凹槽一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两个轴承分别靠近底板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凹槽一内还设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穿插在轴承上并通过方键与轴承的内圆连接,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安装拨动轮(6),所述拨动轮的边缘凸出凹槽一在底板一侧表面上的开口,所述底板的前表面上设有两个插槽(7),两个插槽均为直线型的长槽,两个插槽分别位于转动杆前端面的上方和下方,两个插槽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经过转动杆前端面的中心,所述转动杆前端面上设有定位槽(8),所述定位槽为直线型的长槽,所述定位槽经过转动杆前端面的中心,所述定位槽的两端均与转动杆的侧表面连通,还包括定位销(9),所述定位销为板状结构,所述定位销的尺寸与定位槽和插槽的尺寸相匹配并保证定位销能够同时插入定位槽和插槽中;所述底板内部设有中空内腔(10),所述中空内腔靠近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若干凹槽二(11),所述凹槽二是截面为半圆形的长槽,所述凹槽二的两端分别与底板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连通,所述凹槽二的长度方向与凹槽一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凹槽二的上端开口位于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凹槽二的下端面凸入中空内腔中,每个凹槽二上端开口的一侧安装转轴(12),所述转轴和凹槽上端开口之间设有连接槽(13),所述转轴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槽相匹配并保证连接杆能够随着转轴的转动嵌入连接槽,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固定罩(15),所述固定罩是截面为半圆形的长管,所述固定罩的长度与凹槽二的长度相同,所述固定罩的半径与凹槽二的半径相匹配,所述固定罩在连接杆的带动下围绕转轴转动并能够扣在凹槽二的上端开口处,所述固定罩扣在凹槽二上端端口处时与凹槽二形成圆管状结构,所述转轴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摆动杆(16),所述摆动杆位于中空内腔中,所述摆动杆的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