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大军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处理用自清洁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67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自清洁处理池,涉及污水处理领域。该污水处理用自清洁处理池,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池体,所述直杆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底座前侧顶端中部通过支撑台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安装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二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且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螺旋叶片内侧通过螺旋槽固定连接有螺旋管,所述上池体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上池体后端上部固定连接有鳍片组,所述电动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阻流板。处理池可以快速完成自清洁,在外界环境较高或较低的情况下,处理池均能将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自清洁处理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自清洁处理池。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一定程度的水质要求的净化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农业、交通、建筑、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领域,污水处理池可降低污水排放。沼气池是一种占地小,使用寿命长的污水处理池,这种污水处理池多采用人工清洁,处理效率低,危险系数大,另外该处理池的温度调节能力也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自清洁处理池,解决了处理池清洁便利性不足和温度控制能力一般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污水处理用自清洁处理池,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池体,所述下池体内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曲杆,所述下池体内侧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台,所述下池体内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第一安装台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直杆且直杆远离第一安装台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下池体的内侧,所述直杆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第一安装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料架且直杆贯穿推料架,所述第一安装台左侧两个推料架和第一安装台右侧的两个推料架之间转动连接有推料锟,所述推料锟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底座前侧顶端中部通过支撑台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线轮且线轮贯穿第一安装台,所述线轮的前后两端均通过绳索与推料锟相连,所述下池体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上池体,所述上池体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筒,所述顶盖顶端中部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安装板底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进水阀且进水阀通过导流管与第一水泵相连,所述进水阀底端固定连接与分流管且分流管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顶盖内部的四个限位筒相连,所述顶盖后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设置在上池体的内部,所述第二齿轮前端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台的顶端,所述下池体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且限位架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台的顶端,所述限位架顶部均匀转动连接有四个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且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轴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内侧通过螺旋槽固定连接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贯穿第二转轴的顶部且螺旋管的顶端设置在限位筒的内侧,所述螺旋管外侧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直管且直管固定连接在螺旋叶片的表面,所述直管远离螺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喷头且扇形喷头固定连接在螺旋叶片的外侧,所述顶盖右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上池体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上池体左侧导热板的后端与上池体右侧导热板的后端通过导管相连且两个导热板均贯穿下池体,所述导热板内侧远离上池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上池体右侧的导热板内侧左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所述底座左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顶端从前向后依次固定连接有负压泵、第二水泵和水箱,所述水箱通过导流管与第二水泵和第一水泵相连,所述负压泵和第二水泵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负压阀且两个负压阀的右端均与上池体左端的导热板相连,所述下池体底部设置有出料槽,所述第一安装台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篦子且篦子固定连接在出料槽的顶部,所述底座右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污泥泵且污泥泵通过导流管与出料槽相连,所述顶盖后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扇,所述上池体后端上部固定连接有鳍片组,所述上池体左右两侧的导热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热管且导热管贯穿鳍片组,所述底座后侧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阻流板,所述污泥泵后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电动伸缩杆左侧设置有显示器。优选的,所述阻流板滑动连接在鳍片组的外侧,所述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温度传感器、加热板、气压传感器、电动伸缩杆和显示器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密封件与下池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密封件与顶盖的后侧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分流管与限位筒的连接处、导热板与下池体的连接处和污泥泵左端的导流管与出料槽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顶盖的内侧顶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限位筒的内侧底部。优选的,所述齿条靠近推料锟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推料架远离推料锟的一端底部设置有与限位杆对应的条形槽。优选的,所述弹簧远离第一安装台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下池体的内侧,所述负压泵右端的负压阀和第二水泵的右端的负压阀均固定连接在下池体的顶端。优选的,所述分流管的中部固定连接在顶盖的顶端,所述控制器和显示器均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端。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台左侧的若干个曲杆均设置第一安装台左侧的两个弹簧之间且第一安装台右侧的若干个曲杆均设置在第一安装台右侧的两个弹簧之间。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对处理池进行小幅度清洁时,打开污泥泵,污泥泵通过导流管将下池体内篦子附近的污泥沿出料槽抽出,对处理池进行大幅度清洁时,打开进水阀,第一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抽出,水经过导流管、分流管、螺旋管、直管和扇形喷头将水注入处理池中,之后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第二齿轮驱动第三齿轮和第一转轴,第三齿轮的齿宽大于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通过第四齿轮和第二转轴带动螺旋叶片旋转,使扇形喷头对上池体内壁进行全方位清洁,第一电机正转,第一电机带动线轮旋转,线轮通过绳索带动推料锟和推料架向第一安装台移动,期间第一齿轮配合齿条使推料锟旋转,将下池体底部的污泥和沼渣挤压至篦子附近,推料锟接触第一安装台后,第一电机反转,推料架在弹簧作用下复位,之后第一电机停转一段时间后继续先正转,再反转,循环往复,不断地将下池体底部聚集的大部分污泥和沼渣推向篦子,加快清洁效率,下池体左右两侧的污泥和沼渣被曲杆、推料锟和推料架限制,不易流失,在之后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作为接种物使用,打开负压泵右端的负压阀,启动负压泵可调节导热板和导热管内部的气压,气压传感器通过控制器将导热板内的气压强度在显示器处呈现,打开第二水泵右端的负压泵,启动第二水泵,可将水箱内的水注入至导热板内部,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时,抽取导热板内大量的空气,使导热板内真空度提高至一个较高的数值后,向导热板内注入少量的水,水汽化上升至导热管内,导热管内的水蒸气液化后会释放热量,通过排气扇和鳍片组对导热管进行散热,液化后的水蒸气沿导热管回流至导热板,继续对热量进行传递,达到散热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处理池内部的温度,并将检查结果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动伸缩杆调节阻流板高度,从而改变鳍片组的暴露程度,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抽取导热板内少量空气后,向导热板内注入大量的水,加热板通过水和导热板间接对下池体内的沼液进行加热,避免局部温度急剧升高,防止处理池内的菌群遭到破坏,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自清洁处理池,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池体(2),所述下池体(2)内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曲杆(3),所述下池体(2)内侧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台(4),所述下池体(2)内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5),所述第一安装台(4)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直杆(6)且直杆(6)远离第一安装台(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下池体(2)的内侧,所述直杆(6)外侧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靠近第一安装台(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料架(8)且直杆(6)贯穿推料架(8),所述第一安装台(4)左侧两个推料架(8)和第一安装台(4)右侧的两个推料架(8)之间转动连接有推料锟(9),所述推料锟(9)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且第一齿轮(10)与齿条(5)啮合,所述底座(1)前侧顶端中部通过支撑台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线轮(12)且线轮(12)贯穿第一安装台(4),所述线轮(12)的前后两端均通过绳索与推料锟(9)相连,所述下池体(2)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上池体(13),所述上池体(13)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14),所述顶盖(14)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筒(15),所述顶盖(14)顶端中部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16),所述第一安装板(16)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7),所述第一安装板(16)底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进水阀(18)且进水阀(18)通过导流管与第一水泵(17)相连,所述进水阀(18)底端固定连接与分流管(19)且分流管(19)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顶盖(14)内部的四个限位筒(15)相连,所述顶盖(14)后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20)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2)且第二齿轮(22)设置在上池体(13)的内部,所述第二齿轮(22)前端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23),所述第三齿轮(23)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4)且第一转轴(24)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台(4)的顶端,所述下池体(2)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25)且限位架(25)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台(4)的顶端,所述限位架(25)顶部均匀转动连接有四个第二转轴(26),所述第二转轴(2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27)且第四齿轮(27)与第三齿轮(23)啮合,所述第二转轴(26)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28),所述螺旋叶片(28)内侧通过螺旋槽固定连接有螺旋管(29),所述螺旋管(29)贯穿第二转轴(26)的顶部且螺旋管(29)的顶端设置在限位筒(15)的内侧,所述螺旋管(29)外侧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直管(30)且直管(30)固定连接在螺旋叶片(28)的表面,所述直管(30)远离螺旋管(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喷头(31)且扇形喷头(31)固定连接在螺旋叶片(28)的外侧,所述顶盖(14)右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32),所述上池体(13)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板(33),所述上池体(13)左侧导热板(33)的后端与上池体(13)右侧导热板(33)的后端通过导管相连且两个导热板(33)均贯穿下池体(2),所述导热板(33)内侧远离上池体(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板(34),所述上池体(13)右侧的导热板(33)内侧左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35),所述底座(1)左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台(36),所述第二安装台(36)顶端从前向后依次固定连接有负压泵(37)、第二水泵(38)和水箱(39),所述水箱(39)通过导流管与第二水泵(38)和第一水泵(17)相连,所述负压泵(37)和第二水泵(38)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负压阀(40)且两个负压阀(40)的右端均与上池体(13)左端的导热板(33)相连,所述下池体(2)底部设置有出料槽(41),所述第一安装台(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篦子(42)且篦子(42)固定连接在出料槽(41)的顶部,所述底座(1)右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污泥泵(43)且污泥泵(43)通过导流管与出料槽(41)相连,所述顶盖(14)后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扇(44),所述上池体(13)后端上部固定连接有鳍片组(45),所述上池体(13)左右两侧的导热板(3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热管(46)且导热管(46)贯穿鳍片组(45),所述底座(1)后侧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7),所述电动伸缩杆(47)顶端固定连接有阻流板(48),所述污泥泵(43)后侧设置有控制器(49),所述电动伸缩杆(47)左侧设置有显示器(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自清洁处理池,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池体(2),所述下池体(2)内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曲杆(3),所述下池体(2)内侧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台(4),所述下池体(2)内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5),所述第一安装台(4)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直杆(6)且直杆(6)远离第一安装台(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下池体(2)的内侧,所述直杆(6)外侧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靠近第一安装台(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料架(8)且直杆(6)贯穿推料架(8),所述第一安装台(4)左侧两个推料架(8)和第一安装台(4)右侧的两个推料架(8)之间转动连接有推料锟(9),所述推料锟(9)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且第一齿轮(10)与齿条(5)啮合,所述底座(1)前侧顶端中部通过支撑台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线轮(12)且线轮(12)贯穿第一安装台(4),所述线轮(12)的前后两端均通过绳索与推料锟(9)相连,所述下池体(2)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上池体(13),所述上池体(13)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14),所述顶盖(14)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筒(15),所述顶盖(14)顶端中部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16),所述第一安装板(16)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7),所述第一安装板(16)底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进水阀(18)且进水阀(18)通过导流管与第一水泵(17)相连,所述进水阀(18)底端固定连接与分流管(19)且分流管(19)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顶盖(14)内部的四个限位筒(15)相连,所述顶盖(14)后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20)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2)且第二齿轮(22)设置在上池体(13)的内部,所述第二齿轮(22)前端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23),所述第三齿轮(23)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4)且第一转轴(24)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台(4)的顶端,所述下池体(2)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25)且限位架(25)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台(4)的顶端,所述限位架(25)顶部均匀转动连接有四个第二转轴(26),所述第二转轴(2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27)且第四齿轮(27)与第三齿轮(23)啮合,所述第二转轴(26)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28),所述螺旋叶片(28)内侧通过螺旋槽固定连接有螺旋管(29),所述螺旋管(29)贯穿第二转轴(26)的顶部且螺旋管(29)的顶端设置在限位筒(15)的内侧,所述螺旋管(29)外侧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直管(30)且直管(30)固定连接在螺旋叶片(28)的表面,所述直管(30)远离螺旋管(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喷头(31)且扇形喷头(31)固定连接在螺旋叶片(28)的外侧,所述顶盖(14)右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32),所述上池体(13)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板(33),所述上池体(13)左侧导热板(33)的后端与上池体(13)右侧导热板(33)的后端通过导管相连且两个导热板(33)均贯穿下池体(2),所述导热板(33)内侧远离上池体(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板(34),所述上池体(13)右侧的导热板(33)内侧左端顶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大军
申请(专利权)人:马大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