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浮标回收的集成作业平台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519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用于浮标回收的集成作业平台及方法,包括作业平台主体及磁吸机构,作业平台主体为外侧面中心设有内凹槽的箱体结构,磁吸机构包括磁吸装置和内凹弧形板,磁吸装置安设于作业平台主体内部,内凹弧形板对应于内凹槽设置,内侧面中心与磁吸装置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作业平台的设计,可模块化搭载在大中型浮标作业船舶的尾部,通过运用磁吸固定方式,以实现浮标的快速捕捉、固定作业,且具备可变圆弧结构,可捕捉各种直径大小的浮标,尤其适合6m、10m及以上直径的大型浮标捕捉回收及人员登标作业。人员登标作业。人员登标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浮标回收的集成作业平台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浮标回收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浮标回收的集成作业平台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浮标捕捉回收作业方式多样化,有人工用长钩捕捉浮标、人员借助小艇或登标装置登标挂钩固定等传统作业方式,也有近些年研究使用的A型架止荡回收、U形夹持臂捕捉回收、舷侧双臂夹持回收、舷侧单/双臂加磁吸固定等多种方式。
[0003]这些作业方式各有利弊,传统作业方式在高海况时人员操作难度大、机械化程度低、人员作业时间长且安全性差,后来的浮标捕捉方式虽然机械化程度高,但也存在设备本身重量大且占用甲板作业面积较大或夹持固定不牢靠等问题,如A型架止荡回收未解决浮标安全捕捉固定和人员安全挂钩问题,U形夹持臂装置占用甲板面积太大,舷侧双臂夹持回收不能解决浮标在靠帮后仍可能在风浪作用下的上下蹿动问题,而舷侧单/双臂加磁吸固定的方式虽抓捕牢固,但其只能抓捕3m以下直径的小浮标,对于6m、10m及以上直径的大型浮标无法捕捉固定,且舷侧的设备外凸也导致了船舶靠泊或与其它船只靠帮困难。
[0004]3m以下直径的浮标重量一般不超过5吨,通常只需要挂住一个吊耳就可以起吊。而6m直径的大型浮标重量一般不小于15吨、10m及以上直径的大型浮标重量一般不小于50吨,故这类大型浮标起吊是需要三个吊耳都用挂钩钩住,用三根吊绳同时起吊的,因此,作业人员必须登标进行挂钩操作,这就要求浮标捕捉回收装置不仅需要捕捉固定牢靠,还要解决浮标浮筒与作业甲板落差问题,保证人员能安全方便登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用于浮标回收的集成作业平台及方法,可模块化搭载在大中型浮标作业船舶的尾部,通过运用磁吸固定方式,以实现浮标的快速捕捉、固定作业,操作人员能够通过集成作业平台登标进行快速挂钩作业,辅助浮标吊运,或通过集成作业平台对浮标进行巡检或维修。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用于浮标回收的集成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平台主体及磁吸机构,所述作业平台主体为外侧面中心设有内凹槽的箱体结构,所述磁吸机构包括磁吸装置和内凹弧形板,所述磁吸装置安设于作业平台主体内部,所述内凹弧形板对应于所述内凹槽设置,内侧面中心与磁吸装置相连。
[0007]按上述方案,所述内凹弧形板为可拆式的板件,内凹弧形板的顶面上设有的多个连接法兰,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作业平台主体的内凹槽的顶边相连。
[0008]按上述方案,所述作业平台主体的内凹槽的底边与所述内凹弧形板底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承托板。
[0009]按上述方案,所述内凹弧形板为可调式的板件,包括内径可调的板本体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为多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端头安设磁铁块,液压缸间隔安设于
磁吸装置的两侧,液压缸伸缩带动板本体两侧移动,改变板本体的内径。
[0010]按上述方案,所述磁吸装置为电磁吸盘,与船体外板相连。
[0011]按上述方案,所述作业平台主体与船体艉封板相连,连接处预置电缆和管线的集中接口,所述接口处做水密处理。
[0012]按上述方案,所述作业平台主体的两侧及外侧面均包覆聚氨酯或橡胶碰垫。
[0013]一种可用于浮标回收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4]S1)根据所需回收的浮标直径,选取相匹配的内凹弧形板进行安装,或通过液压缸活塞杆的伸缩调节磁铁块的位置,使内凹弧形板的直径与浮标的浮筒直径相匹配;
[0015]S2)船慢速向后倒车,当内凹弧形板的刚接触浮标时,磁吸装置加电将浮标吸附固定住;
[0016]S3)浮标作业人员通过作业平台主体登上浮标,进行检修或快速挂钩作业,若浮标需起吊上船,则起吊前将磁吸装置断电,浮标作业人员最后用吊运设备起吊浮标。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提供一种可用于浮标回收的集成作业平台及方法,实现各种不同直径浮标的机械化捕捉回收,特别是对于6m、10m及以上直径的大型浮标的捕捉回收,具有广泛多用性,经济性较好;2、不占用正常甲板作业面,而且该装置作为登标、挂钩及巡检作业平台,还可以解决人员挂钩操作困难的问题;3、磁吸固定牢靠,不会出现浮标在夹持捕捉靠帮后仍可能在风浪作用下的上下蹿动问题;4、模块化集成安装在船尾,施工安装简便,不影响船舶舷侧靠泊。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多种直径浮标的捕捉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可拆式内凹弧形板的安装俯视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可调式内凹弧形板的安装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5]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可用于浮标回收的集成作业平台,包括作业平台主体1及磁吸机构2,作业平台主体为外侧面中心设有内凹槽的箱体结构,磁吸机构包括磁吸装置3和内凹弧形板4,磁吸装置安设于作业平台主体内部,内凹弧形板对应于内凹槽设置,内侧面中心与磁吸装置相连。
[0026]作为模块化整体单元,方便安装。其中,作业平台主体搭载在船体5尾部,其安装位置较作业甲板6低,且顶部高于或接近浮标的浮筒7顶部,用作人员登标平台。作业平台主体内壁为板架结构,内壁有横纵加强筋板,其与船体采用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
[0027]由于集成作业平台本身质轻且不占用甲板作业面积的特点,可使甲板存放浮标的数量增加,进而提高船舶使用的经济性。3m直径以下浮标体积小,重量轻,一般不超过5吨重,只需挂钩一个吊耳就可起吊,人员不需登标操作,但6m、10m直径大小的大型浮标,本身
具有体积大、重量大的特点,一般10m直径浮标重量不小于50吨,6m直径浮标重量不小于15吨,不仅这类浮标的捕捉固定较难,而且大型浮标起吊通常是需要人员登标,逐一实现3个吊点的挂钩操作,其挂钩操作复杂且时间长,在高海情下海上吊装作业的危险系数更高,尤其需要能将大型浮标浮筒牢靠固定,且有登乘装置或平台以方便人员登标安全作业。
[0028]本装置能有效解决高海情下的大型浮标的捕捉固定及人员登标难题。通过运用磁吸固定方式,实现了对浮标的快速捕捉和牢靠固定,此外,由于浮标浮筒上端面与船体作业甲板存在落差,作业平台的安装位置较作业甲板低,其平台顶部高于或接近浮筒顶部,且平台顶部平整、面积大,还可设置可拆护栏,方便作业人员在平台上面安全行走、拍摄、登标、挂钩或维修维护操作。
[0029]内凹弧形板为可拆式的板件,内凹弧形板的底部上设有的多个连接法兰,通过连接件与作业平台主体的内凹槽的底边相连。
[0030]可拆式的板件的圆弧直径可为2.4m、3m、6m或10m,拆装时可用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浮标回收的集成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平台主体及磁吸机构,所述作业平台主体为外侧面中心设有内凹槽的箱体结构,所述磁吸机构包括磁吸装置和内凹弧形板,所述磁吸装置安设于作业平台主体内部,所述内凹弧形板对应于所述内凹槽设置,内侧面中心与磁吸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浮标回收的集成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弧形板为可拆式的板件,内凹弧形板的顶面上设有的多个连接法兰,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作业平台主体的内凹槽的顶边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浮标回收的集成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主体的内凹槽的底边与所述内凹弧形板底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承托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浮标回收的集成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弧形板为可调式的板件,包括内径可调的板本体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为多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端头安设磁铁块,液压缸间隔安设于磁吸装置的两侧,液压缸伸缩带动板本体两侧移动,改变板本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玉湘王皎刘世亮胡晓芳周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