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467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引流管和引流袋通过第一阀体连接,第一阀体至少包括设置于引流管上的第一半阀和设置于引流袋上并且与第一半阀配合安装的第二半阀,所述第一半阀包括连接头,连接头至少包括滑动组件,连接口的第二端面设置有缓冲空间,所述连接头能够基于滑动组件相对所述缓冲空间的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滑动以提供缓冲。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并且安全性高。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并且安全性高。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并且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腔积液并发症需要排出积液。引流的目的是及时排除体腔、器官或组织中的脓性积液、坏死组织、异物等有害物质,以减低压力,消灭死腔,改变感染部位的微生物环境,抑制局部细菌繁殖,防止感染扩散,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促进炎症消退,从而预防和/或治疗局部有害物质对机体造成的生物学损害;保证创伤部位的良好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观察引流物的数量和性状,以便判断被引流区内的情况。
[0003]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注射器连接橡胶软管,再由橡胶软管连接标准穿刺针,进而使用注射器进行穿刺抽取。但这样的操作在抽取时,由于注射器的容量有限,需要多次和橡胶软管脱离连接后排出注射器内的积液随后再次插入橡胶软管内进行抽取。这样的方式一是容易造成外部环境中的微生物进入到使用者的体内导致感染;二是积液容易飞溅,对医护人员产生污染,并且抽取完成后可能存在积液回流的状况;三是抽取压力根据医护人员的不同会产生差异,并且同一医护人员多次的抽取过程中也会存在差异,而抽吸过程中需要防止抽吸的压力过大,难以量化抽取压力,并且不可控,安全隐患大。
[0004]在使用时大多将引流袋直接放置于患者身边,而随着患者或周边人群在移动或活动过程中容易碰触或挤压到引流袋,使得引流物质回流堵塞引流管和排气管,从而导致引流失败,甚至导致患者的二次伤害。一部分呼吸科的胸腔积液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一天有固定的引流量,在当日引流量达到后,等待下一次引流前,只会将引流袋的开关关闭,而不将引流袋取下。患者仍然需要在不引流的情况下继续佩戴引流袋休息。佩戴时长的增加使得在佩戴的过程中引流袋堵管和失效的风险增加。当使用者在躺卧时改变体位容易误触引流袋,可能导致引流管插入使用者身体的部分出现移位,造成周围皮肤感染,也可能造成引流管管口上抬高出液面而导致引流失败。
[0005]现有技术CN213158948U公开一种防溢流引流管接头,包括管接头,管接头的右端连接有橡胶软管,橡胶软管的中部内壁贴合,橡胶软管的右端内部嵌入有套环,套环与橡胶软管固定连接,套环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在将引流管接头与引流袋连接时,将延伸管插入套环的内部,在延伸管穿过套环后,将橡胶软管中部的贴合封闭处撑开,使橡胶软管内部畅通,从而使整个引流管接头导通,此时可通过引流管引流尿液。当引流袋装满后,取下的过程中延伸管抽出,橡胶软管的中部管壁在其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再次贴合绷紧,阻塞管道,从而防止引流管内的尿液泄露出去。用于避免拔下引流袋时引流管内的尿液外溢污染环境。但依靠自身弹力合拢的方式在长期受到支撑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弹力的缺失,使得合拢速度减慢,合拢密封效果差,无法完全阻挡尿液外溢,仍然存在污染隐患。
[0006]CN208877670U公开了一种带溢流阀的导尿管,其包括导尿管体,所述导尿管体的顶端安装有球囊,导尿管体的外侧底部设有充气接口,且导尿管体通过出气接口倾斜安装有充气阀,导尿管体的底端安装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包括溢流阀体,溢流阀体的顶端设有
与导尿管体底端相互配合的插接口,溢流阀体的底端设有与溢流阀体内部相连通的出尿口,溢流阀体通过出尿口安装有储尿袋的进尿口,溢流阀体的顶部内壁上设有与插接口相连通的引流管道。该装置克服了上述对比文件的缺陷,通过阀体的方式进行引流管道的封闭,能够起到良好的气体和液体封闭效果。但当该装置的溢流阀体和导尿管体连接不紧密时,或受到弯折后,阀体可能会产生形变并从溢流阀体处产生泄漏或引起引流管移位,造成安全隐患。
[0007]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包括用于插入患者体腔内抽取积液的引流管和用于在患者体外连接引流管以收集抽取出的液体的引流袋。所述引流管和所述引流袋通过第一阀体连接,所述第一阀体至少包括设置于引流管上的第一半阀和设置于引流袋上并且与第一半阀配合安装的第二半阀,所述第一半阀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至少包括第一阶梯;所述第二半阀包括与连接头契合的连接口,所述第一阶梯靠近第二半阀的第一端面与连接口靠近第一阶梯的第二端面抵接,所述第一阶梯与第一端面相邻的第一侧面与连接口上与第二端面相邻的第二侧面抵接,其中,所述第一阶梯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圆柱环,所述圆柱环包括与第一端面连接的第一端沿和相对第一端沿设置有第二圆环的第二端沿,所述连接口的第二端面对应第一圆柱环的位置设置有缓冲空间,在所述连接头和所述连接口抵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圆柱环位于所述缓冲空间内并且所述第二圆环能够相对所述缓冲空间内壁滑动,在所述第一阀体受到拉扯时,所述连接头能够基于所述第二圆环相对所述缓冲空间的在第一圆柱环的中轴线方向或绕所述第一圆柱环的中轴线滑动以缓冲所述拉扯。
[0009]这样的设置方式有利于:(1)防拉扯,在引流管受到拉扯的情况下,通过引流管和引流袋相对彼此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活动而对拉扯力进行缓冲,避免拉扯使得引流管和引流袋之间的连接松动或引流管和患者的皮肤产生相对滑动,避免患者产生痛苦,并且避免引流管在患者的体内高度不合适造成引流袋的引流效果差;(2)方便快速拔扯,通过第二圆环的设置能够便于卡入缓冲空间内,并且,圆形的设置能够将面接触转换为线接触,便于减少相对滑动过程中的滑动摩擦力。
[001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头至少同轴阶梯设置有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所述第二阶梯和所述第三阶梯分别设置有第一密齿和第二密齿,所述第一连接口上按照能够与所述连接头特异连接以确保正确连接的方式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二密齿对应契合的第三密齿和第四密齿。
[0011]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二密齿按照能够辅助连接头和连接口特异性连接方式设置为相同或不同。
[0012]这样设置的方式有利于:通过不同的形状密齿的排列组合,能够形成多种样式的接头,从而通过适应不同的规格的引流袋和不同规格的引流管形成一对一的特异性连接,
从而能够避免在更换引流袋时连接错误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001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三密齿契合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密齿和所述第四密齿契合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二密齿设置为能够允许所述第三密齿和所述第四密齿相对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二密齿产生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相对滑动的方式设置为与所述第三密齿和所述第四密齿卡合而不抵触。
[0014]这样设置的方式有利于:在形成特异性连接的同时能够保证连接头和连接口相对彼此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相对滑动,以保证阀体的缓冲作用。
[0015]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半阀包括第一阀杆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积液调控抽取装置,包括用于插入患者体腔内抽取积液的引流管(300)和用于在患者体外连接引流管(300)以收集抽取出的液体的引流袋(200),所述引流管(300)和所述引流袋(200)通过第一阀体(10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100)至少包括设置于引流管(300)上的第一半阀(130)和设置于引流袋(200)上并且与第一半阀(130)配合安装的第二半阀(140),所述第一半阀(130)包括连接头(110),所述第二半阀(140)包括与连接头(110)契合的连接口(120),所述连接口(120)上设置有缓冲空间(123),所述连接头(110)上设置有能够置于所述缓冲空间(123)内并在保持所述连接头(110)和所述连接口(120)密封连接的情况下相对所述缓冲空间(123)内壁滑动的滑动组件(1116),在所述第一阀体(100)受到拉扯时,所述连接头(110)能够基于所述滑动组件(1116)相对所述缓冲空间(123)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滑动以缓冲所述拉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10)至少同轴阶梯设置有第一阶梯(111)、第二阶梯(112)和第三阶梯(113),所述第二阶梯(112)和所述第三阶梯(113)分别设置有第一密齿和第二密齿,所述第一连接口(120)上按照能够与所述连接头(110)特异连接以确保正确连接的方式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二密齿对应契合的第三密齿和第四密齿。3.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调控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二密齿按照能够辅助连接头(110)和连接口(120)特异性连接方式设置为相同或不同。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调控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三密齿契合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密齿和所述第四密齿契合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二密齿设置为能够允许所述第三密齿和所述第四密齿相对所述第一密齿和所述第二密齿产生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相对滑动的方式设置为与所述第三密齿和所述第四密齿卡合而不抵触。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调控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阀(130)包括第一阀杆(131)和第二阀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玉蕾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