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369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针筒的最大容积有限,制造负压行程也较小,不能够完整的抽取患者的胸腔几积液,徒增患者的痛苦的问题。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包括负压抽吸筒;所述连接筒插接在安装筒的底部。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负压发生组件源源不断的产生负压,且负压产生期间不会中断,能够稳定、高效在任何情况下对患者胸腹腔内部的积液进行定量抽取,抽取快速,减轻了患者在抽液时的痛苦,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腔积液是以胸膜腔内病理性液体积聚为特征的一种常见临床症候,在对患者治疗时,需要通过穿刺针插入患者胸腔积液部位抽取一定量的积液进行检测,从而能够精确的诊断出患者的实际病情病况,方便后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
[0003]如申请号为:CN201510984815.2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胸膜腔穿刺冲洗器,包括宽胶布、污物桶、洗液瓶、引流袋,还包括由中段外螺纹穿刺套管、调节旋抵板、穿刺针头杆和穿刺针尾杆构成的穿刺引流器,由T型活塞三叉管分别连接抽吸冲洗球、吸取管和冲洗管构成的抽吸冲洗装置以及附件内螺纹引流软管、钩针和锯割刀;穿刺针头杆的螺杆端开有圆孔;穿刺针头杆螺杆端螺纹连接穿刺针尾杆套入中段外螺纹穿刺套管;取出穿刺针头杆和穿刺针尾杆后的内螺纹引流软管尾端连接引流袋或抽吸冲洗装置。它具有手术切口小、有效避免对患者胸膜和肺的刺激及损伤、缩短疗程促进治愈、减少患者受凉感冒与方便患者的生活和正常活动、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易于选择与操作等优点,适于患者胸膜腔穿刺引流冲洗应用。
[0004]现有对患者胸腔积液进行抽取化验检查时,大多时通过针筒进行抽吸,针筒的最大容积有限,制造负压行程也较小,不能够完整的抽取患者的胸腔几积液,往往需要多次操作,徒增患者的痛苦,且针筒制造负压行程较小在多次抽取时并不能精确患者胸腔积液抽取量的多少,步骤繁琐麻烦,实用性不高。
[000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以解决现有对患者胸腔积液进行抽取化验检查时,大多时通过针筒进行抽吸,针筒的最大容积有限,制造负压行程也较小,不能够完整的抽取患者的胸腔几积液,往往需要多次操作,徒增患者的痛苦,且针筒制造负压行程较小在多次抽取时并不能精确患者胸腔积液抽取量的多少,步骤繁琐麻烦,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包括负压抽吸筒;
[0009]所述负压抽吸筒包括有安装筒和连接筒,连接筒插接在安装筒的底部,且连接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通管道;
[0010]所述连通管道通过软管与液体收集管连接,且液体收集管通过软管与穿刺针连
接;
[0011]安装筒的顶部安装有控制装置,且安装筒的内部设有负压发生组件。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
[0013]控制旋帽,控制旋帽转动连接在安装筒的筒体顶部;
[0014]位置控制环,位置控制环固定连接在控制旋帽底面的中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发生组件包括有:
[0016]活塞柱,活塞柱插接在安装筒的筒体内部;
[0017]排气控制阀,排气控制阀插接在安装筒的筒体内部;
[0018]负压发生阀,负压发生阀插接在安装筒的筒体内部。
[001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筒的筒体截面形状为“U”形设计,且安装筒外侧筒壁的中部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为环绕安装筒筒壁的环形设计,控制旋帽的底部设有定位环,且定位环插接在定位槽的内部。
[002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筒筒体内的底部设有泵吸发生槽,且泵吸发生槽设有四个,相邻泵吸发生槽之间的夹角角度为九十度,且每个泵吸发生槽的内部均插接有一个活塞柱。
[0021]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泵吸发生槽的底部设有泵吸控制槽,且泵吸控制槽的槽体形状为“T”形设计,排气控制阀插接在泵吸控制槽的横槽内部,且负压发生阀插接在泵吸控制槽竖槽的底部。
[0022]进一步的,所述泵吸控制槽的横槽端部与安装筒的筒体外部连通,且泵吸控制槽的竖槽底部与连接筒的内部连通。
[0023]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控制阀和负压发生阀均为单向阀,排气控制阀的开启方向为向安装筒外部方向开启,且负压发生阀的开启方向为向上开启。
[0024]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柱的顶部设有弧形的轨道槽,且轨道槽的弧形内径与位置控制环的环体外径相同,轨道槽插接在位置控制环的环体外部。
[0025]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槽的顶部两侧均设有泵吸控制凸起,且位置控制环环壁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位置控制槽,位置控制槽的环体为倾斜设计,且两个泵吸控制凸起分别插接在位置控制环环壁的内侧和外侧的位置控制槽内部。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首先,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负压发生组件源源不断的产生负压,且负压产生期间不会中断,能够稳定、高效在任何情况下对患者胸腹腔内部的积液进行定量抽取,抽取快速,减轻了患者在抽液时的痛苦,使用方便,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0028]其次,当控制旋帽转动时,能够带动位置控制环同步转动,位置控制环环体倾斜的位置控制槽通过泵吸控制凸起带动四个活塞柱依次循环往复的升起和落下持续制造负压,当活塞柱上行时,排气控制阀关闭,负压发生阀开启,从而制造负压通过连通管道将患者胸腹腔内的积液抽取到液体收集管内部,当活塞柱下行时,排气控制阀开启,负压发生阀关闭,此时活塞柱能够排空泵吸发生槽内部空气以备下次上行制造负压抽取患者胸腹腔内的积液,四个活塞柱依次循环往复的升起和落下持续不间断的制造负压,使用方便快速,稳定高效,能够通过旋转控制旋帽的转动幅度精确控制患者积液的抽取量,同时减轻了患者在抽取积液时的痛苦,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0029]再者,定位槽能够限制控制旋帽的转动轨迹,使得控制旋帽在转动时不会出现歪斜、扭曲导致装置失效的现象发生,同时也能够保证位置控制环的位置控制槽能够稳定的通过泵吸控制凸起控制四个活塞柱有序的依次循环往复的升起和落下制造负压抽取积液,轨道槽能够保证位置控制环能够自由的在活塞柱的顶部转动,不会出现卡死失效的现象发生,使用稳定,经久耐用,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本专利技术位置控制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是本专利技术活塞柱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B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38]1、负压抽吸筒;101、安装筒;1011、定位槽;1012、泵吸发生槽;1013、泵吸控制槽;102、连接筒;1021、连通管道;2、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抽吸筒(1);所述负压抽吸筒(1)包括有安装筒(101)和连接筒(102),连接筒(102)插接在安装筒(101)的底部,且连接筒(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通管道(1021);所述连通管道(1021)通过软管与液体收集管连接,且液体收集管通过软管与穿刺针连接;所述安装筒(10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装置(2),且安装筒(101)的内部设有负压发生组件(3)。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包括有:控制旋帽(201),控制旋帽(201)转动连接在安装筒(101)的筒体顶部;位置控制环(202),位置控制环(202)固定连接在控制旋帽(201)底面的中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组件(3)包括有:活塞柱(301),活塞柱(301)插接在安装筒(101)的筒体内部;排气控制阀(302),排气控制阀(302)插接在安装筒(101)的筒体内部;负压发生阀(303),负压发生阀(303)插接在安装筒(101)的筒体内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101)的筒体截面形状为“U”形设计,且安装筒(101)外侧筒壁的中部设有定位槽(1011),定位槽(1011)为环绕安装筒(101)筒壁的环形设计,控制旋帽(201)的底部设有定位环(2011),且定位环(2011)插接在定位槽(1011)的内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可精确抽吸量的胸腹腔液体负压泵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101)筒体内的底部设有泵吸发生槽(1012),且泵吸发生槽(1012)设有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昊刘冬陈春燕肖洪张连阳王耀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