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英砂再生处理工艺系统,包括外壳体、进砂斗、叶轮、第一齿轮、齿轮圈、第二齿轮、驱动电机、出砂口、除尘口、阀体,所述出砂口与阀体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阀体包括前管、后管以及处于前管和后管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套接有处于阀体中部且与阀体内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止回板,所述连接部的上方螺纹连接有处于止回板一侧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处于连接部外的部分一体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朝向连接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回收处理石英砂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回收处理石英砂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回收处理石英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英砂再生处理工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英砂处理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石英砂再生处理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上废弃的石英砂的表面常常附着有大量的树脂和固化剂,在工业处理废弃的石英砂时,需要用较高温度的水来对石英砂的表面进行处理,才能够再次利用石英砂,目前并未对石英砂进行再次利用的设备,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英砂再生处理工艺系统,其具有回收处理石英砂的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英砂再生处理工艺系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方连接有进砂斗,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叶轮,所述叶轮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齿轮圈,所述齿轮圈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部连接有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外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出砂口,所述外壳体设置有处于出砂口上侧的除尘口,所述外壳体连接有处于出砂口处的阀体,所述出砂口与阀体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阀体包括前管、后管以及处于前管和后管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套接有处于阀体中部且与阀体内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止回板,所述连接部的上方螺纹连接有处于止回板一侧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处于连接部外的部分一体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朝向连接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石英砂放置从进砂斗放入,通过叶轮高速旋转摩擦除去石英砂表面树脂和固化剂,产生的灰尘可以从除尘口中排出,石英砂将会滞留在过滤网的一侧,在对石英砂的表面处理的过程中从进砂斗中倒入高温水,从而增强对石英砂表面的处理,高温水将会从出砂口流出并流入阀体内,从而排出。流体从前管流经连接部再从后管流出,流体流经止回板时,会让止回板转动从而让流体进入连接部进而流入后管内,当不需要截止流体时,旋转限位杆,让限位杆朝连接部的方向移动,当限位杆移动至止回板的一侧后,止回板将无法转动,这个过程中限位杆会带动固定板移动进而挤压弹簧,弹簧受到压缩让限位杆无法自发性转动,从而增强限位杆与连接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管的侧面套接有保护管,所述保护管设置有环绕保护管的内腔,所述保护管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上通槽和下通槽,所述上通槽连接有Y型管,所述Y型管的其中一个管道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与Y型管之间设置有水泵,所述Y型管的另一个管道连接有进料箱。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箱内放置隔音棉,将保护管套接在前管外后,让进料箱与Y型管连通,隔音棉将会落入保护管内,从而能够阻断热量,避免保护管的外侧过热而伤人,另外当保护管内的热量过高时,可让水泵将水箱内的水分泵入内腔内,起到降温的
目的,当内腔内的水分过多时,可让水分从下通槽流出,实现水分的替换。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管设置有与连接部连通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设置为L状,所述连通槽内设置有软杆,所述连通槽螺纹连接有处于软杆上方的调节杆,所述连通槽内设置有与软杆的一端连接且处于软杆远离调节杆一侧的固定杆。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杆不再限制止回板转动时,旋转调节杆移动进而带动软杆移动,软杆的移动带动固定杆移动,当固定杆移动至止回板的一侧后,止回板转动的幅度将会受到限制,即固定杆离止回板越近,止回板转动的幅度越小,流体流经连接部的流量将会越小。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回板朝向前管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圈的设置能够增强止回板与前管的密封性。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Y型管上设置有两个分布于进料箱一侧和水箱一侧的阻断件,所述阻断件包括固定连接于Y型管上的固定电机,所述固定电机连接有部分处于Y型管内且阻断Y型管的阻断板。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固定电机带动阻断板转动,当阻断板转动至处于Y型管内时,可阻断Y型管的流动,当阻断板转动至Y型管的外部时,Y型管将会处于流通的状态。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管的下侧设置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与冷凝管道的上侧连通,所述贯穿槽内设置有活动封闭贯穿槽的封闭板,所述封闭板的一端连接有封闭电机,所述冷凝管道的上侧设置有多个横向设置的横管,所述横管处于冷凝管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箱,所述冷凝管道的内侧设置有处于横管下方的旋转盘,所述冷凝管道的内侧设置有与旋转盘的中心固定连接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盘背离旋转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连接有L状管,所述L状管远离旋转盘的一端处于旋转盘的下端,所述L状管远离旋转盘的一端连接有冷凝球,所述冷凝管道的中部设置有阻隔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管内的液体温度过高时,启动封闭电机带动封闭板转动从而让高温液体流入冷凝管道内,高温流体从冷凝管道的上方倒入冷凝管道内,随后高温流体将会流经横管,横管的内部内放置有液态水,从而让高温流体的温度下降,另外横管的设置也能够减缓流体的流动速度,增加高温流体在冷凝管体内的滞留时间,流体下落至阻隔板的上方后会被阻隔板阻隔,此时转动旋转盘带动第二水箱转动进而带动L状管转动,L状管的转动将会带动冷凝球转动直至冷凝球处于阻隔板上方的高温流体内,利用冷凝球对高温流体进行冷却,冷凝球内放置有液态水,因此具有降温功能,当冷凝球与高温液体的温度接近后,再次转动旋转盘带动第二水箱转动进而带动L状管转动,让不处于旋转盘上方未与高温液体接触的冷凝球转动至高温液体内,再次对高温液体进行冷却,实现冷凝球循环交替地对高温液体进行冷却。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隔板内设置有十字状的通槽,所述阻隔板内设置有处于通槽内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气缸。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高温液体降温后,启动活动气缸带动活动板移动,当活动板移动至通槽内的一侧后,阻隔板的上下两侧将会连通,处于阻隔板上的高温液体将会下落至阻隔板的下方。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管道的下方设置有水泵,所述冷凝管道设置有处
于水泵上方的检测气缸,所述检测气缸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检测气缸可带动温度传感器进行上下移动。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阻隔板上方下落的液体会滞留在水泵的上方,启动检测气缸带动温度传感器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对降温后的液体进行温度检测,当温度下降至室温后,通过水泵将高温液体泵出冷凝管道外即可完成冷凝工作。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管道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与水泵连接,所述收集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储水箱。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冷凝后的高温液体可通过水泵泵入收集管,并通过收集管流入储水箱内进行储存,方便后续使用。
[00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石英砂放置从进砂斗放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英砂再生处理工艺系统,包括外壳体(4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43)的上方连接有进砂斗(44),所述外壳体(43)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叶轮(45),所述叶轮(4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齿轮(46),所述第一齿轮(46)啮合有齿轮圈(47),所述齿轮圈(47)远离第一齿轮(46)的一端啮合有第二齿轮(48),所述第二齿轮(48)的中部连接有驱动第二齿轮(48)转动的驱动电机(49),所述外壳体(43)的下方设置有出砂口,所述外壳体(43)设置有处于出砂口上侧的除尘口(50),所述外壳体(43)连接有处于出砂口(55)处的阀体(1),所述出砂口与阀体(1)之间设置有过滤网(51),所述阀体(1)包括前管(2)、后管(4)以及处于前管(2)和后管(4)之间的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3)设置有固定轴(5),所述固定轴(5)套接有处于阀体(1)中部且与阀体(1)内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止回板(6),所述连接部(3)的上方螺纹连接有处于止回板(6)一侧的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处于连接部(3)外的部分一体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朝向连接部(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另一端与连接部(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再生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2)的侧面套接有保护管(10),所述保护管(10)设置有环绕保护管(10)的内腔(11),所述保护管(10)设置有与内腔(11)连通的上通槽(12)和下通槽(13),所述上通槽(12)连接有Y型管(15),所述Y型管(15)的其中一个管道连接有水箱(14),所述水箱(14)与Y型管(15)之间设置有水泵(16),所述Y型管(15)的另一个管道连接有进料箱(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再生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管(4)设置有与连接部(3)连通的连通槽(18),所述连通槽(18)设置为L状,所述连通槽(18)内设置有软杆(19),所述连通槽(18)螺纹连接有处于软杆(19)上方的调节杆(20),所述连通槽(18)内设置有与软杆(19)的一端连接且处于软杆(19)远离调节杆(20)一侧的固定杆(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砂再生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祥赞,杨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瑞尔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