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463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采用短跑辅助训练系统实现,系统包括拉绳运动设备、用于驱动拉绳运动设备的运动的动力装置以及控制平台,方法包括:拉绳运动设备的拉绳输出端绑定在需要进行训练的运动员的身体上;控制平台用于将接收的训练数据转化成控制参数输出至动力装置;动力装置根据接收的控制参数进行放出或收纳绑定在运动员身上的拉绳,施加作用力至运动员;控制平台获取运动员在训练时的训练参数;控制平台将所述训练参数与预设的运动参数阈值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进行展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智能选择运动时长或者运动模式,接收控制参数控制放绳和收绳的速度以及控制输出扭矩,从而给运动员时施加不同的作用力,完成不同需求的力量训练。完成不同需求的力量训练。完成不同需求的力量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训练器材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实时、精确地获取运动员的运动速度,对于科学指导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是非常重要且急需的。例如,在田径运动项目中,教练员曾经提出了“能够连续、准确地得到运动员在短跑训练中速度变化曲线,来评价运动员在短跑全程复杂路径训练的效果”的迫切需求;在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运动项目中,通常需要多名运动员同时进行一些折返跑等重要训练方式,即多名运动员同时训练和测试存在大量需求。目前,还没有能够满足实时、精确地同时测量运动员在直线、曲线、折返(直线折返、放射性折返等)等复杂路径下的运动速度的技术和产品,满足短跑的训练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解决上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短跑辅助训练系统实现,所述系统包括拉绳运动设备以及控制平台,所述拉绳运动设备包括拉绳以及驱动所述拉绳运动设备运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拉绳运动设备的拉绳输出端绑定在受训人员的身体上,所述方法包括:
[0006]接收设置的训练参数;
[0007]根据接收的训练参数转化成控制参数输出;
[0008]控制所述动力装置根据接收的控制参数进行放出或收纳绑定在运动员身上的拉绳,施加作用力至受训人员;
[0009]接收绑定在所述受训人员身体上的拉绳实时运动参数以及根据绑定在所述拉绳放出或收纳的长度获取受训人员运动的位置;
[0010]根据拉绳实时运动参数以及受训人员运动的位置得到受训人员在运动到不同位置或者不同时间点的运动数据,并按照预设规定生成运动曲线信息。
[0011]进一步地,所述将接收的训练参数转化成控制参数输出的步骤中,所述训练参数包括身体参数和运动参数,基于所述身体参数和运动参数输出控制参数,并存储到存储模块,其中,所述身体参数包括:身高、体重和体脂率,所述运动参数包括:运动时长和速度。
[0012]进一步地,接收设置的训练参数还包括设置拉绳收纳或者放出速度的阈值以及设置拉绳距离拉绳运动设备的安全距离。
[0013]进一步地,控制所述动力装置根据接收的控制参数进行放出或收纳绑定在运动员
身上的拉绳,施加作用力至受训人员,还包括
[0014]判断拉绳距离拉绳运动设备的安全距离,控制拉绳运动设备进行收纳或者放出拉绳。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接收设置的训练参数包括接收选择的训练模式以及训练数据,通过选择的训练模式加载对应的训练模式数据,其中训练模式包括:负重跑模式和牵引跑模式,所述负重跑模式是指通过选择固定阻力或者变阻力使拉绳运动设备对受训人员产生阻力进行训练,所述牵引跑模式是指拉绳运动设备产生拉力对受训人员进行训练。
[0016]进一步地,根据拉绳实时运动参数以及受训人员运动的位置得到受训人员在运动到不同位置或者不同时间点的运动数据,并按照预设规定生成运动曲线信息,预设规定具体包括:
[0017]将运动位置以或运动时间作为横坐标X,
[0018]将拉绳的运动速度、加速度或者功率作为纵坐标Y;
[0019]根据获取的横坐标X和纵坐标Y生成实时运动曲线。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获取受训人员的身体参数以及设置的运动参数,并基于所述身体参数以及设置的运动参数生成在所述训练过程中的标准运动曲线,
[0021]将受训人员生成的实时运动曲线与标准运动曲线在同一个坐标轴并进行展示。
[002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短跑辅助训练系统,执行上述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控制平台包括:
[0023]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受训人员信息;
[0024]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设置的训练参数;
[0025]训练控制模块,用于将接收的训练参数转化成控制参数输出至所述拉绳运动设备的动力装置;
[0026]指标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拉绳运动设备中拉绳返回的实时运动参数以及根据绑定在所述拉绳放出或收纳的长度获取受训人员运动的位置;
[0027]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拉绳实时运动参数以及受训人员运动的位置得到受训人员在运动到不同位置或者不同时间点的运动数据,并按照预设规定生成运动曲线信息。
[0028]所述拉绳运动设备包括:
[0029]动力装置,用于根据接收的控制参数进行放出或收纳绑定在运动员身上的拉绳,施加作用力至受训人员。
[003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平台还连接有云平台,通过云平台下发受训人员信息以及训练参数至所述控制平台。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短跑辅助训练方法。
[003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本专利技术通过拉绳运动设备、以及控制平台的配合,首先通过接收设置的训练参数转化成控制参数输出,通过接收的控制参数进行控制放出或收纳绑定在运动员身上的拉绳,施加作用力至受训人员,接收绑定在受训人员身体上的拉绳实时运动参数以及根据绑定在拉绳放出或收纳的长度获取受训人员运动的位置,通过计算得到不同位置或者不同时
间点的运动数据,并按照预设规定生成运动曲线信息。因此,能够通过绑定在受训人员身体上的拉绳运动,可以实时了解受训人员的实时运动情况,通过动力装置输出的扭矩控制施加不同的作用力,同时运动曲线信息很直观知道受训人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实时运动参数,从而达到一种更佳的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的流程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图;
[0036]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图;
[0037]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图;
[0038]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短跑辅助训练系统的结构图;
[0039]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拉绳运动设备的结构俯视图;
[0040]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拉绳运动设备的的结构左视图;
[0041]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拉绳运动设备中的设备框架的前视图;
[0042]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拉绳运动设备中的拉绳卷筒组件的俯视图;
[0043]图10为图9中A-A处的剖视图;
[0044]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拉绳运动设备中的丝杆传动组件的俯视图;
[0045]图12为图11中B-B处的剖视图;
[0046]图13为图11中C-C处的剖视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短跑辅助训练系统实现,所述系统包括拉绳运动设备以及控制平台,所述拉绳运动设备包括拉绳以及驱动所述拉绳运动设备运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拉绳运动设备的拉绳输出端绑定在受训人员的身体上,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设置的训练参数;根据接收的训练参数转化成控制参数输出;控制所述动力装置根据接收的控制参数进行放出或收纳绑定在运动员身上的拉绳,施加作用力至受训人员;接收绑定在所述受训人员身体上的拉绳实时运动参数以及根据绑定在所述拉绳放出或收纳的长度获取受训人员运动的位置;根据拉绳实时运动参数以及受训人员运动的位置得到受训人员在运动到不同位置或者不同时间点的运动数据,并按照预设规定生成运动曲线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收的训练参数转化成控制参数输出的步骤中,所述训练参数包括身体参数和运动参数,基于所述身体参数和运动参数输出控制参数,并存储到存储模块,其中,所述身体参数包括:身高、体重和体脂率,所述运动参数包括:运动时长和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设置的训练参数还包括设置拉绳收纳或者放出速度的阈值以及设置拉绳距离拉绳运动设备的安全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动力装置根据接收的控制参数进行放出或收纳绑定在运动员身上的拉绳,施加作用力至受训人员,还包括判断拉绳距离拉绳运动设备的安全距离,控制拉绳运动设备进行收纳或者放出拉绳。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短跑辅助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置的训练参数包括接收选择的训练模式以及训练数据,通过选择的训练模式加载对应的训练模式数据,其中训练模式包括:负重跑模式和牵引跑模式,所述负重跑模式是指通过选择固定阻力或者变阻力使拉绳运动设备对受训人员产生阻力进行训练,所述牵引跑模式是指拉绳运动设备产生拉力对受训人员进行训练。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友园石优国徐林建邢英成黄飞飞蒋培均谢远志曹水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铁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