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扇叶组合件及风扇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429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扇叶组合件及风扇架构,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扇叶组合件包括扇叶组件设置在扇叶组件中心的轴心,轴心上同心地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槽、位于限位槽底部呈矩形的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风扇架构包括具有金属中管的外框、马达组合件,扇叶组件内壁上设有磁石,金属中管内设有套设于轴心外部的定位环、扣环和含油轴承,定位环外壁与金属中管内壁过盈配合,含油轴承对应方储油凹槽设置,扇叶组合件的轴心通过限位槽和方储油凹槽呈异形结构,用于快速配合拆装、并在风扇运行时使润滑油流动储油避免损耗和异响、风扇不工作时润滑油倒流,保证润滑效果,提高风扇产品的运行稳定性、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扇叶组合件及风扇架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扇叶组合件及风扇架构,属于风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风扇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电器、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汽车、日用等各种领域,一般包括用于保护和设置扇叶组合件的外框、用于产生磁场驱动扇叶组合件绕其轴心的轴线在外框上旋转、产生风力的马达组合件。现有技术中扇叶组合件的轴心与外框的金属中管装配时以施加润滑油的轴承支撑机械旋转轴心、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风扇运转过程中、润滑油会顺着轴心壁向上流动到达轴心与外框配合位置,长时间工作后会使润滑油损耗导致产品失油而降低产品寿命、或者因为润滑油裸露在空气中容易沾上灰尘,容易产生油泥使风机产生异响或者不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扇叶组合件及风扇架构,扇叶组合件的轴心通过限位槽和竖直截面呈矩形的方储油凹槽呈异形结构,用于快速配合拆装、并在风扇运行时使润滑油流动储油避免损耗和异响、风扇不工作时润滑油倒流,保证润滑效果,提高风扇产品的运行稳定性、寿命。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5]一种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扇叶组合件,包括扇叶组件、设置在扇叶组件中心的轴心,其中,所述轴心上同心地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槽、位于限位槽底部的方储油凹槽,所述方储油凹槽竖直截面呈矩形结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方储油凹槽呈环状或弧形结构,方储油凹槽有一个或多个,多个方储油凹槽位于同一平面间隔设置或错位设置。
[0007]一种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风扇架构,包括具有金属中管的外框,所述金属中管外固定由马达组合件,其中,所述马达组合件顶部设有如上所述的扇叶组合件,所述扇叶组件内壁上设有位于马达组合件外部的磁石,所述金属中管内由顶部至底部方向依次设有套设于轴心外部的定位环、扣环和含油轴承,所述定位环与金属中管固定,所述扣环与限位槽限位配合,所述含油轴承内壁和外壁分别与轴心外壁和金属中管内壁间隙配合且对应方储油凹槽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马达组合件包括射包定子、固定于射包定子底部的PCBA板,所述射包定子内壁与金属中管外壁过盈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外壁与金属中管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定位环顶内部设有让位凹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扣环外壁与金属中管内壁间隙配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轴心底部截面呈弧形,所述金属中管内设有位于轴心和轴承底部的耐磨片。
[0012]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中管为铜中管,铜中管底部与外框之间设有注塑包胶,所述外框上设有位于注塑包胶内部且与外框底部倾斜设置的卡扣。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扇叶组合件的轴心通过限位槽和方储油凹槽呈异形结构,方储油凹槽竖直截面呈矩形结构,以定位环与金属中管过盈配合并压紧耐磨片、含油轴承和扣环,限位槽与扣环限位配合实现轴心定位、快速拆装,同时风扇在运转过程中,含油轴承中的润滑油顺着轴心壁向上流动到达方储油凹槽位置,使润滑油还包裹在含油轴承中避免损耗,保证润滑效果,且不会流至限位槽而裸露于空气中产生油泥影响风扇运行、避免异响;
[0015](2)马达组合件通电产生磁场后、驱动具有磁石的扇叶组合件扇叶组件绕轴心的轴线在轴心与含油轴承的配合下、在外框上旋转产生风力作用,风扇不工作时润滑油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倒流到含油轴承储油位置,从而综上提高风扇产品的运行稳定性、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装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图。
[0018]图中标记:金属中管1,外框2,马达组合件3,扇叶组合件4,扇叶组件41、轴心42,限位槽6、方储油凹槽7,射包定子31、PCBA板32,磁石8,定位环9、扣环10和含油轴承11,让位凹口12,耐磨片13,注塑包胶14,卡扣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0]一种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风扇架构,包括具有金属中管1的外框2,所述金属中管1外固定由马达组合件3,其中,所述马达组合件3顶部设有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扇叶组合件4;
[0021]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扇叶组合件4包括扇叶组件41、设置在扇叶组件41中心的轴心42,其中,所述轴心42上同心地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槽6、位于限位槽6底部的方储油凹槽7,所述方储油凹槽7竖直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方储油凹槽7呈环状或弧形结构,方储油凹槽7有一个或多个,多个方储油凹槽7位于同一平面间隔设置或错位设置;
[0022]所述马达组合件3包括射包定子31、固定于射包定子31底部的PCBA板32,所述射包定子31内壁与金属中管1外壁过盈配合;
[0023]所述扇叶组件41内壁上设有位于马达组合件3外部的磁石8,所述金属中管1内由顶部至底部方向依次设有套设于轴心42外部的定位环9、扣环10和含油轴承11,所述定位环9与金属中管1固定,所述定位环9外壁与金属中管1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定位环9顶内部设有让位凹口12;
[0024]所述扣环10与限位槽6限位配合,所述扣环10外壁与金属中管1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含油轴承11内壁和外壁分别与轴心42外壁和金属中管1内壁间隙配合且对应方储油凹槽7设置,所述轴心42底部截面呈弧形,所述金属中管1内设有位于轴心42和轴承底部的耐磨
片13;
[0025]所述金属中管1为铜中管,铜中管底部与外框2之间设有注塑包胶14,所述外框2上设有位于注塑包胶14内部且与外框2底部倾斜设置的卡扣15。
[0026]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27]参见附图:外框2的金属中管1即铜中管通过与外框2倾斜的卡扣15包胶注塑呈一体结构,外框2用于适应和保护扇叶组合件4旋转流场,卡扣15用于加强结合力保证结构稳定性;由射包定子31和射包定子31底部的PCBA板32组成的马达组合件3、通过射包定子31内壁与金属中管1外壁过盈配合同心装配;
[0028]将耐磨片13、含油轴承11、扣环10依次放入金属中管1内,含油轴承11、扣环10外壁与金属中管1内壁间隙配合保证同心性,定位环9外壁通过与金属中管1内壁过盈配合实现定位环9与金属中管1固定、并压紧耐磨片13、含油轴承11和扣环10实现快速固定,底部呈圆台形的让位凹口12用于为扇叶组件41的安装让位,将扇叶组合件4的轴心42插入定位环9、扣环10和含油轴承11时,呈环状的限位槽6与扣环10限位配合实现轴心42定位,同理,拆卸定位环9后,可拆除扣环10、含油轴承11、轴心42和耐磨片13,实现可靠地快速拆装;
[0029]马达组合件3通电产生磁场后、驱动具有磁石8的扇叶组合件4由多个扇叶组成的扇叶组件41绕轴心42的轴线、在外框2上旋转产生风力作用,轴心42底部呈类半球面结构使截面呈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扇叶组合件,包括扇叶组件(41)、设置在扇叶组件(41)中心的轴心(4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心(42)上同心地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槽(6)、位于限位槽(6)底部的方储油凹槽(7),所述方储油凹槽(7)竖直截面呈矩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扇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储油凹槽(7)呈环状或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扇叶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储油凹槽(7)有一个或多个,多个方储油凹槽(7)位于同一平面间隔设置或错位设置。4.一种方储油凹槽异形轴心风扇架构,包括具有金属中管(1)的外框(2),所述金属中管(1)外固定由马达组合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组合件(3)顶部设有如权1或2所述的扇叶组合件(4),所述扇叶组件(41)内壁上设有位于马达组合件(3)外部的磁石(8),所述金属中管(1)内由顶部至底部方向依次设有套设于轴心(42)外部的定位环(9)、扣环(10)和含油轴承(11),所述定位环(9)与金属中管(1)固定,所述扣环(10)与限位槽(6)限位配合,所述含油轴承(11)内壁和外壁分别与轴心(42)外壁和金属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效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之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