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内置限位模块拼装式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421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限位模块拼装式轨道结构,包括:底座板,底座板由现场浇筑形成顶面毫米级精度,或者底座板工厂预制成型,并在支撑基础上现场浇筑形成找平调整层,或者底座板以沥青、高性能混凝土、或现有新型材料代替,并现场浇筑时由轨道板下压成型,以形成顶面毫米级精度,底座板上铺设中间层,中间层上铺设有轨道单元,轨道单元包括依次布设的轨道板模块,轨道板模块预制成型;轨道单元还包括用于对相连轨道板模块沿纵向和横向进行弹性限位的限位挡台,且限位挡台的下端与底座板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中,多模块组合,适用性强,预制模块小型化、轻型化,生产、运输和安装方便,结构简单,装配方法简便,装配效率高,易更换。易更换。易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限位模块拼装式轨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地,涉及一种内置限位模块拼装式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高铁技术发展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历经了四个阶段,经过20多年的持续努力,我 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创新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在建 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铁在全球其它国家也得到了空前发展,目前除已开通高铁的日本、法国、 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外,还有10多个国家正在建设高铁,20多个国家对高 铁进行了规划,高速轨道交通系统已经成为世界多个优先发展计划。
[0003]无砟轨道结构因其高平顺性、高稳定性、少维修等优点,已成为高速铁路的主要轨道结构型式,常用的结构组成为轨道板、充填层、混凝土底座或支承层。目前,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主要组成部件除了轨道板在工厂预制完成外,其它部分如底座板、充填层均采用现浇方式制作完成,并且轨道结构采用“逆作法”施工,即先浇筑混凝土底座或支承层,然后再在预制的轨道板和混凝土底座或支承层之间通过灌注填充形成充填层,以连接轨道板和混凝土底座或支承层,接着先进行轨道板的精调,然后再灌注板下调整层的。该种竖向多层、纵向异构的带状结构体系,具有建造材料属性差别大、结构层次多、服役环境复杂等特征,故而容易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传统的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施工方法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导致轨道结构精度控制难度大、质量稳定性差和建造成本高等问题,且容易引起施工质量隐患;

预制板式无砟轨道中混凝土底座、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层/自密实混凝土现场施工,工序较多影响施工效率,且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层耐久性较差;

由于现有轨道结构的构造和施工方式,轨道板养护、维修困难,更换困难,维修费用高。
[0004]综上所述,我国在无砟轨道结构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我国的高铁快速发展和“走出去”战略提供了保证,但是由于我国无砟轨道结构体系研发及营运时间短,传统轨道形式和施工方法难以满足高精度、少病害、节能环保、智能化的轨道结构建造要求,完全自主创新的轨道结构形式选择范围有限。因此,亟需基于安全服役的全寿命设计理念、智能建造和运维技术等,深入开展新型轨道结构及其建造技术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及其智能建造成套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限位模块拼装式轨道结构,采用多个模块快速干法拼装成轨道板,以解决现有无砟轨道结构存在的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质量稳定性差、工序复杂、轨道结构养护和维修困难、更换困难等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置限位模块拼装式轨道结构,包括:用于调平内置限位模块拼装式轨道结
构的底座板,底座板现场浇筑于支撑基础上并沿列车的运行方向延伸,底座板上铺设有中间层,中间层上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布设的轨道单元,轨道单元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布设的轨道板模块,轨道板模块预制成型并用于对列车进行支撑;轨道单元还包括用于对相邻轨道板模块沿纵向和横向进行弹性限位的限位挡台,限位挡台弹性连接于相邻两组轨道板模块之间,且限位挡台的下端与底座板固定。
[0007]进一步地,轨道板模块包括沿中间层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铺设于中间层上的轨道板、沿中间层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平行间隔布设于轨道板上方的钢轨、及沿轨道板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设于轨道板上表面上以支撑对应设置的钢轨的承轨台;承轨台连接有用于将对应的钢轨与承轨台锁紧固定的扣件组。
[0008]进一步地,相邻两块轨道板的连接端各设有内凹的容置槽,且相邻两块轨道板连接端的容置槽拼合形成用于容置限位挡台的容置腔;限位挡台的上端容置于容置腔中,且与相邻两块轨道板弹性连接成整体,限位挡台的下端与底座板固定。
[0009]进一步地,限位挡台包括起支撑骨架及限位作用的连接杆件、具有减振和阻尼性能的阻尼连接柱、用于将相邻两块轨道板向下压紧限位的限位压环、及起弹性连接作用的弹性连接环;连接杆件的下端与底座板固定,连接杆件的上端穿设中间层后伸入容置腔中;限位压环位于容置腔中且套装于连接杆件的外圆上,且阻尼连接柱填充连接于限位压环和连接杆件之间,弹性连接环填充连接于限位压环和容置腔之间。
[0010]进一步地,连接杆件由刚性材料制备形成;阻尼连接柱由自流平高阻尼混凝土现场浇筑填充形成;限位压环由工厂预制成型;弹性连接环由聚氨酯类、环氧类、环氧改性聚氨酯、聚氨酯改性环氧类材料中的一种现场浇筑填充形成。
[0011]进一步地,容置腔的内周壁上设有限位卡口;限位压环的外周壁上设有与限位卡口配合对限位压环进行限位的限位台阶。
[0012]进一步地,容置腔位于轨道板宽度方向的中心,且拼合形成容置腔的两个容置槽结构相同且相对布设。
[0013]进一步地,限位挡台为圆柱状、椭圆柱状、多边形柱状、腰形柱状中的一种;容置腔的形状与限位挡台的形状相匹配。
[0014]进一步地,底座板由现场浇筑形成顶面毫米级精度;或者底座板工厂预制成型,并在支撑基础上现场浇筑形成找平调整层,以形成底座板顶面毫米级精度;或者底座板以沥青、高性能混凝土、或现有新型材料代替,并现场浇筑时由轨道板下压成型,以形成顶面毫米级精度。
[0015]进一步地,底座板现场浇筑形成于支撑基础上;底座板用于支撑中间层和轨道板模块,并用于在浇筑形成过程中通过对其高度和平顺性的精确控制,进而精确控制内置限位模块拼装式轨道结构的高度和平顺性。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浇筑底座板时,同时将固定挡台与底座板一体浇筑,不仅底座板的浇筑效率低,且由于需要同时浇筑固定挡台,机械作业率低,浇筑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本专利技术中,限位挡台主体结构采用预制装配智能化建造,浇筑底座板之后,将限位挡台的连接部分通过在底座板内预埋连接件等方式与底座板固定连接,改变了传统施工技术中的固定挡台现浇成型,适应了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快速拼装的需求,同时也方便轨道结构后期养维和
拆装,并可采用机械化浇筑成型底座板,底座板的浇筑效率高、成型质量好,还可有效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7]本专利技术的内置限位模块拼装式轨道结构中,轨道单元通过轨道板模块进行多模块组合,适用性强,轨道板模块标准化设计、 工厂化生产、智能化安装,预制模块小型化、轻型化,生产、堆放、运输和安装方便,提高轨道成型效率和质量,并实现模块化、拼装式的成型方式,装配方法简便,装配效率高,满足现代轨道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当轨道板在运营过程中发生损伤时,更换或者维修整块轨道板,本专利技术只需更换或者维修受损的轨道模块,可实现快速修复,更换简单,维修费用低,维修所需周期短,工人的劳动强度低。
[0018]本专利技术的内置限位模块拼装式轨道结构中,限位挡台可对相邻的轨道板模块进行沿纵向和横向的限位,保留固定挡台的限位功能,且限位挡台对相邻的轨道板模块进行沿纵向和横向的弹性限位,并限位挡台与相邻的轨道板模块弹性连接,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限位模块拼装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调平所述内置限位模块拼装式轨道结构的底座板(6),所述底座板(6)现场浇筑于支撑基础上并沿列车的运行方向延伸,所述底座板(6)上铺设中间层(5),所述中间层(5)上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布设的轨道单元,所述轨道单元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布设的轨道板模块(3),所述轨道板模块(3)预制成型并用于对列车进行导向支撑;所述轨道单元还包括用于对相邻所述轨道板模块(3)沿纵向和横向进行弹性限位的限位挡台(7),所述限位挡台(7)弹性连接于相邻两组所述轨道板模块(3)之间,且所述限位挡台(7)的下端与底座板(6)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限位模块拼装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模块(3)包括沿所述中间层(5)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铺设于所述中间层(5)上的轨道板(302)、沿所述中间层(5)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平行间隔布设于所述轨道板(302)上方的钢轨(1)、及沿所述轨道板(302)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设于所述轨道板(302)上表面上以支撑对应设置的所述钢轨(1)的承轨台(301);所述承轨台(301)连接有用于将对应的所述钢轨(1)与所述承轨台(301)锁紧固定的扣件组(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限位模块拼装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所述轨道板(302)的连接端各设有内凹的容置槽,且相邻两块所述轨道板(302)连接端的所述容置槽拼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限位挡台(7)的容置腔;所述限位挡台(7)的上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且与相邻两块所述轨道板(302)弹性连接成整体,所述限位挡台(7)的下端与所述底座板(6)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限位模块拼装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台(7)包括起支撑骨架及限位作用的连接杆件(704)、具有减振和阻尼性能的阻尼连接柱(703)、用于将相邻两块所述轨道板(302)向下压紧限位的限位压环(702)、及起弹性连接作用的弹性连接环(701);所述连接杆件(704)的下端与所述底座板(6)固定,所述连接杆件(7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武卢春房谈遂宋力伍军项诸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