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固态成型工艺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微固态成型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铸造按照液态金属的状态,分为液态铸造和半固态铸造。
[0003]液态铸造,液态金属温度在液相以上,完全呈液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易于成型复杂结构,是传统的铸造方式,缺点是液态金属含气量相对较高,铸件容易形成气孔、气缩孔;在凝固过程中,由液态向固态转变,材料产生收缩,容易形成缩松,缩孔,或者需要额外的材料补缩,使产品的工艺出品率较低;凝固速度慢,晶粒易于长大,使组织粗大,力学性能降低。
[0004]半固态铸造,即金属半固态成形,是指利用金属从固态向液态或者是从液态向固态二相转变的过程中,材料可以像固态金属一样进行搬运;又具有一定的流变性,施加一定的压力,形成所需的结构;其优点是凝固冷却速度快,晶粒细小,组织缺陷少,收缩率小,易于实现近净成型,产品的力学性能相对较高;其缺点是流动性较差,很难形成具有内腔结构的复杂铸件,且成型时,所需压力较大,一般需几十个兆帕的压力,所以设备成本投入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固态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压力将金属液从保温炉中通过中间管路向模型型腔流动;步骤2)在中间管路上控制其管壁温度,使得:靠近中间管路的中心部分的金属液温度高于其液相线温度,让此部分金属液维持液相;靠近中间管路的管壁部分的金属液温度低于其液相线温度,让此部分金属液产生固相,长出凝固枝晶;步骤3)在中间管路的周围设置搅拌装置,在金属液流经中间管路时,对其内的金属液进行搅拌,使得长出的凝固枝晶被打碎细化并弥散分布在金属液中成为金属液凝固时的形核核心,细化并弥散分布后的形核核心使得金属液呈现仍然具有较高流动性的微固态;步骤4)将呈微固态的金属液继续施压,使其流入模型型腔,模型型腔充满后,型腔浇口处闸住,浇注过程完成,将浇注完成的铸件移开,即可准备进行下一模浇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固态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路为升液管,保温炉内金属液在施压作用下,通过升液管自下向上平稳向模型型腔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固态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中间管路的管壁温度和保温炉内的金属液温度进行控制,经过搅拌后,进入模型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龙,郭会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