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385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该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包括设备升降组件和振动检测组件。所述设备升降组件包括移动底座、第一驱动件和第一固定杆。所述振动检测组件包括固定框、位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第一固定架和第一防护网。本装置使用时,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一防护网对隧道顶部进行支撑,使固定框上的位移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稳定保持与隧道的间接接触,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第一防护网既可对隧道顶部起到支撑作用,又可提前将碎石排出,防止试验完成后转移装置时,隧道顶部的碎石由于失去支撑力在装置近点下落而损坏装置。在装置近点下落而损坏装置。在装置近点下落而损坏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工程建设中,爆破是隧道掘进开挖最主要的工程手段,大规模、连续和高强度的爆破施工作业往往使隧道围岩和衬砌支护结构受到爆破地震波的动力扰动作用。
[0003]现有的针对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在隧道内使用时,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试验完成后转移装置时,隧道顶部的碎石由于失去支撑力会在装置近点下落,容易损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试验完成后转移装置时,隧道顶部的碎石由于失去支撑力会在装置近点下落,容易损坏装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包括设备升降组件和振动检测组件。
[0006]所述设备升降组件包括移动底座、第一驱动件和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移动底座上表面中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活塞杆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底端固定连接。
[0007]所述振动检测组件包括固定框、位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第一固定架和第一防护网,所述固定框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杆顶端,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框内,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框顶部,所述第一防护网固定在所述固定框顶部。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底座包括底板和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下表面四角。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底座还包括可调支腿,四个所述可调支腿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万向轮上。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可调支腿包括固定块和螺纹座,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万向轮上,所述螺纹座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上。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防护罩和第一驱动件本体,所述防护罩固定在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部,所述第一驱动件本体安装在所述防护罩内。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升降组件还包括辅助导向件,所述辅助导向件设置在所述防护罩和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导向件包括导向套和导向杆,所述导向套固定在所述防护罩侧壁上,所述导向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侧部,所述导向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套内。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套包括套体和第二固定杆,所述套体侧壁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杆与所述防护罩侧部固定连接。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包括导向杆本体和第三固定杆,所述导向杆本体顶端通过所述第三固定杆与所述第一固定杆侧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本体滑动设置在所述套体内。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槽,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所述振动传感器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还包括支撑导料组件和主动导料组件。
[0018]所述支撑导料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防护网、第一固定板、第二驱动件、连接块和第四固定杆,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架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两端,所述第二防护网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架顶部,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底部,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侧,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下表面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活塞杆末端,所述第四固定杆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
[0019]现有的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防护措施覆盖面积小,碎石易在近点掉落,从而容易损坏装置;而启动两个第二驱动件,即可通过连接块和第四固定杆带动第二固定架转动至两个第二固定架一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架两端贴合,从而扩大支撑面积,并将落石导向远点,起到了对装置的保护作用。
[0020]所述主动导料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转轴、第二固定板、第五固定杆、上推料板、下推料板和弹簧件,所述第三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内,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轴末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转轴另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通过所述第五固定杆与所述上推料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下推料板外顶部通过所述弹簧件与所述上推料板内顶部固定连接。
[0021]现有的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使用时排料不彻底,会有部分残留的落石堆积在防护措施顶部,进而在装置转移时因运动滚落在装置近点,损坏装置;而通过第三驱动件带动上推料板和下推料板在第一固定架内腔移动,起到主动将碎石导向两侧第二固定架的作用,防止掉落的碎石堆积在振动检测组件的顶部内,避免堆积在第一固定架内腔的落石在装置转移时因运动滚落在装置近点,起到了对装置的保护作用。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三固定板和第二驱动件本体,所述第三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底部,所述第二驱动件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一侧。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中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三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簧件包括套筒、滑杆和弹簧,所述套筒顶端与所述上推料板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顶端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套筒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底端与所述下推料板顶部固定连接。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导料组件还包括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五固定杆与所述下推料板内顶部连通,所述下推料板底部两侧均等间距贯穿开设有排水孔。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使用时,通过设备升降组件用于将振动检测组件抬升到隧道内顶部,第一固定架和第一防护网对隧道顶部进行支撑,使固定框上的位移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稳定保持与隧道的间接接触,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第一防护网既可对隧道顶部起到支撑作用,又可提前将碎石排出,防止试验完成后转移装置时,隧道顶部的碎石由于失去支撑力在装置近点下落而损坏装置。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升降组件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振动检测组件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导料组件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主动导料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升降组件(100),所述设备升降组件(100)包括移动底座(110)、第一驱动件(120)和第一固定杆(130),所述第一驱动件(120)安装在所述移动底座(110)上表面中部,所述第一驱动件(120)的活塞杆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30)底端固定连接;振动检测组件(200),所述振动检测组件(200)包括固定框(210)、位移传感器(220)、振动传感器(230)、第一固定架(240)和第一防护网(250),所述固定框(210)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杆(130)顶端,所述位移传感器(220)和振动传感器(230)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框(210)内,所述第一固定架(240)固定在所述固定框(210)顶部,所述第一防护网(250)固定在所述固定框(210)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10)包括底板(111)和万向轮(112),四个所述万向轮(112)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11)下表面四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10)还包括可调支腿(113),四个所述可调支腿(113)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万向轮(1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腿(113)包括固定块(1131)和螺纹座(1132),所述固定块(1131)固定在所述万向轮(112)上,所述螺纹座(1132)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块(1131)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振动响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勇顺余代岱赵银亭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雅康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