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出入口节能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401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出入口节能照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隧道及位于隧道内的常规照明灯具,所述隧道内临近出入口由洞口向洞内方向设有多个串联的辅助照明灯具,所述辅助照明灯具从洞口向洞内方向亮度依次降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隧道出入口处形成光强变化的视觉适应区,减轻车辆进出隧道时驾驶员在视觉上的“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且出入口处加强照明灯具采用太阳能供电,在保证亮度的基础上节约了能源,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出入口节能照明系统
本技术涉及高速公路隧道照明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出入口节能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在白天光线充足时,汽车驶进较长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时,由于隧道外部事物的亮度远高于隧道洞口的亮度,驾驶员会感觉洞口很黑,产生视觉上的“黑洞效应”,以致无法清晰分辨隧道洞口的情况。相反,在车辆驶出高速公路隧道时,驾驶员从较暗环境进入较亮环境,会感受到强烈的眩光,无法立即看清隧道外情况。目前,我国大多采用在隧道入口段和出口段安装大量LED灯具来加强两路段的亮度,虽然缓解了驾驶员视觉上的“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但是大量的LED灯具照明会导致能源消耗过大,运营成本极高,经济效益不理想。因此,在能缓解驾驶员“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确保行车安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节能环保的隧道出入口照明系统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出入口节能照明系统,在能缓解驾驶员“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确保行车安全的基础上,降低能耗,节约运营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隧道出入口节能照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隧道及位于隧道内的常规照明灯具,所述隧道内临近出入口由洞口向洞内方向设有多个串联的辅助照明灯具,所述辅助照明灯具从洞口向洞内方向亮度依次降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隧道及位于隧道内的常规照明灯具,常规照明灯具与外部电源连通后,为常亮状态,作为隧道内的主要照明设备,所述隧道内临近出入口由洞口向洞内方向设有多个串联的辅助照明灯具,具体的数量根据隧道的长度而定,所述辅助照明灯具在连通电源后,从洞口向洞内方向亮度依次降低,由于隧道内与外的光线不同,驾驶员在进入隧道前会产生黑洞效应,驾驶人会因为光照突然变化而一时适应不了,仍然感到洞口很黑,像个“黑洞”,以致无法辨认洞口附近的情况,连障碍物也难以发现,易发生交通事故,辅助照明灯具临近隧道入口处的亮度最强,然后向洞内亮度依次降低,这样驾驶员能提前适应光照的变化,很好的缓解黑洞效应,同样,在隧道的出口,辅助照明灯具由洞内向洞外的强度依次增强,使得驾驶员在即将出隧道时,辅助照明灯具亮度的依次增强可以缓解驾驶员的白洞效应,降低出口处的交通事故发生几率,确保了驾驶员的行车安全。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照明灯具对称且交错的设置在隧道拱顶两侧,所述辅助照明灯具采用条形状。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照明灯具呈条形状且对称设置在隧道拱顶两侧,这样可以保证辅助照明灯具的补强效果最优,交错设置可以在保证灯光补强的前提下,降低辅助照明灯具的使用数量,节约用电,降低耗能及运营成本。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隧道的出入口外部设有与辅助照明灯具电连接的光伏发电装置,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控制器及分别与该控制器电连接的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组。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隧道的出口和入口外部固定设置独立光伏发电装置,该光伏发电装置与辅助照明灯具电连接,依靠太阳能发电对其供电,进一步的降低耗能,节约成本,光伏发电装置为现有公知的发电技术且已经很成熟,具体的充放电电路结构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赘述,该装置的稳定性和经济性都很高,该光伏发电装置主要包括控制器、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组,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组都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采用现有的STC15W4K60S4_PDIP40单片机,用于来控制蓄电池组的充放电功能,根据辅助照明灯具的额定电压,给蓄电池组设置一个电压阈值,当蓄电池组的电压不在该阈值内时,控制器控制太阳能板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当蓄电池组的电压位于该阈值内时,控制器控制蓄电池组对其负载即辅助照明灯具进行放电,为辅助照明灯具提供电能,蓄电池组的组数根据所安装的辅助照明灯具具体个数来定。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常规照明灯具对称设置在隧道左右侧壁上。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规照明灯具对称设置在隧道左右侧壁上,保障隧道内正常的光照强度的合理性。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隧道左右侧壁上对称设有位于常规照明灯具下方的反光瓷砖。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反光瓷砖的漫反射一定程度加强隧道拱部的亮度。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照明灯具外部包裹有聚光灯罩。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辅助照明灯具上包裹的聚光灯罩,将光线聚集到路面以及反光瓷砖上,可着重加强隧道洞口段路面亮度,进一步缓解驾驶员进出隧道前的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保证行车安全。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隧道内沿行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反光环,所述反光环呈拱形。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隧道内沿行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反光环,所述反光环呈拱形,与隧道的内部形状像匹配,反光环的反射光保证洞口段有足够的亮度。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照明灯具可采用LED灯、节能灯等低功耗灯具。采用LED灯、节能灯等低功耗灯具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无需在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段,额外安装大量LED灯具来加强照明,仅需要额外安装少量太阳能供电的辅助照明灯具来加强照明,通过反光瓷砖、反光环的反射光保证洞口段有足够的亮度。2、额外安装的辅助照明灯具从洞口向洞内方向亮度依次降低,可以形成视觉上的适应区域,一定程度上缓解驾驶员的紧张感,保障行车安全。3、由于额外安装的辅助照明灯具数量较少,耗能不多,通过太阳能板转换的剩余电能可通过蓄电池组储存,可在后续继续使用。4、通过辅助照明灯具上装设的聚光灯罩,将光线聚集到路面以及反光瓷砖上,可着重加强隧道洞口段路面亮度,通过反光瓷砖的漫反射也能一定程度加强隧道拱部的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横截面图;图3为光伏发电装置控制结构图。附图标记:。1、隧道;2、反光瓷砖;3、常规照明灯具;4、辅助照明灯具;5、反光环;6、太阳能板;7、控制器;8、蓄电池组;9、聚光灯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出入口节能照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隧道(1)及位于隧道(1)内的照明灯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1)内临近出入口由洞口向洞内方向设有多个串联的辅助照明灯具(4),所述辅助照明灯具(4)从洞口向洞内方向亮度依次降低,所述辅助照明灯具(4)对称且交错的设置在隧道(1)拱顶两侧,所述辅助照明灯具(4)采用条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出入口节能照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隧道(1)及位于隧道(1)内的照明灯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1)内临近出入口由洞口向洞内方向设有多个串联的辅助照明灯具(4),所述辅助照明灯具(4)从洞口向洞内方向亮度依次降低,所述辅助照明灯具(4)对称且交错的设置在隧道(1)拱顶两侧,所述辅助照明灯具(4)采用条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出入口节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1)的出入口外部设有与辅助照明灯具(4)电连接的光伏发电装置,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控制器(7)及分别与该控制器(7)电连接的太阳能板(6)和蓄电池组(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出入口节能照明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杰李永林王健汪煦飙舒永熙魏瑞王昊宇张谦管春光李烁魏子棋王如磊徐成徐海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