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群连接段遮光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36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4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群连接段遮光棚,所述遮光棚位于两隧道口之间,包括遮光板和支撑钢架,所述支撑钢架固定设置在道路两侧,支撑钢架顶面与路面形成间距,所述遮光板铺设于支撑钢架外侧面上,所述遮光板外侧固定设有排烟风机,所述排烟风机的进气口位于遮光棚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稳定,施工方便,不仅能实现对隧道洞口透光性的调节,而且能实现对隧道群连接段烟雾的处理,以及具有较强的遮风挡雨效果,极大的提高了通过隧道群连接段的安全性,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群连接段遮光棚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具体是一种隧道全连接段遮光棚。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高速公路隧道群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隧道群连接段由于其特殊位置已成为隧道群重点风险源。车辆在高速公路隧道群行驶时,对驾驶员最显著的影响就是在通过连接段是频繁的明暗视觉变化,这对驾驶员产生了较强的干扰。另一方面,对于隧道群路段,由于相邻隧道之间的距离较近,连接段前后隧道排出的污染气体、长期聚集在隧道群连接段位置。当这些污染气体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形成烟雾,能够将汽车车灯及隧道群照明设施发出的灯光吸收,降低隧道群能见度。然而现有的遮光棚打过仅考虑遮光效果,没有考虑对烟雾的处理。综上所述,为了降低高速公路隧道群连接段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适合隧道群连接段的遮光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群连接段的遮光棚,用以已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目前的隧道群遮光棚处理烟雾效果不佳,导致隧道群能见度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隧道群连接段遮光棚,所述遮光棚位于两隧道口之间,包括遮光板和支撑钢架,所述支撑钢架固定设置在道路两侧,支撑钢架顶面与路面形成间距,所述遮光板铺设于支撑钢架外侧面上,所述遮光板外侧固定设有排烟风机,所述排烟风机的进气口位于遮光棚内侧。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遮光棚固定设置在两个隧道口之间,遮光棚完全覆盖两隧道之间的露天区域,这样能提供较好的遮光效果,所述遮光棚包括遮光板和支撑钢架,支撑钢架采用开口朝下的拱形或者方形,支撑钢架沿道路方向固定设置在道路的两侧,支撑钢架顶面与路面形成间距,该间距不小于隧道的高度,以便符合相关的道路、隧道等建筑物的建设规范,若干遮光板相互拼接铺设在支撑钢架的外侧面上,通过螺栓与支撑钢架固定,防止后期遮光板被损坏后,便于更换,而且只需要更换被损坏的即可,无需全部更换,节约人力物力,所述遮光板外侧固定设有排烟风机,所述排烟风机的进气口位于遮光棚内侧,排烟风机接通外部电源后,通过设置排烟风机动作,可以有效的将隧道群连接段处由于污染气体累计形成的烟雾排出,增大隧道连接段能见度,极大的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实用性好,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遮光棚呈开口朝下的拱形且与隧道口匹配,遮光棚两端与隧道口分别密闭连接。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遮光棚采用开口朝下的拱形,该拱形的遮光棚与隧道口匹配,这样既符合外观的美观性,还便于雨水的留下,不会造成积水问题,更好的还便于遮光棚两端与隧道口密闭连接,连接处可采用密封胶,密闭性能好,这样使得隧道连接段的烟气能更为集中的被排出。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钢架由沿纵向间隔分布的环向钢架和沿环向钢架环向间隔分布的纵向钢架构成,所述环向钢架和纵向钢架通过焊接固定。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钢架包括环向钢架和纵向钢架,环向钢架沿道路方向均匀间隔的分布,纵向钢架通过焊接固定在环向钢架上,纵向钢架沿环向钢架均匀间隔防分布,这样间隔设置既保证支撑钢架的受力强度,也可以节约部分材料,节约了造价成本。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遮光板和支撑钢架之间有一层密封胶层,密封胶层位于各环向钢架和纵向钢架处。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光板和支撑钢架之间设有一层密封胶层,密封胶层位于各环向钢架和纵向钢架处,由于环向钢架和纵向钢架是间隔设置,所以遮光板在相互拼接安装时,为了保证遮光板在支撑钢架上的稳定性和防砸承载能力,任意相邻两遮光板的拼接处必然位于各环向钢架和纵向钢架处,拼接处会产生缝隙,雨水会从该处渗漏到道路上,道路积水容易造成汽车高速行驶发生打滑现象,引起交通事故,所以密封胶层位于各环向钢架和纵向钢架处,具有良好的防水作用。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遮光板通过螺栓和密封胶层与固定在支撑钢架上。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光板通过螺栓和密封胶层与固定在支撑钢架上,进一步加强遮光板和密封胶层与支撑钢架的连接牢固性,螺栓连接也方便遮光板后期的拆卸,省时省力。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遮光板外侧设有与遮光棚等长的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临近遮光棚底部且位于排烟风机上方,储水槽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设置在两环向钢架之间。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遮光板外侧设有与遮光棚等长的储水槽,储水槽底部连接有排水管,用于排出储水槽内的液体,排水管设置在两环向钢架之间,一方面便于将遮光棚表面的水统一处理,另一方面储水槽在排烟风机上方可以避免雨水淋到排烟风机,造成设备损坏,无法工作。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排烟风机设置在环向钢架处,且与排水管交替设置。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排烟风机设置在环向钢架处,且与排水管交替设置,由于排水管设置在两环向钢架之间,这样排水管排出的水不易进入排烟风机,不易发生短路造成设备损坏。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环向钢架采用H型钢,具体尺寸为HW200mm×200mm×10mm×15mm;纵向钢架同样为H型钢,具体尺寸为HW100mm×100mm×6mm×8mm,H型钢具有较好的受力强度和耐腐蚀性。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钢架两端下方设有预埋基础,所述环向钢架两端与预埋基础固定连接,所述预埋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位于道路两侧。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道路两侧沿着道路方向设有预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强度好,环向钢架两端与预埋基础固定连接,由于道路两侧的土质基础不稳定,易雨水季节易发生下沉现象,采用预埋基础固定支撑钢架,增强整个遮光棚的稳定性,也便于安装搭设,预埋基础和所述支撑钢架的尺寸根据隧道建筑限界、公路建筑限界和路基标准限界综合确定。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遮光板为10mm厚的PC双层防紫外线中空板,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防紫外线效果及抗砸能力,避免飞石轻易砸坏遮光板。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作为一种隧道群连接段用遮光棚,通过设置排烟风机,可以有效的将连接段处由于污染气体累计形成的烟雾排出,增大隧道连接段能见度,极大的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此外,在风机上设置储水槽和排水管,一方面便于将遮光棚表面的水统一处理,另一方面避免雨水淋到风机。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稳定,施工方便,不仅能实现对隧道洞口透光性的调节,而且能实现对隧道群连接段烟雾的处理,以及具有较强的遮风挡雨效果,极大的提高了通过隧道群连接段的安全性,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断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平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预埋基础,2-遮光板,3-环向钢架,4-纵向钢架,5-密封胶层,6-螺栓,7-储水槽,8-排水管,9-排烟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群连接段遮光棚,所述遮光棚位于两隧道口之间,包括遮光板(2)和支撑钢架,所述支撑钢架固定设置在道路两侧,支撑钢架顶面与路面形成间距,所述遮光板(2)铺设于支撑钢架外侧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2)外侧固定设有排烟风机(9),所述排烟风机(9)的进气口位于遮光棚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群连接段遮光棚,所述遮光棚位于两隧道口之间,包括遮光板(2)和支撑钢架,所述支撑钢架固定设置在道路两侧,支撑钢架顶面与路面形成间距,所述遮光板(2)铺设于支撑钢架外侧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2)外侧固定设有排烟风机(9),所述排烟风机(9)的进气口位于遮光棚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群连接段遮光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棚呈开口朝下的拱形且与隧道口匹配,遮光棚两端与隧道口分别密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群连接段遮光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架由沿纵向间隔分布的环向钢架(3)和沿环向钢架环向间隔分布的纵向钢架(4)构成,所述环向钢架(3)和纵向钢架(4)通过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群连接段遮光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2)和支撑钢架之间有一层密封胶层(5),密封胶层(5)位于各环向钢架(3)和纵向钢架(4)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群连接段遮光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2)通过螺栓(6)和密封胶层(5)与固定在支撑钢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杰李永林王健汪煦飙舒永熙魏瑞王昊宇张谦管春光李烁王如磊徐成魏子棋徐海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