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酒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063777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酒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二:入缸浸泡:将原料发明专利技术放入缸中加水进行浸泡,浸泡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酒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酒
,具体为一种茶酒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所谓茶酒,即是将茶与酒作为原材料,采用特殊的工艺制得的既有茶的香味和色泽,又有酒的特性的一种含酒精饮品。所用茶也多种多样,可用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酒可选用固态法基酒、固态法酒尾、食用酒精。分浓香型、清香型或黄酒等。
[0003]茶与酒作为饮料,对人体有完全相反的刺激反应。茶使人心静,促人沉思,助人冷静、清醒;而酒则使人亢奋激动,激发人的思绪。饮酒过度易让人产生幻觉,伤肝肾。将茶与酒有机结合起来,制成具有丰富营养成分和多重保健功效的茶酒,是茶叶深加工发展的一种重要产品。将茶叶通过微生物发酵工艺或浸提勾兑工艺制成茶酒,不但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茶叶资源,延伸茶叶加工产品体系,满足人们健康需求,同时还能丰富酒类产品,使之向多元化、健康保健功能化方向发展。
[0004]现有的茶酒的制备工艺在加工过程中大米冷却需要人员进行操作,导致人员劳动强度大,同时翻转时内部不容易进行降温冷却,产生温度的残留抑制酵母的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酒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组成:大米55重量份、酒曲5重量份、水25重量份、高山有机红茶7.5重量份、绿茶重量7.5份;茶酒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验收:将大米、酒曲、水、高山有机红茶、绿茶进行品质合格的验收,将不合格的原料剔除;步骤二:入缸浸泡:将原料发明放入缸中加水进行浸泡,浸泡6

24小时候捞出,并将浸泡后的大米沥干;步骤三:蒸煮:将步骤二中沥干的大米放入蒸笼中进行蒸煮,对原料大米进行熟制;步骤四:摊凉、入曲、糖化:将步骤三中蒸煮后的大米放入凉化设备中进行冷却,冷却结束后加入酒曲,搅拌后静置24小时进行糖化;步骤五:入缸发酵:将步骤四中糖化后的大米装入酒缸中,加水、搅拌,密闭发酵15

20天;步骤六:蒸馏:将步骤五中发酵后的酒水取出进行蒸馏,将酒水蒸馏产生的水汽进行冷凝收集,制得白酒;步骤七:配制:将高山有机红茶和绿茶重量分别进行炒制加工,之后按照比例进行配置,配置后放入罐中并加入步骤六制得的白酒,制得茶酒;步骤八:分级入库:将步骤七中制得的成品茶酒进行密封,并安装配比进行分级入库存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化设备,具体包括:承载座(1),该承载座(1)具有球状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球状主体顶部中间的凉化装置(2),且安装在所述球状主体顶部且位于所述凉化装置(2)外侧的六边支撑装置(3),以及安装在所述六边支撑装置(3)顶部内表面的遮蔽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凉化装置(2)包括:凉化筒箱(21),该凉化筒箱(21)具有弧形环箱,以及安装在所述弧形环箱内表面中间位置的密封隔板(22),且设置在所述密封隔板(22)中间位置的转动轴(23),以及安装在所述转动轴(23)顶端的安装球(24),且安装在所述安装球(24)外表面的波浪型翻板(25),以及安装在所述转动轴(23)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密封隔板(22)下方的气流扇叶(26),且开设在所述弧形环箱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密封隔板(22)下方的冷却气孔(2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凉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3)贯穿所述密封隔板(22)并延伸至所述密封隔板(22)顶部和底部,且所述安装球(24)和所述波浪型翻板(25)位于所述密封隔板(22)上方,以及所述气流扇叶(26)和所述波浪型翻板(25)位于所述凉化筒箱(21)内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凉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1)包括:安装板(11),该安装板(11)具有圆形板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圆形板体中间位置的驱动电机(12),且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盛光
申请(专利权)人:婺源县鸿大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