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永红专利>正文

一种人力三轮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73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人力三轮自行车,包括车架、踏板机构、驱动机构、前轮和两后轮;踏板的两侧边通过前后臂分别与前支撑杆和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包括槽轮、后支撑杆和链条,链条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撑杆和后臂的固定点固定连接,并缠绕在槽轮和小飞上。采用上述结构的三轮车,使用人可以行走较低台阶方式,以小幅移动形式实现连续驱动,大大地减少体力消耗;且使用者双腿不用张开很大,自由操控的空间大,利有于往复的蹬踏,不会影响使用者骑乘。由于驱动力由两个后轮交替提供,保证自行车稳定运行。同时,本申请通过设置滑块机构或复位弹簧,辅助踏板实现复位,降低了操作难度,并设计折叠机构以方便使用人携带和存放该三轮车。构以方便使用人携带和存放该三轮车。构以方便使用人携带和存放该三轮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力三轮自行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具体为一种人力三轮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此部分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并且这些陈述可能构成现有技术。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3]传统的自行车,由于采用圆周的蹬踏运动,传动效率较低,比较费力。且当踏板处于垂直位置时,存在运动止点不易操作。采用坐姿使用时,完全使用腿部力量驱动,特别是长时间使用腿部力量的情况下,易使腿部疲劳;采用站姿使用时,由于脚部随自行车踏板作圆周运动,使用人身体的动作幅度大,导致人的体力消耗大,且增加自行车控制难度。
[0004]针对传统自行车的问题,出现了可上下蹬踏的自行车,其通过内部机构,使自行车两侧的踏板保持往复运动。在向下踩踏一侧的踏板时,另一侧的踏板复位至高位,从而通过转移操作者的重心位置,利用操作者的自身重力和向下作用力来带动大牙盘的转动,或直接带动与后轮连接的小飞的转动。
[0005]如申请号CN201911129514.6的名称为“一种上下踩踏型自行车”,一踏板踩到最低点时,另一踏板通过齿轮组复位至高点,从而为下一次侧身蹬踏做好准备。但两踏板间的幅度和高差较大,在进行侧身蹬踏时,如同上高台阶一样,单次跨幅较大,仍然会比较费力。也由于单次跨幅大,不施力的一侧的踏板会升上较大的高度,从而造成操作者身体的动作幅度大,蹬踏时不太容易控制自身的平衡,尤其是两轮的自行车,容易因平衡度差而导致翻车的情况发生。
[0006]申请人曾设计了一种人力自行车(申请号202021120346.2专利名称“一种人力交通工具”),通过在自行车的中梁附近设置大牙盘等传动机构和踩踏机构,从而使骑乘者仅需通过如上地台阶一样小幅蹬踏,即可驱动该自行车前行,达到省力的目的,操作也十分方便。但在实际样品制造中发现,由于大多数机构均设置在中梁附近,使得中梁非常臃肿,使用者跨站在中梁骑乘时双腿张得很开,自由操控的空间小,比较影响使用者骑乘,不利于往复的蹬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部分问题,或至少缓解这些问题。
[0008]一种人力三轮自行车,包括车架、踏板机构、驱动机构、前轮和通过驱动小飞而转动的两后轮;车架通过中梁和后桥与两后轮活动连接;
[0009]车架的中梁,设有前支撑杆;
[0010]踏板机构,位于中梁的一侧,包括踏板和分别活动连接踏板两侧的前臂和后臂;所述前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后臂设有与链条第一端固定连接的链条固定点;
[0011]驱动机构,包括与后臂一端连接的槽轮、后支撑杆和链条;所述后支撑杆的第一端与后臂活动连接,第二端固定连接后桥;所述后支撑杆设有与链条第二端固定连接的后臂链条连接点;
[0012]所述链条缠绕在所述槽轮和小飞上。
[0013]优选,所述槽轮、小飞、链条固定点、后臂链条连接点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后臂通过后臂连杆与所述后支撑杆活动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前臂与踏板前端靠近中梁一侧活动连接;所述后臂与踏板后端远离中梁一侧活动连接。
[0016]所述踏板机构和驱动机构为以所述中梁对称的两套装置;所述前支撑杆设有滑块机构,包括中空的滑槽和能在滑槽内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两端通过滑块连杆分别与左、右侧的前臂活动连接;当左右侧的前臂夹角最大时,滑块位于所述滑槽的底端。
[0017]进一步的,所述后臂与后支撑杆之间固定设有复位弹簧。
[0018]进一步的,所述后支撑杆设有压轮,用于压迫缠绕在所述小飞上的链条。
[0019]所述中梁由上下分开的上段梁和下段梁组成;所述上段梁一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下段梁一端与后桥固定连接;所述上段梁与下段梁在折叠旋转点处活动连接;所述上段梁和下段梁,在所述折叠旋转点的两侧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折叠前固定点和折叠后固定点。
[0020]所述前臂为细钢绳或钢丝。
[0021]所述踏板的前端设有高于踏板表面的踏板挡沿。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采用本申请驱动机构的三轮车,使用者可以行走较低台阶方式,以小幅移动形式实现连续驱动,大大地减少体力消耗;且由于将前后臂分置于踏板的两侧,使得与后臂连接的驱动机构远离中梁,更靠近后轮,使得中梁附近的机构不多,不会臃肿,使用者跨站在中梁时双腿不用张开很大,自由操控的空间大,利有于往复的蹬踏,不会影响使用者骑乘;
[0024]2、自行车前进时的驱动力由两个后轮交替提供,转向时两后轮能够产生差速效果,保证自行车稳定运行,避免现有三轮自行车后轮同步转速,引起的不稳定;使用人无需专门练习控制平衡、易于普及,使用更加安全、方便;
[0025]3、驱动机构为独立驱动机构,可设于单侧的后轮及小飞上,即使是残疾人也能比较方便的操作;且由于前臂绕前支撑杆的活动连接点旋转,能保证踏板处于适合人保持站立平衡的状态;
[0026]4、前支撑杆设有滑块机构,使得左右两侧的踏板实现了彼此互相复位的功能,确保了本申请的三轮车的往复运动;并且,可以与驱动机构协同作用,用以限定踏板在待驱动位置和完全驱动位置之间移动,避免因使用者操作不当而至移动过大引起的操作失误问题的发生;
[0027]5、中梁设计成折叠机构形式,使该人力三轮自行车在不使用时便于拖行,达到方便携带或存放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可以通过以下的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踏板机构和驱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0030]图2为踏板处于待驱动位置时的示意图;
[0031]图3为踏板处于完全驱动位置时的示意图;
[0032]图4为设有弹簧的驱动机构,踏板处于待驱动位置时的示意图;
[0033]图5为设有弹簧的驱动机构,踏板处于完全驱动位置时的示意图;
[0034]图6为滑块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36]图8为左右侧踏板夹角最大时的示意图;
[0037]图9为左右侧踏板夹角最小时的示意图;
[0038]图10为设有压轮的人力三轮自行车的示意图;
[0039]图11为未折叠时人力三轮自行车的示意图;
[0040]图12为折叠时人力三轮自行车的示意图。
[0041]其中:1

转向臂;2

车把;3

前轮;4

中梁;5

连接件;6

后桥;7

后轮;8

前支撑杆;9

前臂;10踏板;11

后臂;12

槽轮;13

后臂连杆;14

后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力三轮自行车,包括车架、踏板机构、驱动机构、前轮(3)和通过驱动小飞(18)而转动的两后轮(7);车架通过中梁(4)和后桥(6)与两后轮(7)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车架的中梁(4),设有前支撑杆(8);踏板机构,位于中梁(4)的一侧,包括踏板(10)和分别活动连接踏板(10)两侧的前臂(9)和后臂(11);所述前臂(9)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支撑杆(8)活动连接;所述后臂(11)设有与链条(16)第一端固定连接的链条固定点(19);驱动机构,包括与后臂(11)一端连接的槽轮(12)、后支撑杆(14)和链条(16);所述后支撑杆(14)的第一端与后臂(11)活动连接,第二端固定连接后桥(6);所述后支撑杆(14)设有与链条(16)第二端固定连接的后臂链条连接点(17);所述链条(16)缠绕在所述槽轮(12)和小飞(1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三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轮(12)、小飞(18)、链条固定点(19)、后臂链条连接点(17)处于同一垂直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力三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臂(11)通过后臂连杆(13)与所述后支撑杆(14)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力三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9)与踏板(10)前端靠近中梁(4)一侧活动连接;所述后臂(11)与踏板(10)后端远离中梁(4)一侧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何永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