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土壤综合优化治理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505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18
一种盐碱土壤综合优化治理技术,是在盐碱地应用下列措施以减低土壤盐份,包含:翻松地表层土壤、铺设远红外线矿物基材、掺拌有机肥料、种植盐生植物的油芒、收割以移除其盐份、最后再检测土壤的含盐量与PH值;远红外线矿物基材,其产生的震荡波可使水分子细小化,以加速油芒的吸盐效益,同时其具有物理、化学、生物与肥力性质,更能结合有机肥以助长油芒的生长;而油芒作物可在土表蒸发时吸附其返盐,以稀释土壤与地下水中的盐份,且收成的油芒可补充米麦营养的不足,且其油芒秸秆可做饲料、种仔可食用,极具经济价值;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远红外线矿物基材与油芒,两者相辅相成,不但可有效改良盐碱地的土壤,同时更能藉助油芒的经济性扩大土壤优化的效益。大土壤优化的效益。大土壤优化的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盐碱土壤综合优化治理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土壤优化,尤指应用远红外线矿物基材与油芒两者相辅相成,以有效减低土壤盐份并提升作物经济价值的一种盐碱土壤综合优化治理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按,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份含量高,pH值大于9,进而造成植物尤其是农作物难以生长的土地;根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的盐碱地面积高达9.5438亿公顷,由于占地广大更是形成国际间众多国家粮食短缺的主因;盐碱地因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种植,因此人类长久以来即不断地努力,希望能藉由减低土壤盐份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成效;根据了解目前较为具体的盐碱地治理模式包括有:1.土壤水洗法,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含有明沟91、集水管92、集水井93泄水管94、与处理池95,其方法是应用大量的淡水,将土壤90中的盐份81冲刷汇流至处理池95中形成盐水80后,再将盐水80移除;此法类似于大自然的脱盐现象,其中,盐份81自地表土壤脱离后,一部分进入处理池95后被移除,而大部分的盐份81则落至深层的地下水中;当干旱时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份81又随着毛细管的上升作用返回到土壤90表层;因此土壤水洗法无法有效降低盐份,且因建构成本高故而成效不彰;2.土壤客土法,其是应用大量的低盐份土壤,以更换盐碱地中高盐份的土壤,使其土壤适宜种植作物;惟此法成本过高,且移除的高盐土壤无处倾倒,由于此法违反环保理念,因此难以被大众所接受;3.掺拌稀释法,其是应用大量禽畜的尿粪堆肥掺拌在盐碱地的土壤中,用稀释的原理降低土壤中盐份的比例;惟此法难以有效控制盐份含量,土壤盐化的现象依然存在;4.植物种植法,其是在盐碱地中种植抗盐植物,并应用植物吸盐的特性来降低土壤中盐份;惟植物吸盐量不高,若要完全仰赖抗盐植物来稀释盐份将旷日废时,再者,多数抗盐植物缺乏经济效益,收益不敷成本故推行者少;检视前述盐碱地的治理模式,显然每一种减盐措施,不是工程浩大不易实施,就是成本过高而难有立竿见影的效益。
[0003]次按,从盐碱地改良的角度来说,一般抗盐植物又称盐生植物,多具有3项特性,(一)可作为「生物泵」吸收土壤中的盐份,并通过收割实现盐份的转移;(二)可减少土面蒸发、进而防止地下水中的盐份返盐;(三)植物的根系生长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且其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可中和土壤碱性。惟查,若要从众多盐生植物中挑选最有价值性者,油芒应为首选者;因种植油芒其需求水量少于25%以上,且耕作期只需6个月,而最大特点在其营养成分,包括可让人开心的色胺酸、可增强组织对氧气利用能力的鱼鲨烯、可抑制癌细胞的芹菜素、以及高含量的维他命B群,故油芒可用来补充米麦营养的不足;再者,油芒的茎秆可供鸡鸭牛羊食用、亦可造粒储存,而其种仔可食用、可榨油及提炼精油;因此,种植油芒不但有益于盐碱地的土壤改良,且油芒可谓全株可用,经济价值极高。
[0004]再按,专利技术人近期研发一种远红外线矿物基材,其多孔隙的结构,具有70~90%的保水性、80~100%的排水性、80~100%的吸水性、200倍的保肥性、且透气性高与持温性高等特性,由于远红外线矿物基材可可滋生益生菌、可提高土壤含氧量、可改良土壤排水与保水性、以及可平衡微生物,因此若将该远红外线矿物基材铺设在土壤中将有助于盐生植物
的生长;再者,远红外线矿物基材可释放具有奈米波动能量的远红外线,其震荡波可将水分子细小化,以加速盐生植物的吸盐效益。因此,如何应用远红外线矿物基材以及盐生植物中首选的油芒,将两者的优点相结合以改良盐碱地并使其土壤优化,便成为专利技术人积极思考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缘是,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在盐碱地中建构一种以种植油芒来吸取及移除土壤中盐份,且应用远红外线矿物基材其具有的物理、化学、生物与肥力性质,以助长油芒的生长,并应用其震荡波来细小化水分子团,以加速油芒的吸盐效益,使远红外线矿物基材与油芒两者相辅相成的一种盐碱土壤综合优化治理技术。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在一盐碱地采取下列措施以减低土壤盐份,包含:步骤a).翻松地表层土壤:其是应用土壤治理机具松软30~50Cm的地表土壤以形成一耕种层;步骤b).铺设远红外线矿物基材:将一远红外线矿物基材,铺设在该耕种层上,使其产生的震荡波得以在脱盐过程中细小化水分子团;步骤c).掺拌有机肥料: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于该地表土壤中,并应用土壤治理机翻动搅拌,使该耕种层中富含有机肥料;步骤d).种植盐生植物:是种植一盐生植物在该耕种层中,则该远红外线矿物基材将助长该盐生植物的生长,而该盐生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将吸取土壤中返盐的盐份;步骤e).收成盐生植物:是透过收割过程将该盐生植物所吸取的盐份带离土壤;步骤f).检测土壤:是于收割该盐生植物后检测该耕种层土壤的含盐量与PH值。
[0007]经查,上述减低土壤盐份的步骤中有牵涉到自然界的『返盐』与『脱盐』现象;按,返盐者,其是指干旱时期降水量小,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份将随着毛细管的上升作用而聚集在土壤表层,造成土壤中的盐份增加者;本专利技术中,是藉由种植盐生植物的油芒,在地表水分蒸发的返盐过程中,通过油芒的吸附藉以稀释地下水中的盐份。而脱盐者,恰与返盐相反,其是指夏季雨水多而集中,雨水冲刷土壤,水分会把地表大量的盐份稀释而带到地下水中,造成土壤中的盐份减少者;本专利技术中,是藉由铺设远红外线矿物基材,使其产生的震荡波得以在脱盐过程中细小化水分子团,藉以加速油芒的吸盐效益。
[0008]依据前揭特征,本专利技术中该远红外线矿物基材,其组成物及重量百分比为:二氧化硅(SiO2)35~58%、氧化锌(ZnO)1~5%、氧化钙(CaO)3~10%、氧化铝(Al2O3)3~5%、氧化铁(Fe2O3)10~20%、氧化钾(K2O)3~5%、氧化镁(MgO)1~3%、二氧化钛(TiO2)1~5%、粉煤灰14~30%、与生碳粉5~10%、氧化铈(CeO2)0.5~1%、以及氧化镧(La2O3)0.1~0.5%;所述组成物经混合、定位塑型,再经高温锻烧形成多孔隙结构物,该多孔隙结构物具有孔隙孔径0.2~0.8微米,PH6.5~8.5,密度0.4~0.6克/毫升,比表面积80~100平方米/克,且远红外线放射率达86%以上的特性值。
[0009]依据前揭特征,本专利技术中该有机肥料是包括生物性废弃物,以及特定有机肥,且该远红外线矿物基材与该有机肥料的最佳拌合比例为10∶1。
[0010]依据前揭特征,本专利技术中该盐生植物包括油芒、海芦笋、甜高粱、狼尾草的任一种,且该油芒是为该盐生植物中的最佳者。
[0011]依据前揭特征,本专利技术中该远红外线矿物基材的制造方法,是根据所述该远红外线矿物基材的组成物配比,经由下述步骤而完成者,包含:a).初筛:将组成物的矿土原料进
行初步筛料;b).破碎:应用破碎设备将组成物的矿土原料制成粉状物;c).分筛:应用分筛设备将上述粉状物筛选出合适的粒度;d).组成物备料:将合适粒度的组成物按所需的配比进行备料;e).比例混料:应用混料设备将被料完成的组成物予以搅拌形成混合物;f).定位塑型:应用定型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土壤综合优化治理技术,其是在一盐碱地应用下列措施以减低土壤盐份,其步骤包含:步骤a).翻松地表层土壤:应用土壤治理机具松软30~50Cm的地表土壤形成一耕种层;步骤b).铺设远红外线矿物基材:将一远红外线矿物基材,铺设在该耕种层上,使其产生的震荡波得以在脱盐过程中细小化水分子团;步骤c).掺拌有机肥料: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于该地表土壤中,并应用土壤治理机翻动搅拌,使该耕种层中富含有机肥料;步骤d).种植盐生植物:种植一盐生植物在该耕种层中,则该远红外线矿物基材将助长该盐生植物的生长,而该盐生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将吸取土壤中返盐的盐份;步骤e).收成盐生植物:是透过收割过程将该盐生植物所吸取的盐份带离土壤;步骤f).检测土壤:是于前述收割该盐生植物后检测该耕种层土壤的含盐量与PH值。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盐碱土壤综合优化治理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步骤b)的远红外线矿物基材,其组成物及重量百分比为:二氧化硅(SiO2)35~58%、氧化锌(ZnO)1~5%、氧化钙(CaO)3~10%、氧化铝(Al2O3)3~5%、氧化铁(Fe2O3)10~20%、氧化钾(K2O)3~5%、氧化镁(MgO)1~3%、二氧化钛(TiO2)1~5%、粉煤灰14~30%、与生碳粉5~10%、氧化铈(CeO2)0.5~1%、以及氧化镧(La2O3)0.1~0.5%;所述组成物经混合、定位塑型,再经高温锻烧形成多孔隙结构物,该多孔隙结构物具有孔隙孔径0.2~0.8微米,PH6.5~8.5,密度0.4~0.6克/毫升,比表面积80~100平方米/克,且远红外线放射率达86%以上的特性值。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盐碱土壤综合优化治理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步骤c)的有机肥料包括生物性废弃物,以及特定有机肥,且该远红外线矿物基材与该有机肥料的最佳拌合比例为10∶1。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家郭中屏袁烽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和澄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