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41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及其施工工艺,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包括基坑本体、集水井和将集水井相连的盲沟;集水井上开设集水孔,集水井外侧包裹有过滤网;盲沟中铺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开设有渗水孔;每个集水井均设置有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包括布置在集水井中的抽水机、与抽水机连接的引水管、与引水管相通的回水主管、与回水主管相通的多组回水分管,以及安装在回水主管上的阀门;多组回水分管分别通向与集水井相连的排水管,回水分管上开设有用于冲洗的清洗孔。本申请基坑在抽水机的引水管上分接回水管组,利用地下水对盲沟的排水管和集水井外部的过滤网进行冲洗,保障集水井和盲沟的集水效果,保证主体结构施工顺利进行。构施工顺利进行。构施工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及其施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基坑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各大城市建筑密度越来越大,每一栋新建建筑周边都围绕着各类建、构筑物。新建建筑施工期间可供利用场地面积也越来越小,于是一大批建筑基坑支护都由有角度支护改为垂直支护,基坑护壁与地下室外墙垂直距离越来越小。大多数地下室底板标高均在场地地下水位以下,地下室外墙及地下室底板和承台施工期间,深基坑盲沟集水井降、排水法成了深基坑施工期间的一个重要工程技术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保障盲沟和集水井的降排水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及其施工工艺。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包括基坑本体、布置在基坑本体底部的多组集水井,和开设于基坑本体底部将各集水井相连的盲沟;所述集水井与盲沟相连处开设集水孔,所述集水井外侧包裹有过滤网;所述盲沟中铺设有通向集水井集水孔处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开设有渗水孔;每个所述集水井均设置有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布置在集水井中的抽水机、与抽水机连接并通向集水井外部的引水管、与引水管相通的回水主管、与回水主管相通的多组回水分管,以及安装在回水主管上的阀门;多组所述回水分管分别通向与集水井相连的排水管,所述回水分管上开设有用于冲洗的清洗孔。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通过抽水机将地下水排到基坑外;维护清理时,打开回水主管上的阀门,地下水通过回水分管流向排水管,对渗水孔进行冲洗,回水再次回流到集水井中,通过抽水机排出基坑外,保障集水井和盲沟的集水效果,保证主体结构施工顺利进行。
[0006]可选的,所述回水分管还通向集水井外侧的过滤网。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水分管中的地下水对过滤网网眼进行冲洗,保障过滤网的过滤效果,防止在抽水过程中把泥沙带入。
[0008]可选的,所述回水分管通向排水管内侧和/或外侧;所述回水分管通向过滤网内侧和/或外侧。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排水管内外两侧和过滤网内外两侧进行冲洗,冲洗效果更彻底。
[0010]可选的,所述回水主管上安装有振砂机构,所述振砂机构包括连接轴和间隔固接在连接轴上的叶轮、拨板,所述连接轴转动安装在回水主管上,所述叶轮位于回水主管内部,所述拨板位于回水主管外部,与集水井井壁抵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阀门开启后,引水管中的地下水通入到回水主管中,地下水带动叶轮转动,通过连接轴的传动,带动拨板转动敲打集水井井壁,使集水井产生振动,将附着在集水井井壁和过滤网网眼上的泥沙振落,降低堵塞的可能性。
[0012]可选的,所述拨板为弹性材料制成的板结构。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板由弹性材料制成,敲打集水井产生振动的同时,不会对集水井造成额外的损坏。
[0014]可选的,所述拨板与集水井井壁相接触的端面设置有不规则凸起。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规则凸起提高拨板的敲打效果,增强集水井的振动幅度。
[0016]可选的,所述盲沟截面宽度300mm,截面高度400mm,盲沟内采用30

50mm碎石填充。
[0017]可选的,所述集水井为壁厚5mm的φ500钢管结构,所述集水井底部焊接钢板封底,所述集水井顶部焊接有法兰,集水井井盖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法兰上。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的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过程:基坑土方开挖,形成基坑本体;基坑本体底部预留盲沟位置,铺设排水管;基坑本体底部布置集水井,各集水井通过盲沟相连;在集水井中布置抽水机,引水管通向集水井外部,回水分管通向排水管和过滤网,用碎石填充盲沟;基坑本体内的地下水通过盲沟汇集到集水井中,通过抽水机将地下水排到基坑外;维护清理时,打开回水主管上的阀门,地下水通过回水分管流向排水管和过滤网,对渗水孔个过滤网网眼进行冲洗;回水主管中流动的地下水推动叶轮转动,叶轮通过连接轴带动拨板转动,拨板敲击集水井井壁产生振动,将附着在集水井井壁和过滤网上的泥沙振落。
[00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抽水机的引水管上分接回水管组,利用地下水对盲沟的排水管和集水井外部的过滤网进行冲洗,保障集水井和盲沟的集水效果,保证主体结构施工顺利进行;2、通过在回水管组上设置振砂机构,振砂机构由回水管组中的地下水驱动,敲打集水井井壁,使集水井产生振动,将附着在集水井井壁和过滤网网眼上的泥沙振落,降低堵塞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集水井和盲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0023]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振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1、基坑本体;2、盲沟;21、排水管;22、渗水孔;3、集水井;4、排水系统;41、抽水机;42、引水管;43、回水主管;44、回水分管;45、电动阀门;5、振砂机构;51、连接轴;52、叶轮;53、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参照图1和图2,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包括基坑本体1、盲沟2、集水井3和排水系统4。
[0027]基坑开挖后形成基坑本体1,基坑本体1底部预留盲沟2位置,盲沟2截面宽度300mm,截面高度400mm,盲沟2中铺设PVC排水管21,排水管21顶部管壁上间隔开设渗水孔22;盲沟2内采用30

50mm碎石填充。
[0028]集水井3布置在基坑本体1边角位置或每隔30m设置,每个集水井3通过盲沟2相连。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集水井3采用壁厚5mm的φ500钢管制成,集水井3长1.4m,与盲沟2相连处按50mm
×
50mm间距钻直径φ10的集水孔;集水井3外侧采用钢丝过滤网包裹,以阻隔泥沙,防止在抽水过程中把泥沙带入。
[0029]集水井3底部焊接3mm钢板封底,集水井3顶部焊接上钢法兰,钢法兰采用10mm厚钢板制成,钢法兰呈圆环状,其外径为φ500mm,内径为φ380mm,钢法兰上均布8个φ16圆孔。
[0030]集水井3井盖采用10mm钢板制作而成,直径φ500mm,井盖对应钢法兰分别钻8个直径φ16的圆孔,加盖时通过螺栓固定在钢法兰上。为加强止水效果,集水井3加盖时,在钢法兰与井盖之间垫上橡胶垫。
[0031]每个集水井3中均设置一组排水系统4,参照图2和图3,排水系统4包括布置在集水井3中的抽水机41,抽水机41输出端连接引水管42,引水管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本体(1)、布置在基坑本体(1)底部的多组集水井(3),和开设于基坑本体(1)底部将各集水井(3)相连的盲沟(2);所述集水井(3)与盲沟(2)相连处开设集水孔,所述集水井(3)外侧包裹有过滤网;所述盲沟(2)中铺设有通向集水井(3)集水孔处的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上开设有渗水孔(22);每个所述集水井(3)均设置有排水系统(4),所述排水系统(4)包括布置在集水井(3)中的抽水机(41)、与抽水机(41)连接并通向集水井(3)外部的引水管(42)、与引水管(42)相通的回水主管(43)、与回水主管(43)相通的多组回水分管(44),以及安装在回水主管(43)上的阀门;多组所述回水分管(44)分别通向与集水井(3)相连的排水管(21),所述回水分管(44)上开设有用于冲洗的清洗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分管(44)还通向集水井(3)外侧的过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分管(44)通向排水管(21)内侧和/或外侧;所述回水分管(44)通向过滤网内侧和/或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盲沟和集水井的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主管(43)上安装有振砂机构(5),所述振砂机构(5)包括连接轴(51)和间隔固接在连接轴(51)上的叶轮(52)、拨板(53),所述连接轴(51)转动安装在回水主管(43)上,所述叶轮(52)位于回水主管(43)内部,所述拨板(53)位于回水主管(43)外部,与集水井(3)井壁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张连军王常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隧盾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