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储氢释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3404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储氢释氢装置,包括内含密闭空腔的罐体,罐体底部设有气体入口管,其顶部设有气体出口管,气体入口管和气体出口管均设有流量计和阀门,气体出口管内还设有分子筛,该罐体内部设有流线型格网,其罐壁内部填充有电阻丝和保温层,罐体的罐壁中部外壁上还设有温度计和压力表,靠近罐体顶部的罐壁上还设有安全阀,靠近罐体底部的罐壁上还设有人孔;还包括PID控制器,该PID控制器用于获取温度计和压力表的实时数据,还用于控制流量计的流量输出,还用于控制安全阀和阀门的开闭状态。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设计科学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储氢量大,密封性好,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可广泛应用于储氢用氢企业。业。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储氢释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效储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储氢释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氢能具有资源丰富、高热值、无污染、可再生的优点,是理想的新一代清洁能源。相比传统能源,氢能源环保且可持续发展,化学反应后只产生水,具有零污染、高效率、适合远距离输送的特点。氢能源可以实现气、液、固三态存储,存储过程自耗少、能量密度高、生产方式多样。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在于储存,全世界科学家投入大量的精力,以开发安全经济的储存技术,现有氢气的储存方法有液化储存、压缩储存、金属氢化物储存、吸附储存等。
[0003]氢能应用范围相对广泛。可以为炼化、钢铁、冶金等行业直接提供热源、减少碳排放;可以用于燃料电池降低交通运输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发电,为家庭住宅、商业建筑等供电供暖;甚至氢能可以作为风力、电力、热力、液体燃料等能源转化媒介,实现跨能源网络协同优,氢能作为一种良好的能源载体用做期性能源调峰媒介,可以更经济地实现电能、热能的长周期、大规模存储,解决弃风、弃光、弃水问题。
[0004]目前,氢气的储存方式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有机液体储氢、多孔材料及金属合金等物理类固态储氢。对于氢气的规模化储存和运输,尽管迄今已研发出多种技术和手段,但是目前仍缺少安全可靠和经济的储氢输氢方式。因此,设计一种高效储氢释氢装置对氢能的输送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少安全可靠、经济且能同时储氢和输氢的装置,提出了一种高效储氢释氢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效储氢释氢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内含密闭空腔的罐体,所述罐体底部连通接设有气体入口管,其顶部连通接设有气体出口管,所述气体入口管和气体出口管均设有流量计和阀门,所述气体出口管内还设有分子筛,所述分子筛位于所述阀门下方;
[0008]该罐体的罐腔内部设有流线型格网,所述流线型格网呈上下两端开阔中间狭窄的瓶颈状,所述罐体的罐壁呈夹心结构,其罐壁内部填充有电阻丝和保温层,所述罐体的罐壁中部外壁上还设有温度计和压力表,靠近所述罐体顶部的罐壁上还设有安全阀,靠近所述罐体底部的罐壁上还设有人孔;
[0009]还包括PID控制器,该PID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温度计和压力表的实时数据,还用于控制所述流量计的流量输出,还用于控制安全阀和阀门的开闭状态。
[0010]该方案的效果是:罐体内腔用于容纳储氢液(或粉尘);进行储氢过程时,氢气从气体入口管进入罐体内腔,形成对冲混合,流线型格网中部的瓶颈结构能加速氢气的流速且能保证氢气与储氢液(或粉尘)充分混匀;进行放氢过程时,流线型格网中部的瓶颈结构利于将(或粉尘)挤压至罐体内腔底部,防止氢气再次融入储氢液(或粉尘),影响放氢效率;
PID控制器根据温度计和压力表实时数据控制安全阀、流量计、阀门的开闭状态,实现自动化控制,保证罐体内部压力保持恒定;分子筛能防止粉尘或者大分子离开储液罐;保温层能长时间保持罐内温度,保证储氢效果,电阻丝能用于装置预热;安全阀当充氢气过程中,不锈钢罐体内部的压力超过规定数值时,安全阀就会自动开启,保证罐体内压力稳定;人孔孔是运输粉末材料的通道,装置发生故障时人也可以通过人孔进入罐体内部检修;通过罐体结构不仅能储氢,还能配合PID控制器实现储氢释氢自动化,同时便于进行运输,结构安全可靠。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分子筛是由硅铝酸盐材料制成。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保温层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制得,如硅酸铝材料。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罐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得一体成型结构。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阀门均采用单向阀门,保证不锈钢罐体具备良好的密封性。
[0015]有益效果:一种高效储氢释氢装置,装置结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装置安全可靠,设计科学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储氢量大,密封性好,有利于氢气的安全使用,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可广泛应用于储氢用氢企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一种高效储氢释氢装置,包括内含密闭空腔的罐体1,所述罐体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得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罐体1底部连通接设有气体入口管2,其顶部连通接设有气体出口管3,所述气体入口管2和气体出口管3均设有流量计f和阀门m,所述气体出口管3内还设有分子筛s,所述分子筛s位于所述阀门m下方,所述的分子筛是由硅铝酸盐材料制成;
[0019]该罐体1的罐腔内部设有流线型格网4,所述流线型格网4呈上下两端开阔中间狭窄的瓶颈状,所述罐体1的罐壁呈夹心结构,其罐壁内部填充有电阻丝5和保温层6,所述的保温层6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制得,如硅酸铝材料;所述罐体1的罐壁中部外壁上还设有温度计7和压力表8,靠近所述罐体1顶部的罐壁上还设有安全阀9,靠近所述罐体1底部的罐壁上还设有人孔10;
[0020]还包括PID控制器k,该PID控制器k用于获取所述温度计7和压力表8的实时数据,还用于控制所述流量计f的流量输出,还用于控制安全阀9和阀门m的开闭状态,所述阀门m均采用单向阀门。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效储氢释氢装置的工作方法,具体如下步骤:
[0022]储氢过程:
[0023]S1.在向装置通入氢气之前,通过人孔10将粉末材料运输到罐体1内部,关闭人孔10,使罐体1内部处于密封状态;
[0024]S2.利用真空泵将罐体1内腔中空气抽出,使其腔体内完全处于真空状态,这时罐体1内部的粉末不会被抽出,因为分子筛有过滤作用;
[0025]S3.利用电阻丝对罐体1进行预热;
[0026]S4.预热结束后开启气体入口管2上的阀门m,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缓慢进行充氢气,在充氢气过程中,当罐体1内的实时压力大于或小于罐体1的规定压力,PID控制器11会将实时压力和规定压力的差值反馈给气体入口管2上的流量计f,流量计f会根据PID控制器调整充氢气的速度,进而调整罐体1内的实时压力,使其与规定的压力值一致。氢气进入罐体1后会与粉末充分接触;通过气体入口管2上的流量计f观测氢气的量,完成充氢气后,将气体入口管2上的阀门m关闭。
[0027]释氢过程:通过电阻丝5加热,使罐体1温度升高促进氢气释放,当压力表8的数值大于外界压强时,开启气体出口管3上的阀门m,使氢气排出罐体1外,释氢结束后,关闭阀门m。
[0028]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储氢释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含密闭空腔的罐体(1),所述罐体(1)底部连通接设有气体入口管(2),其顶部连通接设有气体出口管(3),所述气体入口管(2)和气体出口管(3)均设有流量计(f)和阀门(m),所述气体出口管(3)内还设有分子筛(s),所述分子筛(s)位于所述阀门(m)下方;该罐体(1)的罐腔内部设有流线型格网(4),所述流线型格网(4)呈上下两端开阔中间狭窄的瓶颈状,所述罐体(1)的罐壁呈夹心结构,其罐壁内部填充有电阻丝(5)和保温层(6),所述罐体(1)的罐壁中部外壁上还设有温度计(7)和压力表(8),靠近所述罐体(1)顶部的罐壁上还设有安全阀(9),靠近所述罐体(1)底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鹏锦郭新良刘荣海郑欣李宗红李寒煜蔡晓斌邱方程杨迎春熊艳梅谭向宇王达达赵现平方正云何潇许宏伟周静波焦宗寒代克顺陈国坤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