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349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12
在具备板状导光体的车辆用灯具中,提高灯具点亮时的外观设计性。板状导光体(32)使来自五个光源(40A1、40A2、40A3、40A4、40A5)的光被形成于背面侧的第一板面(32a)的多个反射元件(32s)全反射后,从第二板面(32b)向灯具单元前方射出。此时,在板状导光体(32)上将五个发光用区域(32A1、32A2、32A3、32A4、32A5)在水平方向隔开间隔配置,且在每个发光用区域(32A1~32A5)中将多个反射元件(32s)以沿着在与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线(L)连续排列的状态配置。各反射元件(32s)形成大致凹球面状的表面形状。各光源(40A1~40A5)在配置于每个发光用区域(32A1~32A5)的状态下可单独点亮。用区域(32A1~32A5)的状态下可单独点亮。用区域(32A1~32A5)的状态下可单独点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灯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板状导光体的车辆用灯具。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的车辆用灯具构成为使入射板状导光体的来自光源的光被形成在导光体的第一板面的多个反射元件全反射后,从导光体的第二板面朝向灯具前方射出。
[0003]作为这种车辆用灯具,专利文献1记载了使来自沿着板状导光体的后端面配置的多个光源的出射光,从所述后端面入射板状导光体。
[0004]另一方面,作为车辆用灯具,专利文献2记载了在具备多个发光部件排列配置的发光部的结构的基础上,使针对每个发光部件配置的光源依次点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

16386号
[000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5

145224号
[0007]通过采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从而在灯具主视时能够看起来使板状导光体大致均匀发光。可是,由于所述板状导光体构成为在背面侧的第一板面上以阶梯状形成多个反射元件,所以板状导光体看起来明亮发光的视线方向受限。
[0008]另一方面,通过采用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结构,从而尽管发光部的发光方式可能存在变化,但是各发光部件自身的发光方式不能保有特征。
[0009]对此,期望车辆用灯具提高灯具点亮时的外观设计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在具备板状导光体的车辆用灯具中,可以提高灯具点亮时的外观设计性。
[0011]本专利技术在多个光源可单独点亮的结构的基础上,致力于板状导光体的结构,实现了上述目的。
[0012]即,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包括光源和板状导光体,其中,所述板状导光体构成为使入射该板状导光体的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被该板状导光体的第一板面上形成的多个反射元件全反射后,从该板状导光体的第二板面朝向灯具前方射出,在所述板状导光体上,将多个发光用区域在所需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所述多个反射元件在每个所述发光用区域中以沿着线连续排列的状态配置,所述线在与所述所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各所述反射元件具有大致球面状的表面形状,所述光源配置在每个所述发光用区域,各所述光源构成为可单独点亮。
[0013]所述“光源”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采用发光二极管、白炽灯泡或者激光二极管等。
[0014]所述“板状导光体”只要构成为使入射该板状导光体的来自光源的光被第一板面上形成的多个反射元件全反射后,从第二板面朝向灯具前方射出,则外形形状和表面形状等具体形状没有特别限定。
[0015]所述“所需方向”的具体方向没有特别限定。
[0016]所述“多个发光用区域”只要在所需方向隔开间隔配置,则具体的配置没有特别限定。
[0017]所述“沿着线连续排列的状态”当然包含多个反射元件彼此紧密接触的状态,但是只要处于被多个反射元件全反射的来自光源的光使板状导光体看起来线状发光的范围内,则也包含多个反射元件彼此略微分开的状态。
[0018]所述“多个反射元件”可以在所述线上配置成一列,也能够以在所述线上在所需方向多个并列排列的状态配置。
[0019]所述“大致球面状”是指凹曲面状或凸曲面状,并且具有球面或与其接近的形状(例如椭圆球面和多面体等)。
[0020]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灯具构成为使入射板状导光体的来自光源的光被板状导光体的第一板面上形成的多个反射元件全反射后,从板状导光体的第二板面朝向灯具前方射出,但是在板状导光体上,多个发光用区域在所需方向隔开间隔配置,在此基础上,多个反射元件在每个发光用区域中以沿着线连续排列的状态配置,所述线在与所述所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各反射元件具有大致球面状的表面形状,此外,光源在配置于每个发光用区域的状态下可单独点亮,所以能够得到下述的作用效果。
[0021]即,关于板状导光体,在多个发光用区域中的来自处于点亮状态的光源的光入射的发光用区域中,由于来自光源的光被各反射元件全反射并从第二板面朝向灯具前方射出,因此板状导光体可以看起来沿着所述线呈线状发光。
[0022]此时,由于板状导光体的第一板面上形成的各反射元件具有大致球面状的表面形状,所以利用该反射元件的全反射所产生的光反射朝向全部方向大致均匀。因此,即使大幅改变观察板状导光体时的视线方向,也能够维持板状导光体看起来沿着所述线呈线状发光的状态,由此可以在每个发光用区域看起来像是光纤发光。
[0023]此外,由于每个发光用区域中配置的光源构成为可单独点亮,因此还可以使多个发光用区域中的一部分发光用区域看起来可选地发光。
[0024]而且,通过如此使多个发光用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发光用区域看起来如光纤那样发光,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用灯具的外观设计性。
[0025]如此,按照本专利技术,在具备板状导光体的车辆用灯具中,可以提高灯具点亮时的外观设计性。
[0026]在所述结构中,如果进一步在每个发光用区域中在所述所需方向上隔开间隔分别配置多条所述线,则在来自处于点亮状态的光源的光入射的发光用区域中,能够使多条光纤看起来在离散配置的状态下发光,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外观设计方面的演出效果。
[0027]在所述结构中,如果进一步使各光源由发光元件构成,且在各光源、以及板状导光体中的与所述所需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个端面之间分别配置有光入射构件,所述光入射构件使来自各光源的光以被导向各发光用区域的方式入射板状导光体,则即使在各光源由发光元件构成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单独点亮,也能容易地仅使与该光源对应的发光用区域发光。
[0028]此时,作为各光入射构件的结构,如果彼此相邻的光入射构件彼此之间从板状导光体的一个端面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则即使在多个发光用区域彼此接近的情况下,也
可以合理地配置多个光入射构件和光源。
[0029]另外,所述“光入射构件”可以与板状导光体形成一体,也可以独立形成。
[0030]在所述结构中,作为车辆用灯具,进一步包括沿着板状导光体中的与所述所需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另一个端面延伸配置的棒状导光体、以及以使光入射所述棒状导光体的方式配置的第二光源,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如果所述棒状导光体构成为使入射该棒状导光体的来自第二光源的光从所述另一个端面入射板状导光体,则利用多个光源的同时点亮使多个发光用区域发光时,可以利用第二光源的追加点亮而增加多个发光用区域的亮度。
[0031]另外,所述“棒状导光体”可以与板状导光体形成一体,也可以独立形成。
[0032]在所述结构中,作为车辆用灯具,进一步包括配置成比板状导光体更靠灯具后方侧的第二板状导光体、以及以使光入射所述第二板状导光体的方式配置的第三光源,在此结构的基础上,作为第二板状导光体的结构,如果使入射该第二板状导光体的来自第三光源的光被形成在所述第一板面上的多个反射元件全反射后,从所述第二板面朝向灯具前方射出,则可以得到下述的作用效果。
[0033]即,利用多个光源的同时点亮或单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用灯具,包括光源和板状导光体,所述车辆用灯具的特征在于,所述板状导光体构成为使入射该板状导光体的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被该板状导光体的第一板面上形成的多个反射元件全反射后,从该板状导光体的第二板面朝向灯具前方射出,在所述板状导光体上,将多个发光用区域在所需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所述多个反射元件在每个所述发光用区域中以沿着线连续排列的状态配置,所述线在与所述所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各所述反射元件具有大致球面状的表面形状,所述光源配置在每个所述发光用区域,各所述光源构成为可单独点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发光用区域中,分别在所述所需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多条所述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源由发光元件构成,在各所述光源、以及所述板状导光体中的与所述所需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个端面之间,分别配置有光入射构件,所述光入射构件使来自各所述光源的光以被导向各所述发光用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川彰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