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6328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的中药组合物,并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制备治疗痤疮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桑叶、蒺藜等纯中药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治疗痤疮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副作用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专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预防及治疗青春痘的
,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桑叶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痤疮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痤疮,俗称“青春痘”或“粉刺”,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常见于青年人,因其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体内性激素水平增高,促使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腺分泌增多,导致皮脂淤积,堵塞了毛囊口,增多的皮脂不能及时排出就形成了痤疮。但痤疮的产生,也不完全受年龄阶段的限制,从儿童到成人,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病,高脂肪、高糖饮食、长期便秘等是诱发痤疮的重要原因。中医认为,过食油腻辛辣食物,脾胃积热生湿,外邪侵犯皮肤则生痤疮,另外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引起气郁化火,运动量过少,熬夜,引起气血亏虚,气血郁滞也是重要原因。
[0003]由于痤疮多发生于患者面部、胸背部等部位,影响美观。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局部色素沉着甚至瘢痕,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产生不利的影响。以往痤疮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尽人意,外用药物如维A酸、过氧化苯甲酰、阿达帕啉等均存在见效慢且需长期用药,易导致局部反应的问题;口服药物如抗生素、复方醋酸环丙酮片等药物副作用较大,可能诱发其他皮肤性疾病。
[0004]而我国传统中医在痤疮治疗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病与湿热导致内毒蕴积所致,而其本在毒,其表在热。故临床应用中常以祛湿热除内毒法标本兼顾,既通过除湿热药材排毒,以达到消除痤疮的目的。
[0005]本专利技术人采用具有排毒除湿的苦参、清热解毒的桑叶予以组合,再配以具有活血祛风的蒺藜,共奏祛风、湿、热三邪之效使痤疮自然而消除,同时本专利技术组合物所采用的均为低廉无毒的纯中药材,不仅安全有效,且易于产业化生产,具有巨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防及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8]另外专利技术还提出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桑叶20~70份、蒺藜30~80份、沙棘10~30份和苦参1~15份。
[0010]为了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桑叶35~50份、蒺藜40~60份、沙棘15~25份和苦参3~10份。
[0011]为了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更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桑叶40份、蒺藜50份、沙棘20份和苦参5份。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制备治疗痤疮药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治疗痤疮的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3]A、按配比称取桑叶、蒺藜、沙棘和苦参;
[0014]B、将所取配重的苦参粉碎,加5~10倍水浸泡,滤过,滤液和滤渣分别收集备用;
[0015]C、将步骤B所得苦参滤渣加入乙醇回流提取,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0016]D、将桑叶榨汁后桑叶汁备用,桑叶渣、蒺藜和沙棘加3~12倍量水回流提取2~5次,每次提取0.5~3小时,过滤,滤液备用;
[0017]E、将步骤B、C、和D所得滤液与步骤B所得桑叶汁混合均匀,浓缩,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再加入相应的药用辅料混匀,制成其它口服药物制剂或外用制剂。
[0018]上述步骤B所述苦参粉碎成过60~80目筛的颗粒,浸泡3~5小时,较优选的,苦参粉碎成过70目筛颗粒,浸泡4小时;
[0019]上述步骤C所述乙醇浓度为50~75%,所述滤渣与乙醇的料液比为1∶3~10倍,提取2~4次,每次1~3小时,较优选的乙醇浓度为60~70%,所述滤渣与乙醇的料液比为1∶5~8倍,提取3次,每次2小时。
[0020]上述步骤D所述将桑叶渣、蒺藜和沙棘加5~8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2小时,优选的,所述将桑叶、蒺藜和沙棘加6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5小时。
[0021]所述的口服药物制剂是片剂、胶囊剂、滴丸剂、口含剂、颗粒剂、丸剂和散剂等任何一种口服剂型。即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活性成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并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和口服液等。
[0022]所述的外用制剂是搽剂、乳膏剂、喷雾剂、凝胶剂和洗剂等任何一种外用剂型。即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活性成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润滑剂、粘合剂等,并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外用剂型,如散剂、洗剂、软膏剂、喷雾剂、凝胶剂和乳膏剂等。
[0023]本专利技术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制剂。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也可以将这些原料一起水煎,然后浓缩水煎液制成;还可以为了使该药物的各原料更好地发挥药效,优选对原料药中的姜黄等进行特殊提取如提取其挥发油等。但是这些均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药物组合物是在制备治疗痤疮药物中的应用。
[0025]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由桑叶、蒺藜、沙棘和苦参组合而成。其中桑叶性寒,味甘、苦,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的功效,在本方中为君药,蒺藜味辛、苦,性微温,归肝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疏肝解郁、活血祛风及止痒之功效,助桑叶疏散风热散热的同时能够活血解郁,且能对症止痒,在方中为臣药;沙棘为一种蒙药,性温,味酸、涩。归脾经、胃经、肺经、心经,现代药理学认为其具有活血散瘀、促进溃疡愈合之功效,故其有助于蒺藜共奏活血之功效,同时能促痤疮伤口愈合之效,而苦参又名苦骨、川参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等,皮肤瘙痒、阴疮湿痒等疾病;苦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利湿散结之功效,故沙棘与苦参同为佐药。诸药合用,治疗痤疮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0026]试验例一:
[0027]为了验证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痤疮药物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人在浏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临床预试验,具体情况如下:
[0028]一、病例选择
[0029]全部病例均为在门诊被诊断为痤疮的成年患者,在1周内未口服或外用过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并同意接受此疗法者。孕妇和有严重全身性疾患者及因故不能完成本治疗疗程者除外。
[0030]二、病例概况
[0031]此次临床试验共选择120例患者,其中男患者58例,女患者62例。年龄为13~30岁,平均20.6岁,病程为4周~3年,平均1.4年。
[0032]三、资料均衡性检验
[0033]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期和痤疮分布等方面差异无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按重量配比为:桑叶20~70份、蒺藜30~80份、沙棘10~30份和苦参1~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按重量配比为:桑叶35~50份、蒺藜40~60份、沙棘15~25份和苦参3~1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按重量配比为:桑叶40份、蒺藜50份、沙棘20份和苦参5份。4.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方法制备的:A、按配比称取桑叶、蒺藜、沙棘和苦参;B、将所取配重的苦参粉碎,加5~10倍水浸泡,滤过,滤液和滤渣分别收集备用;C、将步骤B所得苦参滤渣加入乙醇回流提取,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滤液备用;D、将桑叶榨汁后桑叶汁备用,桑叶渣、蒺藜和沙棘加3~12倍量水回流提取2~5次,每次提取0.5~3小时,过滤,滤液备用;E、将步骤B、C、和D所得滤液与步骤B所得桑叶汁混合均匀,浓缩,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再加入相应的药用辅料混匀,制成其它口服药物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瑾杨静黄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今汉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