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井的配汽计划的生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323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稠油井的配汽计划的生成方法。配汽计划的生成方法包括:步骤S10:筛选出目标井区需要进行注汽的多个待转轮井;步骤S20:对多个待转轮井进行排序;步骤S30:对每个待转轮井进行检测;步骤S40:判断每个待转轮井是否发生汽窜现象,如果是,则执行将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选出的步骤S41;如果否,则执行保留该待转轮井的排序情况的步骤S42以及对所有未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进行分组以得到主待转轮井组的步骤S4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采用人工逐井分析讨论生成配汽计划,费时费力的问题,能够实现优化注汽,满足稠油油田精细管理要求。满足稠油油田精细管理要求。满足稠油油田精细管理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稠油井的配汽计划的生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稠油井配汽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稠油井的配汽计划的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稠油常规井配汽管理方式需采用人工逐井分析讨论、安排计划,费时费力,注汽量没有实现最优化,无法满足稠油油田精细管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稠油井的配汽计划的生成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采用人工逐井分析讨论生成配汽计划,费时费力的问题,能够实现优化注汽,满足稠油油田精细管理要求。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稠油井的配汽计划的生成方法,配汽计划的生成方法包括:步骤S10:筛选出目标井区需要进行注汽的多个待转轮井;步骤S20:对多个待转轮井进行排序;步骤S30:对每个待转轮井进行检测;步骤S40:判断每个待转轮井是否发生汽窜现象,如果是,则执行将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选出的步骤S41;如果否,则执行保留该待转轮井的排序情况的步骤S42以及对所有未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进行分组以得到主待转轮井组的步骤S43。
[0005]进一步地,在步骤S41之后,生成方法还包括判断发生汽窜现象的各待转轮井的第一参数集合中各参数的数值是否均处于预设范围之内的步骤S44;如果是,则执行统计所有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的数量的步骤S45;如果否,则执行放弃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的步骤S46。
[0006]进一步地,在步骤S10之前,生成方法还包括对目标井区的待转轮井的数量进行预估并得到待转轮井的预估数量的步骤S05;在步骤S45之后,生成方法还包括判断所有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预估数量的判断步骤S50;如果是,则执行对所有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进行排序的排序步骤S51;如果否,则执行放弃所有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的步骤S52。
[0007]进一步地,排序步骤S51包括对各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的第二参数集合中所有参数的数值求均方差的步骤S53以及按照均方差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有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进行排序的步骤S54。
[0008]进一步地,在排序步骤S51之后,生成方法还包括步骤S55:在所有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中,选出汽窜现象的发生频率大于等于N的待转轮井,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0009]进一步地,生成方法还包括对所有汽窜现象的发生频率大于等于N的待转轮井进行分组以得到备选待转轮井组的步骤S56。
[0010]进一步地,生成方法还包括根据注汽距离以及炉线关系对待转轮井进行分组的步骤。
[0011]进一步地,在步骤S56之后,生成方法还包括步骤S60:根据目标井区的油藏静态数据和动态生产数据,生成备选待转轮井组的各待转轮井的转轮计划。
[0012]进一步地,在步骤S43之后,生成方法还包括步骤S65:根据目标井区的油藏静态数据和动态生产数据,生成主待转轮井组的各待转轮井的转轮计划。
[0013]进一步地,生成方法还包括:步骤S70:根据各待转轮井的转轮计划,结合各待转轮井的配汽动态指标,生成配汽计划;步骤S75:对配汽计划进行调整。
[0014]进一步地,第一参数集合包括各井所在的区块、炉线关系、井型、生产天数、采液量、平均采液量以及含水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0015]进一步地,第二参数集合包括油井分类、汽窜信息、井距、有效厚度、射孔厚度、原油粘度、渗透率、孔隙度以及含油饱和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0016]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对目标井区内的多口井同时进行筛选、排序、分组,从而得到主待转轮井组,为后续生成配汽计划奠定基础,无需人工逐井分析讨论、安排计划,省时省力;通过对目标井区内多口井系统的分析,能够实现对目标井区中各稠油井的优化注汽,满足稠油油田精细管理要求。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稠油井的配汽计划的生成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0]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2]相关技术中,稠油常规井的配汽计划需采用人工逐井分析讨论、安排计划,费时费力,注汽量没有实现最优化,无法满足稠油油田精细管理要求。
[0023]本申请中还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采集模块,分析模块和控制器。其中,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参数集合、第二参数集合和第三参数集合中各参数的数据以及油藏静态数据、动态生产数据等的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优选地,采集模块获得的数据可以为来源于目标井区数据库的数据或者目标井区各稠油井的日报数据或者其他能够使采集模块获得数据的数据来源。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的稠油井的配汽计划的生成方法应用至某稠油吞吐开发区,对整个区块的待转轮井进行筛选、分组,生成配汽计划,经现场试验应用可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的稠油井的配汽计划的生成方法可靠、操作便捷,能
够实现优化选井功能,生成的配汽计划能够实现优化注汽,满足稠油油田精细管理要求。
[002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大数据分析应用结合稠油吞吐井自动化数据、井位图坐标以及注汽锅炉控制,从而优化稠油常规井配汽管理方式。
[002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稠油井的配汽计划的生成方法包括:
[0027]步骤S10:筛选出目标井区需要进行注汽的多个待转轮井;
[0028]步骤S20:对上述多个待转轮井进行排序;
[0029]步骤S30:对每个待转轮井进行检测;
[0030]步骤S40:判断每个待转轮井是否发生汽窜现象,如果是,则执行将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选出的步骤S41;如果否,则执行保留该待转轮井的排序情况的步骤S42以及对所有未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进行分组以得到主待转轮井组的步骤S43。
[00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目标井区内的多口井同时进行筛选、排序、分组,从而得到主待转轮井组,为后续生成配汽计划奠定基础,无需人工逐井分析讨论、安排计划,省时省力;通过对目标井区内多口井系统的分析,能够实现对目标井区中各稠油井的优化注汽,满足稠油油田精细管理要求。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现场的采集模块自动化采集数据,对目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井的配汽计划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汽计划的生成方法包括:步骤S10:筛选出目标井区需要进行注汽的多个待转轮井;步骤S20:对所述多个待转轮井进行排序;步骤S30:对每个待转轮井进行检测;步骤S40:判断每个待转轮井是否发生汽窜现象,如果是,则执行将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选出的步骤S41;如果否,则执行保留该待转轮井的排序情况的步骤S42以及对所有未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进行分组以得到主待转轮井组的步骤S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1之后,所述生成方法还包括判断发生汽窜现象的各待转轮井的第一参数集合中各参数的数值是否均处于预设范围之内的步骤S44;如果是,则执行统计所有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的数量的步骤S45;如果否,则执行放弃发生汽窜现象的所述待转轮井的步骤S4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之前,所述生成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目标井区的待转轮井的数量进行预估并得到待转轮井的预估数量的步骤S05;在所述步骤S45之后,所述生成方法还包括判断所有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所述预估数量的判断步骤S50;如果是,则执行对所有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进行排序的排序步骤S51;如果否,则执行放弃所有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的步骤S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序步骤S51包括对各发生汽窜现象的所述待转轮井的第二参数集合中所有参数的数值求均方差的步骤S53以及按照所述均方差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有所述发生汽窜现象的待转轮井进行排序的步骤S54。5.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建春单朝晖蒋能记陆兴杨开赞赵慧龙章玲熊伟兰明菊王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