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320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包括风力发生装置(1),整流装置(2),控制单元(3),无人机回收仓(4),摄像单元(5)和无人机存储室(7)等组成,所述风力发生装置(1)用于产生风能,对无人机缓冲吸能降速;所述整流装置(2)通过螺钉与风力发生装置固定连接,用于平整气流,防止紊流;所述控制单元(3)根据飞行姿态和速度调整风力发生装置(1)的轴流风机转速和导流叶片(9)左右和上下摆动角度,对无人机施加风阻;无人机回收仓(4)上部设置的导流槽(11)和出风口(10)向无人机上部施加风力,迫使无人机降落,并最终回收至无人机存储室(7)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通过对无人机施加风力,完成回收过程,过程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可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固定翼无人机回收。域的固定翼无人机回收。域的固定翼无人机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是涉及固定翼无人机回收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无人机因其体积小、造价低、使用灵活、可作为不同领域搭载平台使用等优点,已得到广泛关注。其中,固定翼无人机具有飞行速度快、续航能力大、机动性能高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侦测等领域,但目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形式少,且回收过程易造成无人机损伤,给固定翼无人机使用带来严重限制。
[0003]目前,针对固定翼无人机回收方式主要有撞网回收、伞降回收、着陆滑跑回收等。
[0004]例如:中国专利 201910532785 .X 公开了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系统,包括制动单元和接收单元,制动单元包括阻拦绳、直立构件等,沿无人机回落方向布置,用于阻止无人机;接收单元位于制动单元的前方,接收单元以接收网为主,用于将制动单元吸收的无人机进行软回收。
[0005]现有技术研究主要以撞网回收和阻拦绳制动为主,以外力阻止无人机飞行,常导致无人机损坏,且在整个回收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根据无人机飞行姿态不断调整飞行路线,保证无人机能够撞网或阻拦绳,效率低,可靠性不足,对操纵者技术水平要求高,无法满足使用者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采用风力对无人机进行缓冲吸能,实现安全高效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旨在解决固定翼无人机回收中出现安全性不足、效率低、对操纵者技术水平要求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风力对无人机进行缓冲吸能,实现安全高效回收。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包括风力发生装置,整流装置,控制单元,无人机回收仓,摄像单元和无人机存储室等组成,所述风力发生装置用于产生风能,对无人机缓冲吸能降速;所述整流装置设置于风力发生装置前部,通过螺钉与风力发生装置固定连接,用于平整气流,防止紊流;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整流装置一侧,用于控制风量大小和调整出风方向。所述无人机回收仓设置于整流装置前端,用于回收无人机。所述摄像单元安装于无人机回收仓仓门两侧顶端,用于监视无人机飞行状态。所述无人机存储室设置于回收仓下部,用于存放回收无人机。
[0008]优选地,所述风力发生装置设置三台轴流风机,风机并排安装于整流装置后部,风力发生装置由控制单元控制风量输出。
[0009]优选地,所述整流装置前部设置固定整流叶片,后部出风口位置设置可旋转导流叶片,可旋转叶片与控制马达连接,马达驱动导流叶片左右和上下摆动角度,以适应无人机进入角度;所述马达由控制单元控制。
[0010]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整流装置一侧,与摄像单元利用导线连接,可传输的
无人机飞行姿态数据,所述控制单元与轴流风机连接并控制风机转速;所述控制单元与马达连接并控制出风口叶片角度。所述控制单元内部设置天线,可与无人机交互。
[0011]优选地,所述无人机回收仓回收仓上部设置导风槽和出风口,内壁表面设置泡沫。所述无人机回收仓仓门底部设置缓冲网,用于保护作用。
[0012]优选地,所述摄像单元包括两个摄像头,分别安装于无人机回收仓仓门两侧顶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无人机存储室设置于回收仓下部,无人机存储室内部设置有泡沫。
[0014]与现有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优点在于。
[0015]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利用风力对回收无人机进行缓冲吸能降速,实现安全降落,减少固定翼无人机回收损坏问题。
[0016]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设置摄像单元,用于无人机实时监控与调整。
[0017]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可根据无人机进入姿态调整对无人机吹风角度,保证无人机安全降落。
[0018]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在无人机回收仓上部设置导风槽和出风口,可对无人机施加向下作用力,迫使无人机迅速降落地面。
[0019]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回收仓和无人机存储室内壁均设置泡沫,保证无人机降落过程安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剖视图。
[0022]其中:1. 风力发生装置,2. 整流装置,3. 控制单元,4.无人机回收仓,5.摄像单元,6. 缓冲网 7.无人机存储室,8. 固定整流叶片,9. 导流叶片,10.出风口,11.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所述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包括风力发生装置(1),整流装置(2),控制单元(3),无人机回收仓(4),摄像单元(5)和无人机存储室(7)等组成,所述风力发生装置(1)用于产生风能,对无人机缓冲吸能降速;所述整流装置(2)设置于风力发生装置(1)前部,通过螺钉与风力发生装置固定连接,用于平整气流,防止紊流;所述控制单元(3)设置于整流装置(2)一侧;所述无人机回收仓(4)设置于整流装置前端,用于回收无人机。所述摄像单元(5)安装于无人机回收仓(4)仓门两侧顶端,用于监视无人机飞行状态。所述无人机存储室(7)设置于回收仓(4)下部,用于存放回收无人机。
[0025]所述风力发生装置(1)设置三台轴流风机,风机并排安装于整流装置(2)后部,风力发生装置(1)由控制单元(3)控制风量输出。
[0026]所述整流装置(2)前部设置固定整流叶片(8),后部出风口位置设置可旋转导流叶
片(9),可旋转导流叶片(9)与控制马达连接,马达驱动导流叶片(9)左右和上下摆动角度,以适应无人机进入角度,对无人机正对吹风;所述马达由控制单元(3)控制。
[0027]所述控制单元(3)设置于整流装置(2)一侧,与摄像单元(5)通过导线连接,可传输的无人机飞行姿态数据,所述控制单元(3)与轴流风机连接并控制风机转速;所述控制单元(3)与马达连接并控制出风口导流叶片(9)旋转角度。所述控制单元(3)内部设置天线,可与无人机交互。
[0028]所述无人机回收仓(4)上部设置导流槽(11)和出风口(10),内壁表面设置泡沫。所述无人机回收仓(4)仓门底部设置缓冲网(6),用于阻碍无人机吹出回收仓。
[0029]所述摄像单元(5)包括两个摄像头,分别安装于无人机回收仓(4)仓门两侧顶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30]所述无人机存储室(7)设置于回收仓(4)下部,无人机存储室(7)内部设置有泡沫。
[0031]本专利技术整个回收过程是:在回收过程中,当无人机靠近回收装置后,摄像单元(5)通过摄像头实时跟踪无人机位置及飞行姿态,并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单元(3),控制单元(3)通过分析并通过内置天线发射信号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包括风力发生装置(1),整流装置(2),控制单元(3),无人机回收仓(4),摄像单元(5)和无人机存储室(7)等组成,所述风力发生装置(1)用于产生风能,对无人机缓冲吸能降速;所述整流装置(2)设置于风力发生装置(1)前部,通过螺钉与风力发生装置固定连接,用于平整气流,防止紊流;所述控制单元(3)设置于整流装置(2)一侧;所述无人机回收仓(4)设置于整流装置前端,用于回收无人机。2.所述摄像单元(5)安装于无人机回收仓(4)仓门两侧顶端,用于监视无人机飞行状态。3.所述无人机存储室(7)设置于回收仓(4)下部,用于存放回收无人机。4.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生装置(1)设置三台轴流风机,风机并排安装于整流装置(2)后部,风力发生装置(1)由控制单元(3)控制风量输出。5.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装置(2)前部设置固定整流叶片(8),后部出风口位置设置可旋转导流叶片(9),可旋转导流叶片(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辉张东升于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