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防震型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03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高强度防震型电容器,包括铝壳,铝壳内设有芯包,铝壳的开口处固定有胶塞,芯包引出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胶塞中设有两个让位孔,胶塞靠近芯包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弹性块,第一弹性块位于胶塞与芯包之间;铝壳内固定有加固环,芯包套设于加固环内,加固环中设有第一通孔,芯包远离胶塞的一侧设有强化垫片,强化垫片的边缘紧贴于铝壳的内壁,强化垫片中设有第二通孔,强化垫片远离芯包的一侧设有第二弹性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铝壳内部设置有加固环和强化垫片结构,能够显著提高铝壳的机械强度,发生震动时,弹性块能够有效缓冲震动力,从而有效避免电容器的内部结构在震动过程中受损。震动过程中受损。震动过程中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防震型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防震型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电容器结构主要包括外壳、素子和胶塞,素子为包括正负极箔和电解纸绕卷形成的芯包以及分别钉铆在正负极箔上的正负引脚,外壳中装有液体电解质。电容器在耦合、滤波、调谐、旁路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0003]电容器的机械强度主要由胶塞和外壳的机械强度决定,胶塞的位置受到挤压,电容器不易发生变形,但现有技术中的外壳一般为铝壳结构,在容纳胶塞以外的地方对电容器造成挤压时,电容器的外壳容易发生变形,并直接影响其内部芯包的结构,现有技术中电容器的机械强度低,防震性能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强度防震型电容器,能够有效提高铝壳结构的机械强度,发生震动时电容器不易受影响。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高强度防震型电容器,包括铝壳,铝壳内设有芯包,铝壳的开口处固定有胶塞,芯包引出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胶塞中设有两个让位孔,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接插于两个让位孔中,胶塞靠近芯包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弹性块,第一弹性块位于胶塞与芯包之间;
[0006]铝壳内固定有加固环,芯包套设于加固环内,加固环中设有第一通孔,芯包远离胶塞的一侧设有强化垫片,强化垫片的边缘紧贴于铝壳的内壁,强化垫片中设有第二通孔,强化垫片远离芯包的一侧设有第二弹性块。
[0007]进一步的,铝壳外套设有绝缘套管。
[0008]进一步的,第一弹性块和第二弹性块均为橡胶块。
[0009]进一步的,胶塞的底部还固定有至少三个限位柱,所有的限位柱围绕在芯包的四周。
[0010]进一步的,限位柱远离胶塞的一端抵于加固环上。
[0011]进一步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外均套设有弹性环,弹性环固定于胶塞远离芯包的一侧。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一种高强度防震型电容器,在铝壳内部设置有加固环和强化垫片结构,能够显著提高铝壳的机械强度,在受到挤压、撞击等外力时,电容器能够保持稳定的结构,不易发生形变而对电容器的内部结构造成影响;此外,发生震动时,第一弹性块能够有效缓冲芯包与胶塞之间的震动力,第二弹性块能够有效缓冲强化垫片与铝壳之间的震动力,从而有效避免电容器的内部结构在震动过程中受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为:铝壳10、绝缘套管11、芯包20、第一引脚21、第二引脚22、胶塞30、让位孔31、第一弹性块32、限位柱33、加固环40、第一通孔41、强化垫片50、第二通孔51、第二弹性块52、弹性环60。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6]参考图1。
[001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强度防震型电容器,包括圆筒状的铝壳10,铝壳10内设有芯包20,铝壳10的开口处固定有胶塞30,铝壳10的开口处向内弯折包覆固定胶塞30,芯包20位于胶塞30一侧的铝壳10中,芯包20引出有第一引脚21和第二引脚22,芯包20由层叠的电极箔片和电解纸绕卷而成,胶塞30中设有两个让位孔31,第一引脚21和第二引脚22分别接插于两个让位孔31中,电解液填充于铝壳10内,胶塞30靠近芯包20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弹性块32,第一弹性块32位于胶塞30与芯包20之间,能够有效限制芯包20与胶塞30之间的位置,在发生震动时,第一弹性块32能够有效消耗震动力,从而避免芯包20与胶塞30发生刚性碰撞而被损坏;
[0018]铝壳10的中部内固定有加固环40,优选地,加固环40与铝壳10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加固环40能够有效强化铝壳10中部位置的机械强度,从而提高其抗压抗弯折性能,芯包20套设于加固环40内,通过加固环40对芯包20与铝壳10的位置实现有效的限位,能够有效减轻引脚的限位承重负担,从而避免震动时引脚被折弯,加固环40中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41,能够供铝壳10内的电解液自由通过,芯包20远离胶塞30的一侧设有强化垫片50,优选地,强化垫片50为陶瓷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强化垫片50的边缘紧贴于铝壳10的内壁,通过强化垫片50能够进一步强化铝壳10在垂直于中轴方向上的抗压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机械强度,强化垫片50中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51,能够供铝壳10内的电解液自由通过,强化垫片50远离芯包20的一侧设有第二弹性块52,第二弹性块52连接于强化垫片50与铝壳10的壳底之间,在发生震动时,第二弹性块52能够有效消耗震动力,从而避免芯包20与铝壳10的壳底发生刚性碰撞而被损坏。
[0019]在本实施例中,铝壳10外套设有绝缘套管11,绝缘套管11一般为热缩套管。
[00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块32和第二弹性块52均为橡胶块,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优选地,第一弹性块32和第二弹性块52为丁基橡胶或氟胶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电解液性能。
[0021]在本实施例中,胶塞30的底部还固定有至少三个限位柱33,所有的限位柱33均围绕在芯包20的四周,从而对其实现进一步的限位效果。
[0022]基于上述实施例,限位柱33远离胶塞30的一端抵于加固环40上,即限位柱33远离胶塞30的一端延伸至加固环40上,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00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脚21和第二引脚22外均套设有弹性环60,弹性环60固定于胶塞30远离芯包20的一侧,通过弹性环60能够有效强化引脚的结构,发生震动时,能够避免两个引脚与胶塞30发生大幅的抖动,提高电容器结构的稳定性。
[002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防震型电容器,包括铝壳(10),所述铝壳(10)内设有芯包(20),所述铝壳(10)的开口处固定有胶塞(30),所述芯包(20)引出有第一引脚(21)和第二引脚(22),所述胶塞(30)中设有两个让位孔(31),所述第一引脚(21)和所述第二引脚(22)分别接插于两个所述让位孔(3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30)靠近所述芯包(20)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弹性块(32),所述第一弹性块(32)位于所述胶塞(30)与所述芯包(20)之间;所述铝壳(10)内固定有加固环(40),所述芯包(20)套设于所述加固环(40)内,所述加固环(40)中设有第一通孔(41),所述芯包(20)远离所述胶塞(30)的一侧设有强化垫片(50),所述强化垫片(50)的边缘紧贴于所述铝壳(10)的内壁,所述强化垫片(50)中设有第二通孔(51),所述强化垫片(50)远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创慧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