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内外圈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302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外圈分离装置,涉及轴承分离技术领域,为解决置物槽尺寸相对固定,在对小尺寸的轴承进行分离加工时稳定性不佳,在对大尺寸的轴承进行分离加工时不能对轴承起到有效的限位,内圈分离不出来,分离效率不佳的问题。所述装置底座与上梁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装置底座和上梁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装置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槽,移动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均设置有载物架,所述载物架的一端设置有置物槽,所述轴承体设置在置物槽的内部,所述载物架两侧的端面上均设置有锁紧槽,所述装置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锁紧栓,所述锁紧栓与装置底座螺纹连接。装置底座螺纹连接。装置底座螺纹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内外圈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分离
,具体为一种轴承内外圈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一种将相对运动限制在所需的运动范围内并减少运动部件之间摩擦的机械元件,轴承的设计可以提供运动部件的自由线性运动或围绕固定轴线的自由旋转,也可以通过控制作用在运动部件上的法向力的矢量来防止运动。在对轴承进行检修时有时需要将轴承的内外圈分离,这就需要使用分离装置来实现轴承内外圈分离。
[0003]目前,分离装置用来存放轴承的置物槽尺寸相对固定,在对小尺寸的轴承进行分离加工时稳定性不佳,在对大尺寸的轴承进行分离加工时不能对轴承起到有效的限位,内圈分离不出来,分离效率不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轴承内外圈分离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内外圈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置物槽尺寸相对固定,在对小尺寸的轴承进行分离加工时稳定性不佳,在对大尺寸的轴承进行分离加工时不能对轴承起到有效的限位,内圈分离不出来,分离效率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内外圈分离装置,包括装置底座、轴承体和上梁体,所述装置底座与上梁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装置底座和上梁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装置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槽,移动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均设置有载物架,所述载物架的一端设置有置物槽,且置物槽与载物架冲压为一体结构,所述轴承体设置在置物槽的内部,且载物架与轴承体相贴合,所述载物架两侧的端面上均设置有锁紧槽,所述装置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锁紧栓,且锁紧栓的一端贯穿装置底座并延伸至锁紧槽的内部,所述锁紧栓与装置底座螺纹连接,且锁紧栓与载物架相贴合。
[0006]优选的,所述轴承体包括外圈和内圈,且内圈设置在外圈的内部,所述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滚珠,且滚珠与外圈和内圈均滚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载物架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滚轮,滚轮设置有若干个,且滚轮与装置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滚轮与载物架相贴合,所述载物架的一侧设置有拉手,且拉手与载物架通过螺钉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上梁体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下方设置有冲头,且冲头与升降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升降板与上梁体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上梁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升降板相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与升降板的接触处设置有限位孔,且限位孔设置在升降板上,所述支撑柱与升降板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与装置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设置有两个,且弹簧设置在支撑柱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板和装置底座相接触,且弹簧与
支撑柱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载物架的下方设置有排料口,且排料口设置在装置底座上,所述排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收料斗,且收料斗与装置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收料斗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垫,且海绵垫与收料斗的内壁贴合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技术装置通过载物架、锁紧栓和锁紧槽的设置,载物架与装置底座滑动连接,推拉载物架即可调节置物槽的尺寸,从而可以对不同尺寸轴承的外圈进行支撑放置,便于进行内外圈分离,锁紧栓和锁紧槽可以将调节好的载物架与装置底座锁紧固定。解决了对不同尺寸的轴承进行内外圈分离时效果不佳的问题。
[0013]2.该技术装置通过升降板和弹簧的设置,升降板的两端均与支撑柱滑动连接,这样可以间接的对冲头升降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从而确保了冲头下端水平,可以均匀的与内圈接触,受力均匀,而弹簧可以电动伸缩杆缩短时向上推动升降板,从而将冲头恢复初始状态。解决了冲头下端不平与内圈接触不彻底,在进行分离时难度增加的问题。
[0014]3.该技术装置通过海绵垫的设置,海绵垫可以对掉落到收料斗中的内圈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了内圈碰撞损伤,使得分离下来的内圈保持完好。解决了分离下来的内圈直接掉落会出现磕碰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载物架与装置底座的连接关系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轴承体与载物架连接的俯视图。
[0019]图中:1、装置底座;2、载物架;3、收料斗;4、海绵垫;5、轴承体;6、移动槽;7、拉手;8、上梁体;9、电动伸缩杆;10、支撑柱;11、升降板;12、弹簧;13、限位孔;14、冲头;15、锁紧栓;16、锁紧槽;17、置物槽;18、滚轮;19、排料口;20、外圈;21、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轴承内外圈分离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轴承体5和上梁体8,装置底座1与上梁体8之间设置有支撑柱10,且支撑柱10的两端分别与装置底座1和上梁体8通过螺钉连接,装置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槽6,移动槽6设置有两个,移动槽6并与载物架2移动调节,从而调节载物架2之间的间距,两个移动槽6的内部均设置有载物架2,载物架2的一端设置有置物槽17,且置物槽17与载物架2冲压为一体结构,轴承体5设置在置物槽17的内部,且载物架2与轴承体5相贴合,载物架2和置物槽17可以对轴承体5的外圈20支撑,载物架2两侧的端面上均设置有锁紧槽16,装置底座1的两侧均设置有锁紧栓15,且锁紧栓15的一端贯穿装置底座1并延伸至锁紧槽16的内部,锁紧栓15与装置底座1螺纹连接,且锁紧栓15与载物架2相贴合,锁紧栓15和锁紧槽16可以将载物架2与装
置底座1锁紧固定,从而对载物架2之间的间距进行限定。
[0022]进一步,轴承体5包括外圈20和内圈21,且内圈21设置在外圈20的内部,外圈20与内圈21之间设置滚珠,且滚珠与外圈20和内圈21均滚动连接。
[0023]进一步,载物架2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滚轮18,滚轮18设置有若干个,且滚轮18与装置底座1转动连接,滚轮18与载物架2相贴合,载物架2的一侧设置有拉手7,且拉手7与载物架2通过螺钉连接。通过滚轮18可以大大降低载物架2与装置底座1之间的滑动阻力,从而使得移动载物架2更加便捷,提高了载物架2调节效果。
[0024]进一步,上梁体8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板11,升降板11的下方设置有冲头14,且冲头14与升降板11通过螺钉连接,升降板11与上梁体8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9,且电动伸缩杆9的一端与上梁体8通过螺钉连接,电动伸缩杆9的另一端与升降板11相接触。通过电动伸缩杆9带动升降板11升降,从而带动冲头14升降,当冲头14与内圈21接触时即可实现外圈20与内圈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外圈分离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轴承体(5)和上梁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与上梁体(8)之间设置有支撑柱(10),且支撑柱(10)的两端分别与装置底座(1)和上梁体(8)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装置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槽(6),移动槽(6)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槽(6)的内部均设置有载物架(2),所述载物架(2)的一端设置有置物槽(17),且置物槽(17)与载物架(2)冲压为一体结构,所述轴承体(5)设置在置物槽(17)的内部,且载物架(2)与轴承体(5)相贴合,所述载物架(2)两侧的端面上均设置有锁紧槽(16),所述装置底座(1)的两侧均设置有锁紧栓(15),且锁紧栓(15)的一端贯穿装置底座(1)并延伸至锁紧槽(16)的内部,所述锁紧栓(15)与装置底座(1)螺纹连接,且锁紧栓(15)与载物架(2)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外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体(5)包括外圈(20)和内圈(21),且内圈(21)设置在外圈(20)的内部,所述外圈(20)与内圈(21)之间设置滚珠,且滚珠与外圈(20)和内圈(21)均滚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外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架(2)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滚轮(18),滚轮(18)设置有若干个,且滚轮(18)与装置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滚轮(18)与载物架(2)相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贺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锘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