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具有隔热防火防潮功能的建筑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95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具有隔热防火防潮功能的建筑墙体,包括墙体、外保温层、防潮层、防火层、内保温层和基底,墙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有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内保温层经第一保温钉连接墙体,外保温层的左侧面设有防潮层,防潮层经第二保温钉连接外保温层的左侧面,防潮层的左侧面设有多个凹槽,防潮层的左侧面连接有框架,框架经膨胀螺栓连接防潮层的左侧面,框架的多个横z形钢和竖z形钢之间形成多个空间,每个空间内均填充有石棉板,多个石棉板和框架构成防火层,基底包括上防护壳和下防护层,上防护壳是玻璃钢制成的壳体,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墙体容易返潮、地面上的积水容易渗入到地基的墙体内,隔热效果不好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具有隔热防火防潮功能的建筑墙体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具有隔热防火防潮功能的建筑墙体。

技术介绍

[0002]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
[0003]在多雨季节,地面上的积水容易沿建筑物的外墙底部向下渗入到地基的墙体内,破坏保温层或墙体,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设置在潮湿地面上的建筑物,土壤中的潮气容易沿墙身上升,墙体容易返潮,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0004]同时,大多数墙体包括外部保温层和内部混凝土墙体,在气候炎热的夏季,隔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墙体容易返潮、地面上的积水容易渗入到地基的墙体内,隔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具有隔热防火防潮功能的建筑墙体,防潮隔热效果好,地面上的积水不容易渗入到地基的墙体内。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新型具有隔热防火防潮功能的建筑墙体,包括混凝土制成的墙体、外保温层、防潮层、防火层、内保温层和基底;
[0008]所述墙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有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所述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均是由聚氨酯保温板拼接构成的板体,所述内保温层经第一保温钉连接墙体;
[0009]所述外保温层的左侧面设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经穿过外保温层和穿入墙体的第二保温钉连接外保温层的左侧面,所述防潮层是橡胶制成的板体,防潮层的左侧面设有多个向防潮层内部凹陷、开口朝向防潮层外部的凹槽,所述防潮层的左侧面连接有由多个横z形钢和竖z形钢相互连接制成的框架,框架经自左向右依次穿过防潮层、外保温层和穿入墙体的膨胀螺栓连接防潮层的左侧面,框架的多个横z形钢和竖z形钢之间形成多个空间,每个空间内均填充有与防潮层粘接的石棉板,多个石棉板和框架构成防火层;
[0010]所述基底包括上防护壳和下防护层,所述上防护壳是玻璃钢制成的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一体构成的上方开口的壳体,所述上防护壳的下部置于地面内,所述上防护壳的底板顶面自左向右依次连接防火层、防潮层、外保温层、墙体和内保温层的底部,所述上防护壳的底板底面连接下防护层,所述下防护层是橡胶制成的水平板体,下防护层置于地面内;
[0011]所述上防护壳的左侧板顶面设有外饰层,所述外饰层是由石材拼接构成的板体,所述外饰层的右侧面与框架和防火层连接,所述上防护壳的右侧板顶面设有内饰层,所述内饰层为粘结在内保温层右侧面的水泥砂浆构成的片体。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防护壳的侧板的高度小于墙体的高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层的左侧面与上防护壳的左侧板的右侧面相接触,内保温层的右侧面与上防护壳的右侧板的左侧面相接触。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饰层的右侧面与外保温层的左侧面相接触。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内饰层的左侧面与内保温层的右侧面相接触。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由于上防护壳是玻璃钢制成的壳体,上保护壳包裹防火层、防潮层、外保温层、墙体和内保温层的下部,上防护壳的底部连接有橡胶制成的下防护层,所以地面上的积水不会渗入到地基的墙体内,墙体防潮效果好。
[0018]2.由于防潮层是橡胶制成的板体,防潮层与防火层相接触的左侧面设有多个凹槽,所以防潮层与防火层接触面积大,本技术具有更好的防潮防火隔热效果。
[0019]3.由于墙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有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本技术具有更好的隔热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放大)图;
[0021]图2是图1的A

A剖视图。
[0022]附图中标号为:1为墙体,2为外保温层,3为防潮层,3a为第二保温钉,3b为凹槽,3c为框架,3d为膨胀螺栓,4为防火层,5为内保温层,5a为第一保温钉,6a为上防护壳,6b为下防护层,7为外饰层,8为内饰层,9为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具有隔热防火防潮功能的建筑墙体,包括混凝土制成的墙体1、外保温层2、防潮层3、防火层4、内保温层5和基底。
[0025]所述墙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有外保温层2和内保温层5,所述外保温层2和内保温层5均是由聚氨酯保温板拼接构成的板体,所述内保温层5经第一保温钉5a连接墙体1。
[0026]所述外保温层2的左侧面设有防潮层3,所述防潮层3经穿过外保温层2和穿入墙体1的第二保温钉3a连接外保温层2的左侧面,所述防潮层3是橡胶制成的板体,防潮层3的左侧面设有多个向防潮层内部凹陷、开口朝向防潮层外部的凹槽3b,所述防潮层3的左侧面连接有由多个横z形钢和竖z形钢相互连接制成的框架3c,框架3c经自左向右依次穿过防潮层3、外保温层2和穿入墙体1的膨胀螺栓3d连接防潮层3的左侧面,框架3c的多个横z形钢和竖z形钢之间形成多个空间,每个空间内均填充有与防潮层3粘接的石棉板,多个石棉板和框架3c构成防火层4。
[0027]所述基底包括上防护壳6a和下防护层6b,所述上防护壳6a是玻璃钢制成的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一体构成的上方开口的壳体,所述上防护壳6a的下部置于地面9内,所述上防护壳6a的底板顶面自左向右依次连接防火层4、防潮层3、外保温层2、墙体1和内保温层5的底部,所述上防护壳6a的底板底面连接下防护层6b,所述下防护层
6b是橡胶制成的水平板体,下防护层6b置于地面9内。
[0028]所述上防护壳6a的左侧板顶面设有外饰层7,所述外饰层7是由石材拼接构成的板体,所述外饰层7的右侧面与框架3c和防火层4连接,所述上防护壳6a的右侧板顶面设有内饰层8,所述内饰层为粘结在内保温层5右侧面的水泥砂浆构成的片体。
[0029]所述上防护壳6a的侧板的高度小于墙体1的高度。
[0030]所述防火层4的左侧面与上防护壳6a的左侧板的右侧面相接触,内保温层5的右侧面与上防护壳6a的右侧板的左侧面相接触。
[0031]所述外饰层7的右侧面与外保温层2的左侧面相接触。
[0032]所述内饰层8的左侧面与内保温层5的右侧面相接触。
[0033]由于上防护壳6a是玻璃钢制成的壳体,上保护壳包裹防火层4、防潮层3、外保温层2、墙体1和内保温层5的下部,上防护壳6a的底部连接有橡胶制成的下防护层6b,所以地面上的积水不会渗入到地基的墙体内,墙体防潮效果好。
[0034]由于防潮层3是橡胶制成的板体,防潮层3与防火层4相接触的左侧面设有多个凹槽3b,所以防潮层3与防火层4接触面积大,本技术具有更好的防潮防火隔热效果。
[0035]由于墙体1的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具有隔热防火防潮功能的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制成的墙体(1)、外保温层(2)、防潮层(3)、防火层(4)、内保温层(5)和基底;所述墙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有外保温层(2)和内保温层(5),所述外保温层(2)和内保温层(5)均是由聚氨酯保温板拼接构成的板体,所述内保温层(5)经第一保温钉(5a)连接墙体(1);所述外保温层(2)的左侧面设有防潮层(3),所述防潮层(3)经穿过外保温层(2)和穿入墙体(1)的第二保温钉(3a)连接外保温层(2)的左侧面,所述防潮层(3)是橡胶制成的板体,防潮层(3)的左侧面设有多个向防潮层内部凹陷、开口朝向防潮层外部的凹槽(3b),所述防潮层(3)的左侧面连接有由多个横z形钢和竖z形钢相互连接制成的框架(3c),框架(3c)经自左向右依次穿过防潮层(3)、外保温层(2)和穿入墙体(1)的膨胀螺栓(3d)连接防潮层(3)的左侧面,框架(3c)的多个横z形钢和竖z形钢之间形成多个空间,每个空间内均填充有与防潮层(3)粘接的石棉板,多个石棉板和框架(3c)构成防火层(4);所述基底包括上防护壳(6a)和下防护层(6b),所述上防护壳(6a)是玻璃钢制成的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一体构成的上方开口的壳体,所述上防护壳(6a)的下部置于地面(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斌倪梁峰杨靖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瑞城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