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保温墙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289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保温墙体装置包括混凝土制成的墙体,所述墙体左侧面经保温钉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左侧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均是由PVC石塑护墙板拼接构成的板体,第一防水层位于第二防水层左侧,第二防水层与第一防水层经具有弹性的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柱有多个,多个连接柱在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之间阵列分布,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之间的空隙下端设置有导流条,导流条上表面左端中部相对的第一防水层下部设置有排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增强防水保温效果,避免水由拼接缝进入保温层或墙体内。避免水由拼接缝进入保温层或墙体内。避免水由拼接缝进入保温层或墙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保温墙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墙体
,具体涉及一种防水保温墙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防水是建筑产品的一项重要功能,关系到建筑物、构筑物的寿命,而且直接影响人们的使用环境及卫生条件。
[0003]在家庭浴室、桑拿房或厕所等用水量大,且会有大量水气散发的区域更需要防水保温强的墙体结构,现有墙体的表面防水保温结构效果较差,一般是采用瓷砖、PVC板或其它块状板体拼接构成墙面防水保温结构,在用水量大,水气散发多,尤其是有水飞溅的环境下,水份会由拼接的接缝处渗入墙板保护结构内,从而破坏保温层或墙体,缩短墙体或保温层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防水保温结构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保温墙体装置,目的是增强防水保温效果,避免水由拼接缝进入保温层或墙体内。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防水保温墙体装置,包括混凝土制成的墙体,所述墙体左侧面经保温钉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左侧面设置有防水层;
[0007]所述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均是由PVC石塑护墙板拼接构成的板体,第一防水层位于第二防水层左侧,第二防水层与第一防水层经具有弹性的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柱有多个,多个连接柱在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之间阵列分布;
[0008]所述连接柱包括内芯和套体,所述内芯为圆柱体,内芯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内芯右端贴合在第二防水层的左侧面上,所述第二防水层经贯穿内芯和第二防水层伸进保温层内的第一自攻螺钉固定在保温层的左侧面上,所述套体为圆柱体,套体右端面上同轴设置有向左凹陷、开口朝右的圆形沉孔,所述圆形沉孔的左端内壁与套体左端面之间有间距,圆形通孔内周壁上设置有与内芯的外螺纹相配应的内螺纹,套体经内螺纹与内芯的外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防水层经贯穿第一防水层伸进套体内的第二自攻螺钉固定在套体的右端面上;
[0009]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上下两端和第二防水层的上下两端均与墙体的上下两端平齐,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之间的间隙下端设置有导流条,所述导流条是截面为直角梯形、前后两端高、中间低的条状体,导流条的上表面为倾斜面,导流条的上表面由第一防水层右侧面向第二防水层左侧面呈逐渐升高状,导流条上表面左端中部相对的第一防水层下部设置有排水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自攻螺钉和第二自攻螺钉均与连接柱同轴心。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自攻螺钉的长度大于第一防水层的厚度、小于圆形沉孔的左
端内壁与第一防水层左侧面之间的距离。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自攻螺钉与保温钉错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条左端面与第一防水层的右侧面贴合,导流条的右端面与第二防水层的左侧面贴合,导流条的顶面左端中部到导流条底面的距离大于等于5cm。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为由左到右倾斜向上的、贯穿第一防水层左右侧面的圆形通孔。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的防水层为两层,即使飞溅的水由拼接缝渗入第一防水层,也只会由第一防水层的右侧面向下流动并由排水孔排出,不会流动到第二防水层再进入保温层或墙体内。
[0017]本技术的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之间有间隙,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之间的间隙内的空气被封闭在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之间,基本上不流动,导热低,使得第一防水层的温度向外散发的速度减慢,增强了墙体的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0020]图3是图1的B

B向剖视图。
[0021]附图中标号为:1为墙体,2为保温层,3为第一防水层,4为第二防水层,5为连接柱,6为第一自攻螺钉,7为第二自攻螺钉,8为导流条,21为保温钉,31为排水孔,51为内芯,52为套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图3所示,一种防水保温墙体装置,包括混凝土制成的墙体1,所述墙体1左侧面经保温钉21连接有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左侧面设置有防水层;
[0024]所述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层3和第二防水层4,所述第一防水层3和第二防水层4均是由PVC石塑护墙板拼接构成的板体,第一防水层3位于第二防水层4左侧,第二防水层4与第一防水层3经具有弹性的连接柱5连接,所述连接柱5有多个,多个连接柱5在第一防水层3和第二防水层4之间阵列分布;
[0025]所述连接柱5包括内芯51和套体52,所述内芯51为圆柱体,内芯51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内芯51右端贴合在第二防水层4的左侧面上,所述第二防水层4经贯穿内芯51和第二防水层4伸进保温层2内的第一自攻螺钉6固定在保温层2的左侧面上,所述套体52为圆柱体,套体52右端面上同轴设置有向左凹陷、开口朝右的圆形沉孔,所述圆形沉孔的左端内壁与套体52左端面之间有间距,圆形通孔内周壁上设置有与内芯51的外螺纹相配应的内螺纹,套体52经内螺纹与内芯51的外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防水层3经贯穿第一防水层3伸进套体52内的第二自攻螺钉7固定在套体52的右端面上;
[0026]所述第一防水层3的上下两端和第二防水层4的上下两端均与墙体1的上下两端平齐,第一防水层3和第二防水层4之间的间隙下端设置有导流条8,所述导流条8是截面为直
角梯形、前后两端高、中间低的条状体,导流条8的上表面为倾斜面,导流条8的上表面由第一防水层3右侧面向第二防水层4左侧面呈逐渐升高状,导流条8上表面左端中部相对的第一防水层3下部设置有排水孔31。
[0027]所述第一自攻螺钉6和第二自攻螺钉7均与连接柱5同轴心。
[0028]所述第二自攻螺钉7的长度大于第一防水层3的厚度、小于圆形沉孔的左端内壁与第一防水层3左侧面之间的距离。
[0029]所述第一自攻螺钉6与保温钉21错位。
[0030]所述导流条8左端面与第一防水层3的右侧面贴合,导流条8的右端面与第二防水层4的左侧面贴合,导流条8的顶面左端中部到导流条8底面的距离大于等于5cm。
[0031]所述排水孔31为由左到右倾斜向上的、贯穿第一防水层3左右侧面的圆形通孔。
[0032]本技术的的防水层为两层,即使飞溅的水由拼接缝渗入第一防水层3,也会由第一防水层3的右侧面向下流动并由排水孔31排出,不会流动到第二防水层4再进入保温层2或墙体1内。
[0033]本技术的第一防水层3和第二防水层4之间有间隙,第一防水层3和第二防水层4之间的间隙内的空气被封闭在第一防水层3和第二防水层4之间,基本上不流动,导热低,使得第一防水层3的温度向外散发的速度减慢增强了墙体1的保温性能。
[0034]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保温墙体装置,包括混凝土制成的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左侧面经保温钉(21)连接有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左侧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层(3)和第二防水层(4),所述第一防水层(3)和第二防水层(4)均是由PVC石塑护墙板拼接构成的板体,第一防水层(3)位于第二防水层(4)左侧,第二防水层(4)与第一防水层(3)经具有弹性的连接柱(5)连接,所述连接柱(5)有多个,多个连接柱(5)在第一防水层(3)和第二防水层(4)之间阵列分布;所述连接柱(5)包括内芯(51)和套体(52),所述内芯(51)为圆柱体,内芯(51)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内芯(51)右端贴合在第二防水层(4)的左侧面上,所述第二防水层(4)经贯穿内芯(51)和第二防水层(4)伸进保温层(2)内的第一自攻螺钉(6)固定在保温层(2)的左侧面上,所述套体(52)为圆柱体,套体(52)右端面上同轴设置有向左凹陷、开口朝右的圆形沉孔,所述圆形沉孔的左端内壁与套体(52)左端面之间有间距,圆形通孔内周壁上设置有与内芯(51)的外螺纹相配应的内螺纹,套体(52)经内螺纹与内芯(51)的外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防水层(3)经贯穿第一防水层(3)伸进套体(52)内的第二自攻螺钉(7)固定在套体(52)的右端面上;所述第一防水层(3)的上下两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靖梁斌倪梁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瑞城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