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驱动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64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磁盘驱动器组合,其中每个驱动器由一套为头盘元件及驱动器电子器件预置的零件装配而成。所述头盘元件包括一第一磁面以及与所述第一磁面配合在一起的一第一读/写转换器。在所述磁盘驱动器组合一第一驱动器中所述第一磁面包括多个数据磁道和多个伺服域磁道,且在所述磁盘驱动器组合第一驱动器中所述数据磁道和所述伺服域磁道含有一第一伺服域-数据磁道间距关系。所述头盘元件还包括一第二磁面,以及与所述第二磁面相配合的一第二读/写转换器。在所述第一驱动器中所述第二磁面包括多个含有一磁道间距的伺服域磁道及多个含有一不同于所述伺服域间距的磁道间距的数据磁道,因此定义了一伺服域-数据磁道间距关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磁盘驱动器组合,特别是关于含有头盘元件及驱动器电子器件的磁盘驱动器组合。
技术介绍
在磁介质信息存储领域中,在不改变某一设备结构的前提下,通常会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上的存储密度来在所述设备中获得最大的存储量。如美国专利第5,596,458号所述,所述专利揭示了一种具可变区域读/写转换器的磁盘驱动器,被测量到的读/写性能数据用于建立每一区域的边界及所述区域的读/写频率,所述读/写转换器适用的频率范围通过测量所述转换器的读/写性能数据来确定。在此磁盘驱动器结构中,驱动伺服信息写入磁道后,即可根据所要达到的读/写转换器磁道宽度来确定数据磁道间距。此外,考虑到读/写转换器的读/写特性以及区域布局,读/写转换器磁道宽度记录特性的测量数据可用来增大单位存储密度。采用较小磁道宽度的记录头可以使数据磁道间配合更紧密,从而增大单位面积上的存储密度,但存储表面需由测量到的读/写转换器写入信号的磁道宽度来决定。如美国专利申请第08/966,591号所述,所述专利揭示了一种测量读/写转换器的磁道宽度,并利用所得到的结果来建立存储介质上的磁道间距的技术。利用测量到的磁道宽度建立磁道间距后,将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磁盘驱动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盘驱动器组合中每个驱动器由一套为头盘元件及驱动器电子器件预置的零件装配而成,所述头盘元件包括一磁盘,所述磁盘含有一第一磁面以及与其相配合的一第一读/写转换器,其中所述磁盘驱动器组合中第一驱动器第一磁面包括多个含有一磁道间距的伺服磁道,以及多个含有一不同于所述伺服磁道间距的磁道间距的数据磁道,因此定义了一伺服域-数据磁道间距关系;其中所述磁盘驱动器组合中第二驱动器第一磁面包括含有一磁道间距的多个伺服磁道和数据磁道,所述伺服磁道和所述数据磁道的磁道间距不同,因此定义了一伺服域-数据磁道间距关系,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器第一磁面的伺服域-数据磁道间距关系不同于所述磁盘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磁盘驱动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盘驱动器组合中每个驱动器由一套为头盘元件及驱动器电子器件预置的零件装配而成,所述头盘元件包括一磁盘,所述磁盘含有一第一磁面以及与其相配合的一第一读/写转换器,其中所述磁盘驱动器组合中第一驱动器第一磁面包括多个含有一磁道间距的伺服磁道,以及多个含有一不同于所述伺服磁道间距的磁道间距的数据磁道,因此定义了一伺服域-数据磁道间距关系;其中所述磁盘驱动器组合中第二驱动器第一磁面包括含有一磁道间距的多个伺服磁道和数据磁道,所述伺服磁道和所述数据磁道的磁道间距不同,因此定义了一伺服域-数据磁道间距关系,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器第一磁面的伺服域-数据磁道间距关系不同于所述磁盘驱动器组合第一驱动器第一磁面伺服域-数据磁道间距关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驱动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伺服磁道间距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驱动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盘元件包括一第二磁面以及与所述第二磁面相配合的一第二读/写转换器,其中所述磁盘驱动器组合中第一驱动器第二磁面包括含有一磁道间距的多个伺服磁道和多个数据磁道,所述伺服磁道和所述数据磁道的磁道间距不同,因此定义了一伺服域-数据磁道间距关系,其中所述第二磁面的伺服域-数据磁道间距关系不同于所述第一磁面的伺服域-数据磁道间距关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驱动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第一磁面上数据磁道的数量不同于所述第二驱动器第一磁面上数据磁道的数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驱动器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鲁斯伊莫布莱恩威尔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