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62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包括集流管壁的集流管和多个扁管。多个扁管包括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处于最外侧的两组第一扁管以及处于两组第一扁管之间的第二扁管,集流管包括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与两组第一扁管对应的两个第一部分以及在两个第一部分之间的第二部分。两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组第一扁管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大于第二扁管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和/或集流管的两个第一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大于集流管的第二部分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器,可以提高换热器的爆破强度。高换热器的爆破强度。高换热器的爆破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0001]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包括集流管、扁管以及与扁管交替排列的翅片。微通道强度爆破试验中,由于集流管端部轴向向外的膨胀变形,集流管端部附近扁管应力过大导致扁管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由此例如可以提高换热器的爆破强度。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集流管壁,所述集流管壁具有多个通孔;以及多个扁管,所述多个扁管沿集流管的轴向方向排列,并且所述多个扁管的端部分别插入所述集流管的集流管壁的多个通孔中并与所述集流管壁连接,
[0005]其中所述多个扁管包括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处于最外侧的两组第一扁管以及处于两组第一扁管之间的第二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与最外侧扁管对应的两个第一部分以及在两个第一部分之间的第二部分,并且其中所述两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组第一扁管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大于第二扁管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和/或所述集流管的所述两个第一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大于所述集流管的第二部分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
[000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扁管包括多个通道,以及在相邻的通道之间的间隔壁,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扁管的至少一个间隔壁的在间隔壁的排列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扁管的间隔壁的在间隔壁的排列方向上的尺寸。
[000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扁管的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壁是在第一扁管的宽度方向上位于中间的一个间隔壁。
[000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扁管的多个间隔壁的在间隔壁的排列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000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扁管是实心扁管。
[001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扁管包括多个子扁管,所述多个子扁管在扁管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扁管对应的所述集流管的集流管壁的通孔包括多个子通孔,所述多个子通孔在集流管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所述多个子扁管的端部分别插入所述多个子通孔中并与所述集流管壁连接。
[0011]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扁管的所述多个子扁管中的相邻的子扁管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多个子扁管与连接部一体成型。
[001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扁管包括两个子扁管,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扁管对应的所述集流管的集流管壁的通孔包括两个子
通孔。
[001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与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扁管对应的所述集流管的集流管壁的通孔在集流管的周向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与第二扁管对应的所述集流管的集流管壁的通孔在集流管的周向方向上的尺寸。
[001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从扁管的轴向方向观看时与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扁管对应的所述集流管的集流管壁的通孔相对于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倾斜。
[001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从扁管的轴向方向观看时与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扁管对应的所述集流管的集流管壁的通孔具有曲线状的形状。
[001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从扁管的轴向方向观看时与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扁管对应的所述集流管的集流管壁的通孔和与第二扁管对应的所述集流管的集流管壁的通孔相互平行。
[001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两组第一扁管中的每一组第一扁管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扁管。
[0018]采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换热器,例如,可以提高换热器的爆破强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主视图;
[0020]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第一扁管的截面图;
[0021]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第二扁管的截面图;
[0022]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第一扁管的截面图;
[0023]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第一扁管的截面图;
[0024]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透视图;
[0025]图7为图6所示的换热器的集流管的侧视图;
[0026]图8为图6所示的换热器的第一扁管的示意透视图;
[0027]图9为用于图6所示的换热器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扁管的示意透视图;
[0028]图10为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透视图;
[0029]图11为图10所示的换热器的集流管的侧视图;
[0030]图12为根据本技术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的换热器的集流管的侧视图;以及
[0031]图13为根据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实施例的换热器的集流管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3]参见图1至图1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包括:集流管1,所述集流管1包括集流管壁10,所述集流管壁10具有多个通孔11;以及多个扁管2。所述多个扁管2沿集流管1的轴向方向排列,并且所述多个扁管2的端部21分别插入所述集流管1的集流管壁10的多个通孔11中并与所述集流管壁10连接。所述多个扁管2包括在集流管1的轴向方向上处于最外侧的两组第一扁管2A以及处于两组第一扁管2A之间的第二扁管2B,所述集流管1
包括在集流管1的轴向方向上与最外侧扁管2对应的两个第一部分12A以及在两个第一部分12A之间的第二部分12B。两组第一扁管2A中的至少一组第一扁管2A在集流管1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大于第二扁管2B在集流管1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和/或所述集流管1的两个第一部分12A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12A在集流管1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大于所述集流管1的第二部分12B在集流管1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该换热器100还可以包括与扁管2交替排列的翅片3。所述集流管1还包括端盖13。两组第一扁管12A中的每一组第一扁管12A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扁管12A。每一组第一扁管12A包括多个第一扁管12A的情况下,多个第一扁管12A依次排列或一个接一个地排列。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组第一扁管12A包括一个第一扁管12A。
[0034]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第一扁管的截面图,并且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第二扁管的截面图。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所述扁管2包括多个通道20,以及在相邻的通道20之间的间隔壁22,至少一组第一扁管2A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扁管2A的至少一个间隔壁22的在间隔壁2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包括: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集流管壁,所述集流管壁具有多个通孔;以及多个扁管,所述多个扁管沿集流管的轴向方向排列,并且所述多个扁管的端部分别插入所述集流管的集流管壁的多个通孔中并与所述集流管壁连接,其中所述多个扁管包括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处于最外侧的两组第一扁管以及处于两组第一扁管之间的第二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与最外侧扁管对应的两个第一部分以及在两个第一部分之间的第二部分,并且其中所述两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组第一扁管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大于第二扁管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和/或所述集流管的所述两个第一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大于所述集流管的第二部分在集流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扁管包括多个通道,以及在相邻的通道之间的间隔壁,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扁管的至少一个间隔壁的在间隔壁的排列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扁管的间隔壁的在间隔壁的排列方向上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扁管的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壁是在第一扁管的宽度方向上位于中间的一个间隔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扁管的多个间隔壁的在间隔壁的排列方向上的尺寸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扁管是实心扁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扁管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扁管包括多个子扁管,所述多个子扁管在扁管的宽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晶王雷雷张锋杨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丹佛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