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60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远程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包括架体、监测装置、以及牵引结构;架体的底部为尖锥结构,架体上与尖锥结构邻接部分为水体采集段;架体上位于水体采集段之上的部分为密封段;监测装置包括采集部、以及与采集部连接的电子元件部;采集部的采集端露出至水体采集段,电子元件部全部密封置于密封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水体采集段上的格栅结构在保证水体自由流动的同时,避免了悬浮物对监测装置的采集部的数据采集的影响,提高了数据监测的稳定性。同时,在格栅结构外周侧设置螺旋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屏蔽悬浮物的作用,而且螺旋结构结合架体底部的尖锥结构,更利于监测装置的下潜。通过将电子元件部密封设置在密封段,避免短路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多参数水质监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监测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远程多参数水质监测仪。

技术介绍

[0002]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多参数水质检测仪在使用配套试剂的情况下,不需要配制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可直接将样品或稀释溶液放入仪器进行定量水质检测,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操作简便。为了检测河道水体底部的水质,需要多参数水质监测仪深入水体,然后通过远程信息传输模块将实时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陆地。现有的深入水体监测仪通常需要在监测仪外面安装辅助架体,可以使得监测仪能够顺利深入水体。然而,监测仪在深入水体时会遇到水体中悬浮物,这些悬浮物容易堵塞数据采集端附近的水体,对监测造成干扰,同时也不利于监测仪的下潜。此外,现有的监测仪架体内部液体自由流动,导致容易造成监测仪电子元件由于渗水发生的故障,需要经常检修与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下潜顺利、防悬浮物堵塞干扰的、采用密封结构保证电子元件部分免于渗水的远程多参数水质监测仪。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5]本技术所述的远程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包括架体、设在架体内部的监测装置、以及与架体顶部连接可随架体绕轴线转动的牵引结构;所述架体的底部为尖锥结构,所述架体上与尖锥结构邻接部分为水体采集段,用于提供水体自由流动空间以进行水质采集;所述架体上位于水体采集段之上的部分为密封段,用于密封监测装置防止水体进入;所述监测装置包括采集部、以及与采集部连接的电子元件部;所述采集部的采集端露出至水体采集段,所述电子元件部全部密封置于密封段。
[0006]为了更好的屏蔽悬浮物,同时利于架体的下潜,所述水体采集段包括格栅结构、以及设在格栅结构外周侧的螺旋结构。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下潜,所述螺旋结构由上至下螺径依次递减的螺旋片构成。
[0007]为了方便架体的回收与放入,所述架体靠近顶端部分对称设有连接突耳,所述连接突耳与牵引结构柔性连接。
[0008]为了更好的放入架体,所述牵引结构包括与连接突耳通过绳索连接的下转轴连接件、以及与下转轴连接件转动连接的上转轴连接件。因为架体底部为尖锥结构,加上螺旋结构,架体与监测装置在下潜过程中容易旋转潜入,此时为了释放牵引绳索的扭矩,将牵引结构设置成可相对转动的下转轴连接件与上转轴连接件。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相对转
动,所述下转轴连接件与上转轴连接件内部设有相互配合的滑槽,通过滑槽内部设置滑块实现相对转动。更进一步地,所述下转轴连接件的底部设有与连接突耳柔性连接的下连接突耳;所述上转轴连接件的顶部设有上连接突耳,通过绳索拴在上连接突耳上以实现牵引架体。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架体的顶部设有与架体螺纹连接的密封盖。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子元件部包括电性连接的通讯单元与参数监测单元;通过通讯单元将数据传送至陆地以实现无人远程水质监测。
[0011]本技术中所述的通讯单元与参数监测单元均为常规技术选择,本申请仅是利用了其固有属性,并未在此处做出改进。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水体采集段上的格栅结构在保证水体自由流动的同时,避免了悬浮物对监测装置的采集部的数据采集的影响,提高了数据监测的稳定性。同时,在格栅结构外周侧设置螺旋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屏蔽悬浮物的作用,而且螺旋结构结合架体底部的尖锥结构,更利于监测装置的下潜。通过将电子元件部密封设置在密封段,避免电子元件部分出现渗水造成的短路影响。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架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架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架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牵引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牵引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架体、11尖锥结构、12水体采集段、13密封段、14连接突耳、121格栅结构、122螺旋结构、1221螺旋片、2监测装置、21采集部、211采集端、22电子元件部、3牵引结构、31下转轴连接件、32上转轴连接件、33滑槽、311下连接突耳、321上连接突耳、4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及说明,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易于理解,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远程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包括架体(1)、设在架体1内部的监测装置2、以及与架体1顶部连接可随架体1绕轴线转动的牵引结构3;架体1的底部为尖锥结构11,架体1上与尖锥结构11邻接部分为水体采集段12,用于提供水体自由流动空间以进行水质采集;架体1上位于水体采集段12之上的部分为密封段13,用于密封监测装置防止水体进入;监测装置2包括采集部21、以及与采集部21连接的电子元件部22;采集部21的采集端211露出至水体采集段12,电子元件部22全部密封置于密封段13。
[0024]如图1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屏蔽悬浮物,同时利于架体的下潜,水体采集段12包括格栅结构121、以及设在格栅结构121外周侧的螺旋结构122。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下潜,螺旋结构122由上至下螺径依次递减的螺旋片1221构成。
[002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架体的回收与放入,架体1靠近顶端部分对称设有连接突耳14,连接突耳14与牵引结构3柔性连接。
[0026]如图1~5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放入架体,牵引结构3包括与连接突耳14通过绳索连接的下转轴连接件31、以及与下转轴连接件31转动连接的上转轴连接件32。因为架体底部为尖锥结构,加上螺旋结构,架体与监测装置在下潜过程中容易旋转潜入,此时为了释放牵引绳索的扭矩,将牵引结构设置成可相对转动的下转轴连接件与上转轴连接件。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相对转动,下转轴连接件31与上转轴连接件32内部设有相互配合的滑槽33,通过滑槽33内部设置滑块实现相对转动。更进一步地,下转轴连接件31的底部设有与连接突耳14柔性连接的下连接突耳311;上转轴连接件32的顶部设有上连接突耳321,通过绳索拴在上连接突耳321上以实现牵引架体1。电子元件部22包括电性连接的通讯单元与参数监测单元;通过通讯单元将数据传送至陆地以实现无人远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设在架体(1)内部的监测装置(2)、以及与架体(1)顶部连接可随架体(1)绕轴线转动的牵引结构(3);所述架体(1)的底部为尖锥结构(11),所述架体(1)上与尖锥结构(11)邻接部分为水体采集段(12),用于提供水体自由流动空间以进行水质采集;所述架体(1)上位于水体采集段(12)之上的部分为密封段(13),用于密封监测装置防止水体进入;所述监测装置(2)包括采集部(21)、以及与采集部(21)连接的电子元件部(22);所述采集部(21)的采集端(211)露出至水体采集段(12),所述电子元件部(22)全部密封置于密封段(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采集段(12)包括格栅结构(121)、以及设在格栅结构(121)外周侧的螺旋结构(1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结构(122)由上至下螺径依次递减的螺旋片(1221)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靠近顶端部分对称设有连接突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会美黄鸿图梁辉龙邓珊红
申请(专利权)人:智禹广州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