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阻力三体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60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低阻力三体船,包括船体,船体包括主船体、侧船体、以及甲板;船体底部设有水平高低不同的滑翼结构,滑翼结构包括固定翼板、以及与固定翼板活动连接的调节翼板,通过调节翼板与固定翼板的角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航行速度以及海面情况以降低阻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航行过程中阻力分配符合力学设计。同时,船体能更容易在高速时能提供纵向自稳力矩平衡,提高纵向稳定性,同时提供升力,减少阻力。通过改变调节翼板与固定翼板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的航行速度和海面波浪情况,减少阻力。减少阻力。减少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阻力三体船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性能船体制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阻力三体船。

技术介绍

[0002]三体船由于具有兴波阻力小和波浪增阻低的特性,已逐渐被各国船只制造业所重视。能够建造三体船,已成为一个国家进入高端造船业的标志。虽然,三体船具有诸多方面的优异性,但是其缺陷同样十分突出。三体船因为两侧船体加主船体的结构,共用单个较宽的甲板,具有很好的平稳性能,单个船体的结构均为细长型,在高速航行时阻力相当低。但是,在低速情况下,较宽的船体以及细长的单体船身,反而给三体船带来了较大的航行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翼板高度不一、具有曲线性的、适应不同航行速度以及海面情况的低动力高性能三体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5]本技术所述的低阻力三体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包括主船体、与主船体连接的侧船体、以及覆盖主船体和侧船体的共用的甲板;所述船体底部设有沿多个沿船体横轴方向前后分布的水平高低不同的滑翼结构,所述滑翼结构包括固定翼板、以及与固定翼板活动连接的调节翼板,通过调节翼板与固定翼板的角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航行速度以及海面情况以降低阻力。
[0006]为了提高船体的平稳性,所述船体底部由船头至船尾依次设置有第一滑翼结构、第二滑翼结构、以及第三滑翼结构;所述第一滑翼结构水平高于第二滑翼结构,所述第三滑翼结构水平高于第一滑翼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翼结构高于第二滑翼结构10~15cm;所述第二滑翼结构低于第三滑翼结构15~20cm。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翼结构包括第一固定翼板、以及第一调节翼板,所述第一固定翼板与第一调节翼板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滑翼结构包括第二固定翼板、以及第二调节翼板,所述第二固定翼板与第二调节翼板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三滑翼结构包括第三固定翼板、以及第三调节翼板,所述第三固定翼板与第三调节翼板形成第三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变动范围小于第一夹角和第三夹角的变动范围。还可以将所述第二夹角的变动范围为0~15
°
;所述第一夹角、与第三夹角的变动范围不超过第二夹角变动范围7
°

[0007]为了减少阻力,提高航行性能,所述调节翼板的顶端具有弧面朝下突出的过渡结构。
[0008]为了方便控制,所述调节翼板通过气压控制结构或油压控制结构与主船体连接;所述固定翼板通过连接结构分别与主船体以及侧船体连接。
[0009]为了提高固定翼板与船体的连接强度,所述连接结构为双柱型结构。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沿船体横轴方向前后分布的水平高低不同的滑翼结构,使得船体底部具有弧线型结构,在航行过程中阻力分配符合力学设计。同时,通过沿船体前后水平高低设置的滑翼结构,使得船体能更容易在高速时能提供纵向自稳力矩平衡,提高船体纵向稳定性,同时提供升力,减少船体阻力。进一步的通过改变调节翼板与固定翼板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的航行速度和海面波浪情况,减少船体阻力,使得船体的航行能够在多种航海环境下以较低的阻力前进。具体的,可以在大浪环境下,调小调节翼板与固定翼板的角度,防止船倾覆,提高船体的平稳性;可以在小浪环境下,调大调节翼板与固定翼板的角度,减少低速运行时的阻力。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船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船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另一角度观察船体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主船体、2侧船体、3甲板、4滑翼结构、41固定翼板、42调节翼板、4a第一滑翼结构、4b第二滑翼结构、4c第三滑翼结构、4a1第一夹角、4b1第二夹角、4c1第三夹角、421过渡结构、5气压控制结构或油压控制结构、6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及说明,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易于理解,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低阻力三体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包括主船体1、与主船体1连接的侧船体2、以及覆盖主船体1和侧船体2的共用的甲板3;所述船体底部设有沿多个沿船体横轴方向前后分布的水平高低不同的滑翼结构4,所述滑翼结构4包括固定翼板41、以及与固定翼板41活动连接的调节翼板42,通过调节翼板42与固定翼板41的角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航行速度以及海面情况以降低阻力。
[0020]如图2~3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船体的平稳性,所述船体底部由船头至船尾依次设置有第一滑翼结构4a、第二滑翼结构4b、以及第三滑翼结构4c;所述第一滑翼结构4a水平高于第二滑翼结构4b,所述第三滑翼结构4c水平高于第一滑翼结构4a。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翼结构4a高于第二滑翼结构4b 10~15cm;所述第二滑翼结构4b低于第三滑翼结构4c 15~20cm。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翼结构4a包括第一固定翼板、以及第一调节翼板,所述第一固定翼板与第一调节翼板形成第一夹角4a1;所述第二滑翼结构4b包括第二固定翼板、以及第二调节翼板,所述第二固定翼板与第二调节翼板形成第二夹角4b1;所述第三滑翼结构包括第三固定翼板、以及第三调节翼板,所述第三固定翼板与第三调节翼板形成第三夹角4c1;所述第二夹角4b1的变动范围小于第一夹角4a1和第三夹角4c1的变动范围。还可以将所述第二夹角4b1的变动范围为0~15
°
;所述第一夹角4a1、与第三夹角4c1的变动范围不超过第二夹角变动范围7
°

[0021]如图2~3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阻力,提高航行性能,所述调节翼板42的顶端具有弧面朝下突出的过渡结构421。
[0022]如图3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控制,所述调节翼板42通过气压控制结构或油压控制结构5与主船体1连接;所述固定翼板41通过连接结构6分别与主船体1以及侧船体2连接。为了提高固定翼板与船体的连接强度,所述连接结构6为双柱型结构。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4]通过沿船体前后水平高低设置的滑翼结构,使得船体能更容易在高速时能提供纵向自稳力矩平衡,提高三体船纵向稳定性,同时提供升力,减少三体船阻力。可以在大浪环境下,调小调节翼板与固定翼板的角度,防止船倾覆,提高船体的平稳性;可以在小浪环境下,调大调节翼板与固定翼板的角度,减少低速运行时的阻力。
[0025]本技术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制,参照本技术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阻力三体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包括主船体(1)、与主船体(1)连接的侧船体(2)、以及覆盖主船体(1)和侧船体(2)的共用的甲板(3);所述船体底部设有沿多个沿船体横轴方向前后分布的水平高低不同的滑翼结构(4),所述滑翼结构(4)包括固定翼板(41)、以及与固定翼板(41)活动连接的调节翼板(42),通过调节翼板(42)与固定翼板(41)的角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航行速度以及海面情况以降低阻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三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底部由船头至船尾依次设置有第一滑翼结构(4a)、第二滑翼结构(4b)、以及第三滑翼结构(4c);所述第一滑翼结构(4a)水平高于第二滑翼结构(4b),所述第三滑翼结构(4c)水平高于第一滑翼结构(4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阻力三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翼结构(4a)高于第二滑翼结构(4b)10~15cm;所述第二滑翼结构(4b)低于第三滑翼结构(4c)15~20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阻力三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翼结构(4a)包括第一固定翼板、以及第一调节翼板,所述第一固定翼板与第一调节翼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鸿图叶会美梁辉龙
申请(专利权)人:智禹广州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