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控制器以及包括光盘控制器的光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245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盘控制器,用于在光学上对第1信息记录介质以及记录密度比上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高的第2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的光盘装置中,让从上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得到的RF再生信号的上述第1转送速度中的最大再生频率、和从上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得到的RF再生信号的上述第2转送速度中的最大再生频率基本一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适应两种及以上的信息存储介质对应,或者适应两种及以上的传输速度模式的光盘装置,特别涉及控制信息存储介质的再生时钟及其转速的光盘控制器以及包括该光盘控制器的光盘装置。
技术介绍
虽然CD(compact disc光盘)当初作为存储音乐用的信息存储介质(以下称为盘)而开发,但目前也作为计算机用的信息存储介质而广泛使用。另外,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用途光盘)等当初作为高密度且多用途而开发的存储介质也被商品化。强烈要求以这些CD及DVD为代表的、存储密度不同的多种盘可以在1台装置中再生。再有,可以针对存储密度不同的多种盘进行存储的装置也开始被商品化。在这种可再生多种盘的装置,或者将信息存储于多种盘内的装置中,根据存储及/或再生的信息,选择用户使用的盘。例如,在音乐信息或比较小容量的PC(个人计算机)用数据的情况下,一般使用CD-ROM盘、可写入的CD-R盘或可改写的CD-RW盘。在影视信息或大容量的PC数据时则使用DVD-ROM盘、可改写的DVD-RAM盘或者DVD-RW盘。还有,为了存储BS数字广播等的高质量图像,最近正在开发被看好的使用蓝色激光的20GB以上的大容量存储介质。在PC用途的光盘装置中,与以CD-ROM及DVD-ROM为代表的、为提高最大传输速度或存取功能而采用以与在盘的任意读取位置上传输速度始终相等为特征的线速度恒定记录方式(CLV方式)相比,以在介质上的内周部分与外周部分上传输速度不同为特征的角速度恒定记录方式(CAV方式)的光盘装置更加普及。在这种装置中,虽然通常以由装置的临界功能确定的高传输速度进行再生,但存在由于盘的信息存储面上的划痕或污浊,或者偏心或偏中心而导致不能再生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也装载有根据盘的状态而改变其旋转速度,切换传输速度的功能。接着,对从光盘取得信息的流程简单进行说明。首先,将激光照射在光盘的信息存储面上,用拾光器(pick up)检测它的反射光,通过用RF放大器放大,生成与反射光量对应的RF再生信号。生成的RF再生信号用均衡器(equalizer)消除信号频带外的高频杂音。另外,在因为符号间干涉而导致振幅劣化的高频带成分附近,将RF再生信号放大(boost)。然后,被二值化,生成再生数据。另外,将再生数据复原,在PLL(相位同步)电路中生成相对再生数据相位同步的再生时钟。由解调部从再生数据与再生时钟中生成复原信息,通过接口电路(例如ATAPI、SCSI)转送到主机(host)。在上述流程中,若再生的盘种类或再生模式不同,则数据的转送速度或再生数据的RF频带不同。具体地讲,在用均衡器抽出强调的频带或PLL部生成的时钟频率等根据再生盘的种类或再生模式变化。由于再生时钟由以转送速度或盘规格规定的基准时钟频率(例如DVD-ROM大约为27MHz)决定,故在变更再生的盘或转送速度模式时,在多个系统光盘装置中准备依赖于这些频率的电路,根据各自的条件而切换电路。另外,在以CLV方式进行记录再生时,由于转送速度是恒定的,故只要有均衡器或PLL部1个系统即可。与此相对,在以CAV方式进行记录再生时,根据盘上的读取半径位置改变转送速度。因此,依赖于这些频率的电路也有必要根据读取半径位置,改变成为其处理基准的频率。由这些理由,在对应于多种盘的以往的CAV方式的光盘装置中,例如启动时首先从具备的多个解调部中选择对应于盘种类的解调部。而且,沿半径方向对读取位置进行分区,在读取各区段内的数据时,在所选择的解调部中,从按照转送速度设置的多个电路中依次切换选择1个。利用附图,说明对应于以上所说明的多种盘与多种再生模式的以往的光盘装置。图24表示以往的光盘的框图。以与CD与DVD两种盘对应,针对DVD,则对应于高速与低速两种再生模式的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在图24中,设有3个系统的均衡器部2003、2004、2005及3个系统的PLL部2006、2007、2008。另外,作为解调部,设有CD用解调部2009及DVD用解调部2010。这些电路由盘类别切换器2001及再生模式切换器2002选择使用。在再生CD时,使780nm的红外线激光1021发光,由拾光器内的光学系统零件(未图示)形成给定的CD用光束1023。在再生DVD时,使650nm的红外线激光1022发光,由拾光器内的光学系统零件(未图示)形成给定的DVD用光束(未图示)。对应于这两种激光或光束的切换,盘类别切换器2001进行电路的选择。例如,在再生CD时,盘类别切换器2001将接点A-C间连接。用拾光器103从由盘电机101旋转着的光盘102检测出的RF再生信号,由RF放大器104放大。已放大的RF再生信号通过盘类别切换器2001,向均衡器部2003输入。均衡器部2003在适于CD的信号频带内强调RF再生信号,并生成RFEQ信号。二值化部106将RFEQ信号二值化,生成再生数据。利用PLL部2006从再生数据生成再生时钟。根据该再生数据与再生时钟,用CD解调部2009解调记录在CD内的信息,并向主机(未图示)转送。另外,例如在以高速再生DVD时,盘类别切换器2001将接点C-B间连接,再生模式切换器2002将接点D-F之间连接。用拾光器103从由盘电机101旋转驱动的光盘102检测出的RF再生信号,由RF放大器104放大。已放大的RF再生信号通过盘类别切换器2001及模式切换器2002,向均衡器部2005输入。均衡器部2005在适于DVD的高速再生模式的信号频带内强调RF再生信号,并生成RFEQ信号。二值化部106将RFEQ信号二值化,生成再生数据。利用PLL部2008从再生数据生成再生时钟。根据该再生数据与再生时钟,用CD解调部2010解调记录在DVD内的信息,并向主机(未图示)转送。在以低速再生DVD时,盘类别切换器2001将接点C-B间连接,再生模式切换器2002将接点D-E之间连接。用拾光器103从由盘电机101旋转驱动的光盘102检测出的RF再生信号,由RF放大器104放大。已放大的RF再生信号通过盘类别切换器2001及模式切换器2002,向均衡器部2004输入。均衡器部2004在适于DVD的低速再生模式的信号频带内强调RF再生信号,并生成RFEQ信号。二值化部106将RFEQ信号二值化,生成再生数据。利用PLL部2007从再生数据生成再生时钟。根据该再生数据与再生时钟,用CD解调部2010解调记录在DVD内的信息,并向主机(未图示)转送。这样,在对应于多种盘及多种转送速度模式的以往的光盘装置中,通过至少具备2个系统或以上的均衡器部或PLL部、解调部,从而可以实现对这些盘的再生或记录。因此,随着相应的盘或转送速度模式的增加,出现电路规模增大的问题。为了缩小电路规模,可以考虑以下构成,即在这些电路中设置寄存器电路,通过变更寄存器内设定的常数而适应盘的种类或转送模式的部分。然而,这种情况下,必须按照CD、DVD等盘的种类、16倍速、8倍速、4倍速、2倍速等转送速度模式的种类及盘上的信息取得每个半径位置,提供用来设定伺服电路(伺服块)或PLL部(PLL块)的动作频率的常数(参数)。因此,通常在系统控制器的程序区域中确保设定表区域,在该区域中存储对应于盘种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盘控制器,其用于在光学上对第1信息记录介质以及记录密度高于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的第2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的光盘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控制部,用于对使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以及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旋转的旋转机构进行控制;   均衡器,用来在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及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上照射光,从通过检测反射光而得到的RF再生信号中除去第1频带成分,放大第2频带成分的振幅;和相位同步部,用于产生为对通过将所述均衡器的输出二值化而得到的二值化再生信号进行 同步检测的同步时钟;所述旋转控制部控制所述旋转机构,分别使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及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旋转,以便在第1转送速度及第2转送速度下分别得到RF再生信号,让从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得到的RF再生信号的所述第1转送速度中的最大再 生频率、和从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得到的RF再生信号的所述第2转送速度中的最大再生频率基本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1-29 19660/20021.一种光盘控制器,其用于在光学上对第1信息记录介质以及记录密度高于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的第2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的光盘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控制部,用于对使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以及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旋转的旋转机构进行控制;均衡器,用来在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及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上照射光,从通过检测反射光而得到的RF再生信号中除去第1频带成分,放大第2频带成分的振幅;和相位同步部,用于产生为对通过将所述均衡器的输出二值化而得到的二值化再生信号进行同步检测的同步时钟;所述旋转控制部控制所述旋转机构,分别使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及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旋转,以便在第1转送速度及第2转送速度下分别得到RF再生信号,让从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得到的RF再生信号的所述第1转送速度中的最大再生频率、和从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得到的RF再生信号的所述第2转送速度中的最大再生频率基本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假定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及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的通道时钟分别为A及B时,所述第2转送速度成为第2信息记录介质的标准转送速度的n倍(1≤n),所述第1转送速度成为第1信息记录介质的标准转送速度的n×(B/A)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控制部控制所述旋转机构,以使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及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以恒定线速度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控制部控制所述旋转机构,以使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及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以恒定角速度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器通过分别提供用于确定所述第1频带及所述第2频带的设定常数而动作,所述第1频带的设定常数及所述第2频带的设定常数在所述第1转送速度及所述第2转送速度中是分别共通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同步部包含通过提供设定常数而分别以给定频率动作的电压控制振荡器及分频器,所述电压控制振荡器的设定常数及所述分频器的设定常数在所述第1转送速度及所述第2转送速度中是分别共通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同步部具备以整数比分频的分频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盘装置是进一步向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及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装置;所述光盘控制器还具备移动控制部,其驱动移动机构,让用于在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及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信号并且从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及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再生信号的拾光器,沿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或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移动;所述移动部及所述旋转控制部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及所述旋转机构,以便在所述半径方向中的第1位置上,一边以第1旋转速度让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或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旋转,以成为比对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或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的标准记录或再生的转送速度还快的转送速度,一边以恒定线速度对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或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给定时间的记录或再生后,在第2位置上,以所述第1的旋转速度及恒定角速度进行所述第1信息记录介质或所述第2信息记录介质的再生或记录。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位置比所述第1位置更位于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外周侧。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位置比所述第1位置更位于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内周侧,所述第1位置中的转送速度是标准转送速度的2.4倍或以上。11.一种光盘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克也高桥正将初濑川明广铃木达夫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