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海波专利>正文

一种土建用的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42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建用的支护结构,包括基坑、支护板、加固板、集水沟、吸水管、抽吸泵、出水管、第一过滤网、通水孔、第二过滤网、抵紧块、纤维螺栓、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托板、螺栓、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锚杆将支护板固定在基坑内侧壁,以四个对角设置的加固板作为整个支护的加固机构,加固板通过固定装置使支护板更牢固的固定在基坑侧壁,提高了固定性,防止发生基坑塌方事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护板上开设通水孔,使得基坑侧壁的水通过支护板流到集水沟,利用整个排水机构和支护板结合,将基坑内的水排出基坑外,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有效防止基坑渗水影响工程正常进行。效防止基坑渗水影响工程正常进行。效防止基坑渗水影响工程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建用的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护结构,具体是一种土建用的支护结构,属于土木工程建设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0003]但是现有的基坑支护结构大多比较复杂,拆卸麻烦,有的固定性不强,容易发生塌方,基坑开挖完成后会渗水,必须做好排水工作,现有的支护结构仅具有支护功能,还需设置结构复杂的排水结构,施工麻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土建用的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土建用的支护结构。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土建用的支护结构,包括基坑、挡土机构、加固机构以及排水机构,所述基坑呈四方体结构,所述挡土结构由四块用于基坑边支护的支护板连接组成,所述支护板外侧壁紧贴基坑内侧壁,所述加固机构由四块加固板构成,所述加固板L型结构,所述加固板设在四块支护板的连接处,所述支护板内侧壁上端紧贴加固板下部分,所述加固板上部分固定在基坑顶壁,所述排水机构包括集水沟、吸水管、抽吸泵、出水管,所述抽吸泵一端连接出水管,所述抽吸泵放置在基坑顶壁。
[0006]优选的,所述基坑底部设有矩形排列的集水沟,所述集水沟与四块支护板底部贴合,所述集水沟的顶部高度低于基坑坑底,所述吸水管的末端呈分支结构,所述吸水管末端分叉的两个口分别对应相互垂直的两个集水沟,所述吸水管沿支护板内侧壁垂直向上至基坑顶壁与抽吸泵另一端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吸水管的前端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支护板上设置若干通水孔,所述通水孔靠近支护板一侧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网孔内径小于基坑泥土颗粒内径大小。
[0008]优选的,所述加固板与支护板和基坑顶壁之间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两个抵紧块、两个纤维螺栓、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两个所述抵紧块分别固接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末端,所述纤维螺栓设在抵紧块表面,所述纤维螺栓末端贯穿抵紧块抵至加固板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贯穿加固板、支护板和基坑侧壁,所述第一固定杆延伸至基坑侧壁内腔,所述第一固定杆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杆贯穿加固板和基坑顶壁,所述第二固定杆通过通孔与第一固定杆卡合。
[0010]优选的,所述支护板内侧壁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有托板,所述托板表面两端
设有螺栓,所述托板中间贯穿连接锚杆一端,所述锚杆另一端贯穿支护板延伸至基坑侧壁内腔。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锚杆将支护板固定在基坑内侧壁,以四个对角设置的加固板作为整个支护的加固机构,加固板通过固定装置使支护板更牢固的固定在基坑侧壁,提高了固定性,防止发生基坑塌方事故;
[0013]2、本技术通过在支护板上开设通水孔,使得基坑侧壁的水通过支护板流到集水沟,利用整个排水机构和支护板结合,将基坑内的水排出基坑外,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有效防止基坑渗水影响工程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固定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2的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基坑侧壁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基坑,2、支护板,3、加固板,4、集水沟,5、吸水管,6、抽吸泵,7、出水管,8、第一过滤网,9、通水孔,10、第二过滤网,11、抵紧块,12、纤维螺栓,13、第一固定杆,14、第二固定杆,15、托板,16、螺栓,17、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土建用的支护结构,包括基坑1、挡土机构、加固机构以及排水机构,所述基坑1呈四方体结构,所述挡土结构由四块用于基坑1边支护的支护板2连接组成,所述支护板2外侧壁紧贴基坑1内侧壁,所述加固机构由四块加固板3构成,所述加固板3L型结构,所述加固板3设在四块支护板2的连接处,所述支护板2内侧壁上端紧贴加固板
3下部分,所述加固板3上部分固定在基坑1顶壁,所述排水机构包括集水沟4、吸水管5、抽吸泵6、出水管7,所述抽吸泵6一端连接出水管7,所述抽吸泵6放置在基坑1顶壁。
[0025]所述基坑1底部设有矩形排列的集水沟4,所述集水沟4与四块支护板2底部贴合,所述集水沟4的顶部高度低于基坑1坑底,所述吸水管5的末端呈分支结构,所述吸水管5末端分叉的两个口分别对应相互垂直的两个集水沟4,所述吸水管5沿支护板2内侧壁垂直向上至基坑1顶壁与抽吸泵6另一端连接,将集水沟内的水排出基坑1外;所述吸水管5的前端设有第一过滤网8,所述支护板2上设置若干通水孔9,所述通水孔9靠近支护板2一侧设有第二过滤网10,所述第一过滤网8和第二过滤网10的网孔内径小于基坑1泥土颗粒内径大小,利用过滤网过滤掉大部分泥土颗粒,防止吸水管5堵塞;所述加固板3与支护板2和基坑1顶壁之间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两个抵紧块11、两个纤维螺栓12、第一固定杆13和第二固定杆14,两个所述抵紧块11分别固接在第一固定杆13和第二固定杆14末端,所述纤维螺栓12设在抵紧块11表面,所述纤维螺栓12末端贯穿抵紧块11抵至加固板3表面,利用纤维螺栓12固定加固板3的位置;所述第一固定杆13贯穿加固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建用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1)、挡土机构、加固机构以及排水机构,所述基坑(1)呈四方体结构,所述挡土机构由四块用于基坑(1)边支护的支护板(2)连接组成,所述支护板(2)外侧壁紧贴基坑(1)内侧壁,所述加固机构由四块加固板(3)构成,所述加固板(3)L型结构,所述加固板(3)设在四块支护板(2)的连接处,所述支护板(2)内侧壁上端紧贴加固板(3)下部分,所述加固板(3)上部分固定在基坑(1)顶壁,所述排水机构包括集水沟(4)、吸水管(5)、抽吸泵(6)、出水管(7),所述抽吸泵(6)一端连接出水管(7),所述抽吸泵(6)放置在基坑(1)顶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建用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底部设有矩形排列的集水沟(4),所述集水沟(4)与四块支护板(2)底部贴合,所述集水沟(4)的顶部高度低于基坑(1)坑底,所述吸水管(5)的末端呈分支结构,所述吸水管(5)末端分叉的两个口分别对应相互垂直的两个集水沟(4),所述吸水管(5)沿支护板(2)内侧壁垂直向上至基坑(1)顶壁与抽吸泵(6)另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建用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5)的前端设有第一过滤网(8),所述支护板(2)上设置若干通水孔(9),所述通水孔(9)靠近支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姜海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