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塑胶料挤出机头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22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缆塑胶料挤出机头模具,具体涉及光缆生产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有均流机构,所述机体右端中心位置设有机头机构,所述机体左端设有机盖机构,所述机体设方放置有挤料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挤料机把塑料挤进挤料管,所述机头机构包括固定嵌入在机体右端中心位置的机头,所述机头右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嘴,所述机头左端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机芯,所述机头和机嘴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通过挤料管进入进料管,从而塑料从进料管挤进上下两个套管里,从而进入均流杯里,通过均流杯中心的出线孔,从而把塑料涂在光缆线上,通过机芯可以二次削平光缆线上没有涂均匀的塑料,机头和机嘴可以起到冷却塑料和收紧塑料的作用。塑料的作用。塑料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缆塑胶料挤出机头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光缆生产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缆塑胶料挤出机头模具。

技术介绍

[0002]1976年,美国贝尔研究所在亚特兰大建成第一条光纤通信实验系统,采用了西方电气公司制造的含有144根光纤的光缆。1980年,由多模光纤制成的商用光缆开始在市内局间中继线和少数长途线路上采用。单模光纤制成的商用光缆于1983年开始在长途线路上采用。1988年,连接美国与英法之间的第一条横跨大西洋海底光缆铺设成功,不久又建成了第一条横跨太平洋的海底光缆。中国于1978年自行研制出通信光缆,采用的是多模光纤,缆心结构为层绞式。曾先后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开展了现场试验。后不久便在市内电话网内作为局间中继线试用,1984年以后,逐渐用于长途线路,并开始采用单模光纤。通信光缆比铜线电缆具有更大的传输容量,中继段距离长、体积小,重量轻,无电磁干扰,自1976年以后已发展成长途干线、市内中继、近海及跨洋海底通信、以及局域网、专用网等的有线传输线路骨干,并开始向市内用户环路配线网的领域发展,为光纤到户、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提供传输线路,光缆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光缆由加强芯和缆芯、护套和外护层3部分组成。缆芯结构有单芯型和多芯型两种:单芯型有充实型和管束型两种;多芯型有带状和单位式两种。外护层有金属铠装和非铠装两种。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细如头发的玻璃丝)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即:由光纤(光传输载体)经过一定的工艺而形成的线缆。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光纤到户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众所周知实现光纤到户离不开蝶形引入光缆,这就使得蝶形引入光缆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生产蝶形引入光缆的生产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因为传统生产蝶形引入光缆的模具存在很多弊端,制约了生产的效率,并且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缆塑胶料挤出机头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缆塑胶料挤出机头模具,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有均流机构,所述机体右端中心位置设有机头机构,所述机体左端设有机盖机构,所述机体设方放置有挤料机。
[0005]进一步的,所述机头机构包括固定嵌入在机体右端中心位置的机头,所述机头右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嘴,所述机头左端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机芯,所述机头和机嘴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均流机构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在机体内部左端表面的均流杯,所述均流杯右端中心位置开设有出线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机盖机构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在机体左端外表面的机盖,所述机盖左端中心位置固定贯通连接有进线管,所述机盖内部右表面与机体左端表面之间活动连接有密封垫片。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右端位于机头上下位置对称分布设有圆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盖左端表面位于进线管上下位置对称分布固定连接有套管,两个所述套管左端螺纹连接有进料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左端螺纹连接有挤料管,所述挤料管上端与挤料机下端螺纹连接。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挤料机把塑料挤进挤料管,通过挤料管进入进料管,从而塑料从进料管挤进上下两个套管里,从而进入均流杯里。
[0013]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均流杯中心的出线孔,从而把塑料涂在光缆线上,通过机芯可以二次削平光缆线上没有涂均匀的塑料,机头和机嘴可以起到冷却塑料和收紧塑料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顶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为:1、机体;2、机头;3、机嘴;4、机芯;5、均流杯;6、机盖;7、进线管;8、密封垫片;9、套管;10、进料管;11、挤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附图1

3所示的一种光缆塑胶料挤出机头模具,包括机体1,机体1内部设有均流机构,机体1右端中心位置设有机头机构,机体1左端设有机盖机构,机体1设方放置有挤料机。
[002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机头机构包括固定嵌入在机体1右端中心位置的机头2,机头2右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嘴3,机头2左端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机芯4,机头2和机嘴3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以便于通过机头2可以冷却塑料,机芯4可以二次削平不规则塑料,机嘴3可以收紧塑料。
[002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均流机构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在机体1内部左端表面的均流杯5,均流杯5右端中心位置开设有出线孔,以便于通过均流杯5可以使塑料均匀的涂在电缆上。
[002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机盖机构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在机体1左端外表面的机盖6,机盖6左端中心位置固定贯通连接有进线管7,机盖6内部右表面与机体1左端表面之间活动连接有密封垫片8,以便于通过机盖6与机体1活动连接,从而便于清理机体1内部,密封垫片8可以使机盖6和机体1直接密封起来。
[002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机体1右端位于机头2上下位置对称分布设有圆孔,以便于机体1圆孔的作用是当塑料填满机芯4内部的时候可以通过圆孔把塑料拍出来。
[002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机盖6左端表面位于进线管7上下位置对称分布固定连接有套管9,两个套管9左端螺纹连接有进料管10,以便于能够通过两个套管9与进料管10螺纹连接起来,拆卸清理时也比较方便。
[002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进料管10左端螺纹连接有挤料管11,挤料管11上端与挤料机下端螺纹连接,以便于通过挤料管11可以把加热后的塑料挤到均流杯里,从而给光缆涂塑料。
[0026]本技术工作原理:通过挤料机把塑料挤进挤料管11,通过挤料管11进入进料管10,从而塑料从进料管10挤进上下两个套管9里,从而进入均流杯5里,通过均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塑胶料挤出机头模具,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设有均流机构,所述机体(1)右端中心位置设有机头机构,所述机体(1)左端设有机盖机构,所述机体(1)设方放置有挤料机,机头机构包括固定嵌入在机体(1)右端中心位置的机头(2),所述机头(2)右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嘴(3),所述机头(2)左端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机芯(4),所述机头(2)和机嘴(3)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均流机构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在机体(1)内部左端表面的均流杯(5),所述均流杯(5)右端中心位置开设有出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塑胶料挤出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机构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在机体(1)左端外表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圣杨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静跃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