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化学和膜过滤技术的高效工业污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14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和膜过滤技术的高效工业污水设备,该处理设备包括沉降混凝处理装置、电化学电解处理装置、膜过滤分离处理装置及排放装置,以上装置通过相应管道依次连接,沉降混凝处理装置设置有沉降混凝池,沉降混凝池的顶部设置有污水入口,污水入口的下方设置有倾斜的滤网,电化学电解装置中电解池的顶部设置有除臭装置,除臭装置设置有缓冲区、引风机、吸收反应室及电源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电化学电解处理技术和膜过滤分离技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在沉降混凝处理装置中设置二次过滤,在电化学电解处理装置中,将电极板设置成波浪形状,还设置了除臭装置,对产生的恶臭气体进行专门处理,实现了工业污水的高效处理。高效处理。高效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化学和膜过滤技术的高效工业污水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工业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化学和膜过滤技术的高效工业污水设备,主要用于工业污水的高效处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水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被重视,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工业废水的处理一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0003]电化学水处理是以电化学的电解原理和极性水分子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环保新技术,是一种清洁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
[0004]在现有的利用电化学水处理或者膜分离水处理技术进行工业污水处理,存在以下问题:1、电解池中电极板的设置不合理导致电导率低、电解效果不强,最终导致去污效率较差;2、单独采用电化学技术进行水处理或者单独采用膜分离技术进行水处理导致除污效果不好;3、工业生产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硫、氮等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处理后产生硫化氢、氨和甲硫醇等恶臭物质逸入大气,会造成恶臭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述现有的利用电化学水或者膜分离水处理技术进行工业污水处理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化学和膜过滤技术的高效工业污水设备,将电化学电解处理技术和膜过滤分离技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工业污水的高效处理。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电化学和膜过滤技术的高效工业污水处理设备,设备包括沉降混凝处理装置、电化学电解处理装置、膜过滤分离处理装置及排放装置,沉降混凝处理装置、电化学电解处理装置、膜过滤分离处理装置及排放装置通过相应管道依次连接,沉降混凝处理装置设置有沉降混凝池,沉降混凝池的顶部设置有污水入口,污水入口的下方设置有倾斜的滤网,电化学电解装置中电解池的顶部设置有除臭装置,除臭装置设置有缓冲区、引风机、吸收反应室及电源控制系统。
[0007]具体地,所述沉降混凝处理装置包括工业污水进入沉降混凝池的简单过滤、沉降混凝及沉降混凝处理后的过滤分离处理,所述电化学电解处理装置是对工业污水中难降解的污染物进行电解处理转变为易降解污染物的过程,所述膜过滤分离处理装置是对经电化学电解处理后的污水中污染物利用膜分离技术进行进一步分离,所述排放装置是对经过简单过滤、沉降混凝、二次过滤、电化学电解、膜过滤分离处理后的工业污水进行最后排放。
[0008]所述滤网固定在沉降混凝池的侧壁,所述沉降混凝池的上方有一个混凝剂添加口,所述滤网倾斜的较低端设置有污染物排出口,所述沉降混凝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处设置有滤网。
[0009]所述电化学电解处理装置设置有电解池、直流电源及电极板,所述电极板设置有多组,所述每组电极板由一个阳极板、一个阴极板及为阴极提供外源氧气的曝气装置组成,所述电极板设置为波浪形状,若干个所述电极板组成电解池中的电解机构,所述每组电极板依次设置在电解池的内腔中,直流电源与电解机构连通,阳极板由铝板或铁板构成。
[0010]所述电解池的侧壁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污水进口管和污水出口管,所述污水出口管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污水进口管上设置有进水管调节阀,所述污水出口管上设置有出水管调节阀。
[0011]所述电解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污水进口管、污水出口管及排泥管均与电解池连通。
[0012]所述电解池的顶部设置有臭气排出口,所述吸收反应室内装填有吸收臭气的填料层。
[0013]所述电解池中产生的臭气通过臭气排出口进入到缓冲区,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将集聚在缓冲区的臭气引入到吸收反应室的底部,臭气从吸收反应室的底部向上运动,与填料层充分接触,所述吸收反应室的顶部设置有排出口,经过除臭装置处理过的气体通过排出口排出。
[0014]所述膜过滤分离处理装置设置有超滤膜过滤筒和反渗透过滤筒。
[0015]所述超滤膜过滤筒内设置有超滤膜过滤器,所述超滤膜过滤器固定在超滤膜过滤筒的侧壁上,所述超滤膜过滤筒的上部设置有上管道,所述上管道与所述电化学电解装置中的污水出口管相连接,所述超滤膜过滤筒的下部设置有下管道,所述下管道连接所述反渗透过滤筒。
[0016]所述排放装置是对经过简单过滤、沉降混凝、二次过滤、电化学电解、膜过滤分离处理后的工业污水进行最后排放。
[0017]一种基于电化学和膜过滤技术的高效工业污水设备工作原理如下:工业污水通过沉降混凝池的污水入口,经沉降混凝池中的过滤网进入到沉降混凝池中,经沉降混凝处理后的工业污水通过沉降混凝池底部的污水出口排出;经沉降混凝处理后的工业污水通过电解池的污水进口管进入到电化学电解装置的电解池中,开启直流电源,对工业污水进行电化学电解处理,如若是含有大量硫、氮等有机污染物的工业生产废水,在电解池中进行分解处理后产生的硫化氢、氨和甲硫醇等恶臭物质经过电解池顶部的臭气排出口进入除臭装置中进行除臭处理后再进行排出;经电化学电解装置处理后的工业污水通过电解池侧壁右端设置的污水出口管过滤后排出,经电解池污水出口管排出的工业污水经过膜过滤分离处理装置中的设置的上管道将工业污水输送至膜过滤分离处理装置中,工业污水经上管道进入到超滤膜过滤筒中进行超滤膜过滤,经超滤膜过滤筒下部设置的下管道输送至反渗透过滤筒内,进行反渗透过滤;经过以上简单过滤、沉降混凝、二次过滤、电化学电解、膜过滤分离步骤处理后的工业污水通过排放装置进行最后的排放,至此,完成了利用该处理设备处理工业污水的整个过程。
[001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将电化学电解处理技术和膜过滤分离技术相结合的高效工业污水处理设备,沉降混凝处理装置中设置了二次过滤,在电化学电解处理装置中,为了解决电极板设置不合理导致电导率低、电解效果不强,最终导致去污效率较差的问题,本
技术将电极板设置波浪形状,增大了电解池中工业污水与电极板的接触面积,增强了电解效果及去污效率,对于含有大量硫、氮等有机污染物的工业污水进行分解会产生硫化氢、氨和甲硫醇等恶臭物质的问题,本技术针对性的还设置了除臭装置,对产生的恶臭气体进行专门处理;
[0020](2)在现有的大多数工业污水处理设备中,多采用电化学电解处理或者是膜分离单独处理,本技术将电化学电解处理技术和膜过滤分离技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工业污水的高效处理。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电化学和膜过滤技术的高效工业污水设备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电化学和膜过滤技术的高效工业污水设备中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为:1

沉降混凝池,11

污水入口,12

污染物排出口,13

滤网,1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化学和膜过滤技术的高效工业污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沉降混凝处理装置、电化学电解处理装置、膜过滤分离处理装置及排放装置,所述沉降混凝处理装置、电化学电解处理装置、膜过滤分离处理装置及排放装置通过相应管道依次连接,所述沉降混凝处理装置设置有沉降混凝池(1),所述沉降混凝池(1)的顶部设置有污水入口(11),污水入口(11)的下方设置有倾斜的滤网(13),所述电化学电解装置中电解池(2)的顶部设置有除臭装置(3),所述除臭装置(3)设置有缓冲区(31)、引风机(32)、吸收反应室(33)及电源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化学和膜过滤技术的高效工业污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13)固定在沉降混凝池(1)的侧壁,所述沉降混凝池(1)的上方有一个混凝剂添加口(14),所述滤网(13)倾斜的较低端设置有污染物排出口(12),所述沉降混凝池(1)的底部设置有污水出口(15),所述污水出口(15)处设置有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化学和膜过滤技术的高效工业污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电解处理装置设置有电解池(2)、直流电源及电极板,所述电极板设置有多组,所述每组电极板由一个阳极板(24)、一个阴极板(25)及为阴极提供外源氧气的曝气装置(26)组成,所述电极板设置为波浪形状,若干个所述电极板组成电解池中的电解机构,所述每组电极板依次设置在电解池(2)的内腔中,直流电源与电解机构连通,阳极板由铝板或铁板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化学和膜过滤技术的高效工业污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2)的侧壁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污水进口管(21)和污水出口管(22),所述污水出口管(22)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污水进口管(21)上设置有进水管调节阀,所述污水出口管(22)上设置有出水管调节阀。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鑫立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