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高效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607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块化高效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模块、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集成二级反渗透模块与集成EDI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原水箱、原水泵、换热器、多介质过滤器与活性炭过滤器以及集成超滤模块,所述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反渗透保安过滤器、一级反渗透高压泵与一级反渗透装置,系统各工艺段设备根据工艺路线分段集成撬装成套,可任意拆卸、组装,配置灵活,安装调试方便,且设备结构紧凑,占地少,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调试,有针对性的将各段浓水进行水质分析,并根据水质特点结合系统各工艺段设备进水水质要求分别回收利用,降低操作费用和废水排放量,模块化、高效化、水资源高利用率优势明显。水资源高利用率优势明显。水资源高利用率优势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高效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高效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除(脱)盐水在电力行业锅炉补给水、电子工业用水、制药行业用水、化工行业工艺用水、食品工业用水、海水、苦咸水淡化、其它工艺用水:汽车、家电涂装、镀膜玻璃、化装品、精细化学品等行业。
[0003]目前,除(脱)盐水工艺多采用离子交换及膜法处理工艺,两种工艺路线均可制备合格除(脱)盐水。
[0004]离子交换法除(脱)盐工艺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有一定的限制,水质会周期性起伏;树脂会有有机物溶出的情形;树脂表面会有微生物的增殖;树脂有崩碎会造成水是颗粒的增加并有进入后续系统的风险;同时树脂再生使用酸、碱再生剂,其再生废水需再生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及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量大的特点。
[0005]膜法水处理工艺是将超滤、微滤、反渗透、EDI等不同的膜工艺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达到高效去除污染物以及深度脱盐的目的一种水处理工艺。相比于传统离子交换除(脱)盐工艺,该工艺出水水质稳定,系统运行平衡维护工作量小,且无酸、碱废水产生。但传统膜法水处理工艺系统设备分散、现场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工作量大,且因膜系统本身特点原因产生浓水量大,造成外排压力大系统回收率不高等问题。
[0006]目前,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除(脱)盐水处理工艺多样且日趋成熟。尽可能地集成系统设备减少系统在制造、运输、安装及运行期间的工作量及更大限度提高系统水回收率仍有可提高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高效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系统占地面积大及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量大、浓水量大系统回收率不高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高效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模块、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集成二级反渗透模块与集成EDI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原水箱、原水泵、换热器、多介质过滤器与活性炭过滤器以及集成超滤模块;
[0009]所述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反渗透保安过滤器、一级反渗透高压泵与一级反渗透装置;
[0010]所述集成二级反渗透模块包括二级反渗透保安过滤器、二级反渗透高压泵与二级反渗透装置;
[0011]所述集成EDI模块包括三级保安过滤器与EDI装置;
[0012]所述原水箱中的原水通过原水泵升压后经换热器升温进入多介质过滤器与活性炭过滤器过滤,过滤的产水再进入集成超滤模块中去除杂质,通过所述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与集成二级反渗透模块去除水中盐分,由所述集成EDI模块处理后的产水进入除盐水箱,
经过除盐水泵升压外送;
[0013]系统还包括配套使用的加药装置与清洗装置,通过所述加药装置与清洗装置对系统中设备进行加药反洗与气洗。
[0014]优选的,所述集成超滤模块包括自清洗叠片过滤器与超滤装置。
[0015]优选的,所述预处理模块通过超滤产水箱、一级反渗透增压泵与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依次连通。
[0016]优选的,所述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通过一级反渗透产水箱及二级反渗透增压泵与集成二级反渗透模块依次连通,所述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产生的浓水回流至浓水箱,所述浓水箱中的浓水经过滤器反洗泵升压后进入集成超滤模块进行反洗。
[0017]优选的,所述集成二级反渗透模块通过二级反渗透产水箱及EDI供水泵与集成EDI模块依次连通。
[0018]优选的,所述集成EDI模块通过除盐水箱及除盐水泵升压外送至用水点。
[0019]优选的,所述加药装置包括絮凝剂加药装置、混凝剂加药装置、杀菌剂加药装置、酸加药装置、碱加药装置与还原剂加药装置以及阻垢剂加药装置;
[0020]所述絮凝剂加药装置、混凝剂加药装置与杀菌剂加药装置的药剂经第一管道混合器加入预处理模块中;
[0021]所述杀菌剂加药装置、酸加药装置与碱加药装置的药剂经第二管道混合器进入超滤装置中;
[0022]所述还原剂加药装置与阻垢剂加药装置的药剂经第三管道混合器进入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
[0023]所述碱加药装置的药剂经第四管道混合器进入集成二级反渗透模块。
[0024]优选的,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超滤清洗装置与反渗透/EDI清洗装置以及压缩空气系统;
[0025]所述超滤清洗装置对集成超滤模块进行化学清洗;
[0026]所述反渗透/EDI清洗装置对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集成二级反渗透模块与集成EDI模块进行化学清洗;
[0027]所述超滤产水箱内产水经由超滤反洗水泵升压汇合第二管道混合器内药剂进入超滤装置中;
[0028]所述压缩空气系统对多介质过滤器与活性炭过滤器以及超滤装置进行气洗。
[0029]与现有水处理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高效水处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水处理系统各工艺段设备根据工艺路线及设备特点分段集成撬装成套,可任意拆卸、组装,配置灵活,安装调试方便,且设备结构紧凑,占地少,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调试;
[0031]2、本专利技术可在工厂实现该模块内设备的设备主体、工艺管路及电气自控系统的完整个连接,还可对模块内设备在工作进行设备单体调试,设备到达现场后可整体安装就位,只需要连接对外接口即可,大幅度减少现场安装及调试的工作量,有效缩短了现场所需时间;
[0032]3、本专利技术出水水质稳定,系统运行平衡维护工作量小,且无酸、碱废水产生;
[0033]4、本专利技术水处理系统有针对性的将各段浓水进行水质分析,并根据水质特点结合系统各工艺段设备进水水质要求分别回收利用,大幅度降低操作费用和废水排放量;
[0034]5、本专利技术使常规膜法水处理系统运行时产生后需排放去他处进水再次处理的浓水返回到系统中,在最终产出相同水量的除(脱)盐水系统中所需进入系统的原水更少系统水回收率更高,系统水回收率可由常规膜法水处理系统的46

52%提高到65%以上,利于环保及水资源高效利用;
[0035]6、本专利技术系统模块化、高效化、水资源高利用率优势明显。
附图说明
[003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块化高效水处理系统流程示意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的反洗流程示意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集成二级反渗透模块与集成EDI模块浓水回流流程示意图;
[0040]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预处理模块、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与集成二级反渗透模块药洗流程示意图;
[0041]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预处理模块、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与集成EDI模块的化学清洗流程示意图;
[0042]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预处理模块与集成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高效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模块、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200)、集成二级反渗透模块(300)与集成EDI模块(4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原水箱(1)、原水泵(2)、换热器(3)、多介质过滤器(5)与活性炭过滤器(6)以及集成超滤模块(100);所述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200)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反渗透保安过滤器(14)、一级反渗透高压泵(15)与一级反渗透装置(16);所述集成二级反渗透模块(300)包括二级反渗透保安过滤器(20)、二级反渗透高压泵(21)与二级反渗透装置(22);所述集成EDI模块(400)包括三级保安过滤器(25)与EDI装置(26);所述原水箱(1)中的原水通过原水泵(2)升压后经换热器(3)升温进入多介质过滤器(5)与活性炭过滤器(6)过滤,过滤的产水再进入集成超滤模块(100)中去除杂质,通过所述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200)与集成二级反渗透模块(300)去除水中盐分,由所述集成EDI模块(400)处理后的产水进入除盐水箱(27),经过除盐水泵(28)升压外送;系统还包括配套使用的加药装置与清洗装置,通过所述加药装置与清洗装置对系统中设备进行加药反洗与气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高效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超滤模块(100)包括自清洗叠片过滤器(7)与超滤装置(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高效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通过超滤产水箱(10)、一级反渗透增压泵(11)与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200)依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高效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200)通过一级反渗透产水箱(17)及二级反渗透增压泵(18)与集成二级反渗透模块(300)依次连通,所述集成一级反渗透模块(200)产生的浓水回流至浓水箱(29),所述浓水箱(29)中的浓水经过滤器反洗泵(30)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王元森吴军明杨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英诺格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