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03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整形机,包括第一辊筒,有若干个,分为两列对称且同步旋转地布置;旋转平台,置于两列所述第一辊筒的后方;旋转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旋转平台,并驱动所述旋转平台进行旋转;第二辊筒,有若干个,分为两列对称且同步旋转地布置在所述旋转平台的后方。通过两列第一辊筒将货物左右两侧面旋转辊平,后货物置于旋转平台上,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平台旋转,将货物前后两侧面旋转至左右方向,再通过两列第二辊筒将货物的位于左右方向的前后两侧面辊平,从而实现将货物的四个侧面整形。四个侧面整形。四个侧面整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形机


[0001]本技术涉及货物自动装卸
,特别是一种整形机。

技术介绍

[0002]在货物装卸过程,通常货物是堆叠在托盘上的,由于是人工堆叠或者运输过程颠簸等因素,造成堆叠的货物发生倾斜、或者参差不齐。而对于自动装卸来说,对于托盘上的货物的堆叠有要求,需要将货物进行校正,尽量保证货物在托盘上的位置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保证自动装卸过程位置的精确性。
[0003]为此,申请人已申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911022155.4,公开号:CN110803436A,具体公开了一种水平开合的货物堆叠校正系统,以及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910940505.9,公开号:CN110789892A,具体公开了一种货物堆叠校正系统;这两种系统都是用于堆叠的货物的整形的。
[0004]但是,为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丰富产品的种类,以便客户有更多的选择,因此,需要设计新的整形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整形机,可对堆叠的货物进行整形,同时丰富了整形机的种类,以便客户有更多的选择。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整形机,包括
[0007]第一辊筒,有若干个,分为两列对称且同步旋转地布置;
[0008]旋转平台,置于两列所述第一辊筒的后方;
[0009]旋转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旋转平台,并驱动所述旋转平台进行旋转;
[0010]第二辊筒,有若干个,分为两列对称且同步旋转地布置在所述旋转平台的后方。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输送线;两列所述第一辊筒沿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架设在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两边的上方。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设有一两端敞口的第一进出通道;
[0013]所述第一输送线架设在所述第一进出通道内;
[0014]两列所述第一辊筒旋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
[0015]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辊筒,驱动两列所述第一辊筒同步旋转。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7]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架设在所述第一输送线的后方,且所述旋转平台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内;
[0018]升降装置,驱动所述第二输送线、旋转平台或者旋转驱动装置进行升降。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线包括
[0020]输送支架,中间具有一顶端敞口的容纳空腔,所述旋转平台位于所述容纳空腔内;
[0021]第三辊筒,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三辊筒水平、平行间隔布置,且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输送支架;
[0022]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支架,并驱动若干个所述第三辊筒同步旋转;
[0023]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0024]第二支撑架,架设在所述输送支架的下方;
[0025]第一执行元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
[0026]曲柄,至少有四个,每所述曲柄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且一端顶住所述输送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执行元件的输出端;其中,若干个所述曲柄呈矩形布置;
[0027]其中,所述输送支架包括以下两种状态:
[0028]状态一,所述第一执行元件驱动所述曲柄将所述输送支架抬升至预定的位置时,所述旋转平台的顶面的高度≤所述第三辊筒的顶面的高度;
[0029]状态二,所述第一执行元件驱动所述曲柄将所述输送支架下降至预定的位置时,所述旋转平台的底面的高度>所述第三辊筒的顶面的高度。
[0030]进一步地,所述曲柄有四个,所述第一执行元件有四个;所述第一执行元件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于所述曲柄的另一端。
[0031]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平台中心的底面向下凸设有一支撑件;
[0032]其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
[0033]第二驱动电机;
[0034]第一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0035]竖直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件的中心位置;
[0036]第二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竖直转轴;
[0037]链条,分别和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相啮合。
[0038]进一步地,还包括减速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上。
[003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输送线,架设在所述第二输送线的后方;
[0040]两列所述第二辊筒沿所述第三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架设在所述第三输送线的两边的上方。
[004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支撑架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三支撑架设有一两端敞口的第二进出通道;
[0042]所述第三输送线架设在所述第二进出通道内;
[0043]两列所述第二辊筒旋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架;
[0044]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辊筒,驱动两列所述第二辊筒同步旋转。
[0045]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种整形机,包括第一辊筒,有若干个,分为两列对称且同步旋转地布置;旋转平台,置于两列所述第一辊筒的后方;旋转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旋转平台,并驱动所述旋转平台进行旋转;第二辊筒,有若干个,分为两列对称且同步旋转地布置在所述旋转平台的后方。通过两列第一辊筒将货物左右两侧面旋转辊平,后货物置于旋转平台上,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平台旋转,将货物前后两侧面旋转至左右
方向,再通过两列第二辊筒将货物的位于左右方向的前后两侧面辊平,从而实现将货物的四个侧面整形。
附图说明
[0046]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7]图1至3为本技术所述的整形机整形时的立体图。
[0048]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整形机整形时的主视图。
[0049]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整形机整形时的左视图。
[0050]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整形机整形时的俯视图。
[0051]图7和图8为本技术的旋转平台、旋转驱动装置、第二输送线等部件的立体图。
[0052]图9为本技术的旋转平台、旋转驱动装置、第二输送线等部件的主视图。
[0053]图10为图9中的A

A剖视图。
[0054]图11为本技术的旋转平台、旋转驱动装置、第二输送线等部件的仰视图。
[0055]附图标记说明:
[0056]第一辊筒1;
[0057]旋转平台2,支撑件21,圆盘211;
[0058]旋转驱动装置3,第二驱动电机31,第一齿轮32,竖直转轴33,第二齿轮34,固定座35,减速机36;
[0059]第二辊筒4;
[0060]第一输送线5;
[0061]第一支撑架6,第一进出通道61;
[0062]第一驱动装置7;
[0063]第二输送线8,位置传感器81,输送支架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辊筒,有若干个,分为两列对称且同步旋转地布置;旋转平台,置于两列所述第一辊筒的后方;旋转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旋转平台,并驱动所述旋转平台进行旋转;第二辊筒,有若干个,分为两列对称且同步旋转地布置在所述旋转平台的后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送线;两列所述第一辊筒沿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架设在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两边的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整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设有一两端敞口的第一进出通道;所述第一输送线架设在所述第一进出通道内;两列所述第一辊筒旋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辊筒,驱动两列所述第一辊筒同步旋转。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整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架设在所述第一输送线的后方,且所述旋转平台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内;升降装置,驱动所述第二输送线、旋转平台或者旋转驱动装置进行升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线包括输送支架,中间具有一顶端敞口的容纳空腔,所述旋转平台位于所述容纳空腔内;第三辊筒,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三辊筒水平、平行间隔布置,且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输送支架;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支架,并驱动若干个所述第三辊筒同步旋转;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架设在所述输送支架的下方;第一执行元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曲柄,至少有四个,每所述曲柄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且一端顶住所述输送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执行元件的输出端;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毓珩邹小青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国化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