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检测病毒的光盘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03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光盘驱动器检测光盘片的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读取该光盘片上的数据;    将病毒码存储于该光盘驱动器的第一存储器内;以及    将该光盘片的数据与该第一存储器中的病毒码进行比较,以检测该光盘片的数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盘驱动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检测病毒的光盘驱动器
技术介绍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的计算机程序,会破坏计算机中的数据。一般的计算机病毒大致上可分为病毒(Virus)、蠕虫(Worm)及特洛依(Trojan)木马程序。病毒的设计有特定目的,会散布或附加在其它程序或文件中,例如有些病毒就只是会不断地自我复制,而有些病毒则会破坏计算机中的数据,甚至破坏整个计算机系统。蠕虫可说是病毒的一种,与病毒不同的是,蠕虫不会附加在其它文件中,其主要特性是自我复制并且通过网络主动传播到其它计算机中,就像虫一样在网络中到处爬窜,所以称为「蠕虫」。特洛伊木马程序通常会伪装成某种有用的或有趣的程序,比如屏幕保护程序、算命程序、计算机游戏等,但是实际上却暗藏在计算机中,以破坏或偷取计算机中的文件以及密码等数据。以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而言,特洛伊木马程序不会自我复制,也不会主动传播到其它计算机中。计算机病毒可借着磁盘、网络、电子邮件或下载文件时来传播,有时候也会刻意夹带在应用软件中传播。一般的计算机病毒并不会自行扩散,必须在被执行后才会产生破坏,例如,用户以带有引导型病毒的磁盘开机,打开带有宏病毒的文件,或者是打开带有混合型病毒的电子邮件等。当计算机病毒附加到文件时,文件仍然可以正常执行,但是文件的大小,日期,内容或属性可能有所改变,而且计算机病毒会趁着用户执行含毒文件时取得操作系统的控制权,进而传播到其它文件。计算机病毒通常是将自己的程序码复制,然后附加或覆盖到其它文件的小程序,通过磁盘或网络传播到其它计算机中,当文件被病毒附加或覆盖时,文件会遭到破坏,而无法执行或造成计算机当机。大部分的计算机病毒会有一段潜伏期,等到系统符合执行的条件时,才会开始破坏系统,例如每年的某月某日或程序执行一定次数后,但即使是处于潜伏期,如果打开或执行中毒的文件,计算机病毒还是会进行传播或破坏的操作。如上所述,虽然不是所有的计算机病毒都会严重地破坏计算机系统,但还是会带给用户不少的麻烦以及困扰,如果造成重要数据的丢失,就损失惨重了,所以如何避免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是很重要的。网络的发达是计算机病毒快速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的途径便是磁盘、光盘片等便携式存储介质。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一片带有计算机病毒的光盘片很可能一再地被重复使用,而将计算机病毒四处传播,尤其是只读光盘片仅供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或删除数据,所以如果在刻录只读光盘片时将带有病毒的文件写入光盘片中,光盘片就成为传播计算机病毒的来源。要避免计算机中毒,除了不使用来路不明的应用软件、文件、磁盘以及光盘片等被动的方法,应安装扫毒软件主动检测病毒,以防止传播带有病毒的电子邮件,以及刻录带有病毒的光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检测病毒的光盘驱动器,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最优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检测病毒的光盘驱动器以及该光盘驱动器检测光盘片是否带有病毒的方法。该光盘驱动器包括一个随机存取存储器,用来暂存数据;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用来存储一病毒码;以及一个控制器,用来将该光盘片的数据暂存至该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将由该光盘片暂存至该随机存取存储器的数据与该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病毒码进行比较,以检测该光盘片的数据是否带有病毒。该方法包括读取该光盘片的数据;将由该光盘片读取的数据暂存于该随机存取存储器;将该病毒码存储于该非易失性存储器;将暂存于该随机存取存储器的数据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病毒码进行比较,以检测该光盘片的数据是否带有病毒;以及当该光盘片的数据与该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病毒码相符时,停止读取该光盘片的数据,并且发出一个警告信号。具体来讲,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盘驱动器,用来读取一光盘片的数据;该光盘驱动器包括一个第一存储器,该存储器是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用来存储一段病毒码;一个第二存储器,该存储器是一个随机存取存储器,用来暂存数据;以及一个控制器,用来将该光盘片的数据暂存至该第一存储器,以及将由该光盘片存储至该第一存储器的数据与该第二存储器中的病毒码进行比较,以检测该光盘片的数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盘驱动器检测光盘片的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读取该光盘片上的数据,其中该光盘片的数据是一个扇区的数据;将病毒码存储于该光盘驱动器的第一存储器内,该存储器是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将该光盘片的数据与该第一存储器中的病毒码进行比较,以检测该光盘片的数据。该方法还包括把由该光盘片读取的数据存储于光盘驱动器中的一个第二存储器,该存储器是一个随机存取存储器;而且,该方法还包括当该光盘片的数据与该第一存储器中的病毒码相符时,发出一个警告信号;而且,该方法还包括当该光盘片的数据与该第一存储器中的病毒码相符时,停止读取该光盘片的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光盘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光盘驱动器检测计算机病毒的方法的流程图。以下为附图中所使用的符号说明10光盘驱动器12控制器14随机存取存储器16非易失性存储器18程序码20病毒码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1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光盘驱动器10的结构示意图。光盘驱动器10包括一个控制器12、一个随机存取存储器14以及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16。控制器12用于管理光盘驱动器10从光盘片读取数据或向光盘片写入数据的操作,随机存取存储器14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16分别连接到控制器12,随机存取存储器14用于暂时存储控制器12从光盘片读取或写入该光盘片的数据。常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有电可擦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EPROM)以及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特色是切断电源后仍保留写入的内容,非易失性存储器16中存储有一段程序码18以及一段病毒码20,控制器12根据程序码18控制光盘驱动器10的操作,病毒码20记录各种计算机病毒的特征。由于新的病毒可能会不断的产生,病毒码20经过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更新,上述二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通过电压来更新存储的病毒码20。光盘驱动器10读取该光盘片的数据时是以一个扇区(sector)为单位,一个扇区的大小为2352比特,光盘驱动器10逐一读取该光盘片中的扇区,并将读取后的数据暂存于随机存取存储器14中,随机存取存储器14的大小根据光盘驱动器10的类型和式样不同而定。为避免光盘驱动器10将该光盘片中带有病毒的数据复制到一个计算机系统,造成该计算机系统当机,当光盘驱动器10读取一个扇区的数据并暂存到随机存取存储器14后,控制器12会将暂存于随机存取存储器14的数据与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16的病毒码20进行比较,以检测该扇区的数据是否带有病毒,这样光盘驱动器10在读取任何光盘片时,都会对该光盘片中的所有数据进行病毒检测的操作,以防止带有病毒的光盘片传播病毒。此外,光盘驱动器10也可用作一个光盘片的扫毒装置,只要将该光盘片放入光盘驱动器10中,启动扫毒功能,光盘驱动器10就会开始对该光盘片进行扫毒,当光盘驱动器10检测到该光盘片的数据带有病毒,就会立即停止读取该光盘片,并且发出一个警告信号,如发出鸣叫、使光盘驱动器10上的灯闪烁或是将该光盘片退出光盘驱动器10。参考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光盘驱动器10检测计算机病毒的方法的流程图。在一个光盘片放入光盘驱动器10后,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盘驱动器检测光盘片的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读取该光盘片上的数据;将病毒码存储于该光盘驱动器的第一存储器内;以及将该光盘片的数据与该第一存储器中的病毒码进行比较,以检测该光盘片的数据。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把由该光盘片读取的数据存储于光盘驱动器中的一个第二存储器。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光盘片的数据是一个扇区的数据。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当该光盘片的数据与该第一存储器中的病毒码相符时,发出一个警告信号。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当该光盘片的数据与该第一存储器中的病毒码相符时,停止读取该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李荣宗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