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拉的包裹式反渗透浓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1867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提拉的包裹式反渗透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水管路、安装底座、支撑膜壳、稳固基座、回水管、反渗透膜、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设了滑行环,将反渗透膜与支撑膜壳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使人工抽拉反渗透膜的过程变得轻松省力,降低了发力角度对此操作的影响,使大批量更换反渗透膜变得简单,而且降低了抽拉磨损的程度,延长了反渗透浓缩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设了主连接杆与次连接杆,两者配合使用,将多个反渗透膜间的过盈配合优化为机械配合,与传统连接方式相比,机械配合的衔接稳定性更好,使更换反渗透膜变得稳定有序,从而增强了反渗透膜的实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拉的包裹式反渗透浓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渗透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可提拉的包裹式反渗透浓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装置是将原水经过多重过滤,通过泵加压,利用反渗透膜,使较高浓度的水变为低浓度水,同时将水中杂质全部隔离的设备,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目前,净水量越大的反渗透装置需要的反渗透膜也就越多,其安装方式为多个反渗透膜通过连接件首尾衔接,并设置在立方堆积的支撑膜壳内,这种排布方式保证足够净水量的同时,占据了最小的工作空间;就现有技术而言:定期更换大批量的反渗透膜需要人工从支撑膜壳的一端将多个反渗透膜依次抽出,在抽拉反渗透膜的过程中,多个反渗透膜与支撑膜壳间的摩擦力大,且立方堆积的支撑膜壳令工人的发力困难,导致反渗透膜的更换困难;安装和更换时的抽拉磨损使得反渗透浓缩装置的使用寿命短;另外,多个反渗透膜通过连接件首尾衔接,这种反渗透膜与连接件之间的过盈配合并不稳定,难以承受长距离的拖拽,容易造成反渗透膜的脱节,滞留在支撑膜壳中的反渗透膜因空间狭小,难以取出,导致反渗透膜的实用性差。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拉的包裹式反渗透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水管路、安装底座、支撑膜壳、稳固基座、回水管、反渗透膜、连接件;所述安装底座呈货架结构,所述安装底座上安装稳固基座,所述稳固基座上设置有支撑膜壳,所述支撑膜壳的内部设置有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的左端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下一个反渗透膜的右端连接,所述支撑膜壳在左部与右部分别与回水管连接,所述支撑膜壳的左端与给水管路连接,所述给水管路与外界高压水源连接;所述反渗透膜由主连接杆、密封垫圈、指水带、RO膜、滑行环、反渗透膜主体、集水管、次连接杆组成,所述反渗透膜主体呈管状结构,所述反渗透膜主体的内部设置有RO膜,所述反渗透膜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被RO膜包裹,所述集水管上开设有集水孔,所述反渗透膜主体的左端与右端分别安装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中部的孔与集水管连接,左端所述密封垫圈中部孔的边缘安装有主连接杆,所述主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右端所述密封垫圈中部孔的边缘安装有次连接杆,所述次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连接杆的左部开设有锁止槽,所述次连接杆的右端面开设有配合槽,所述次连接杆的右部开设有锁块槽,所述的次连接杆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配合槽相通,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锁止块,所述锁止块的上部开设有回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百世耕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