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属于烹饪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烹饪时,煲汤的时间往往较久,占用灶具较长时间,若灶具只有一个则只能按次序进行,即先煲汤再炒菜,或先炒菜再煲汤,由于不能同时煲汤并炒菜,烹饪时间会相应延长,特别是家庭聚会时,烹饪时间会影响烹饪效率,因此,需要一款不影响炒菜同时还能煲汤的器具,来节省时间,提高烹饪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不能通过使用一个灶具热源同时煲汤和炒菜而影响烹饪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可以同时煲汤和炒菜,提高烹饪效率。
[0004]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包括依次相连的环壁、底壁和被环壁围住的筒形分隔壁,所述环壁、底壁和筒形分隔壁围成一顶部开口的环形的容纳腔,所述筒形分隔壁的内侧围成一筒形的受热腔,容纳腔用于容纳食材,受热腔用于容纳灶具的热源,所述筒形分隔壁的顶部高于环壁,形成一支撑部,用于支撑锅具;使用时,受热腔将灶具热源围住,热源的热量传递到架设在支撑部上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环壁(1)、底壁和被环壁(1)围住的筒形分隔壁(3),所述环壁(1)、底壁(2)和筒形分隔壁(3)围成一顶部开口的环形的容纳腔(A),所述筒形分隔壁(3)的内侧围成一筒形的受热腔(B),容纳腔(A)用于容纳食材,受热腔(B)用于容纳灶具的热源,所述筒形分隔壁(3)的顶部高于环壁(1),形成一用于支撑锅具的支撑部(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顶部包括第一凸部(311)和第一凹部(312),所述第一凸部(311)和第一凹部(312)交替设置,形成呈波浪状或锯齿状的轮廓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分隔壁(3)靠近受热腔(B)一侧的表面分为上下两段,分别为波浪段(32)和上窄下宽的扩口段(33),所述扩口段(33)的顶部与波浪段(32)平滑过度,其底部与所述底壁(2)平滑过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段(32)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二凸部(321)和第二凹部(322),所述第二凸部(321)和第二凹部(322)分别与第一凸部(311)和第一凹部(312)位置对应,并平滑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部(321)中间凸起形成一脊线(3211),所述脊线(3211)的上段呈自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葛耀泉,赵亚峰,李嘉,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