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外海岩石的围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67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外海岩石的围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围堰主体,围堰主体包括主体下部和主体上部;主体下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碎石层,所有第一碎石层沿从围堰主体的迎水侧到背水侧方向设置,相连两个第一碎石层之间设有第一砂土层;主体上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碎石层,所有第二碎石层沿从围堰主体的迎水侧到背水侧方向设置,相连两个第二碎石层之间设有第二砂土层;围堰主体的迎水侧面上设有第一块石护面层;围堰主体内设有止水帷幕,且止水帷幕的一端伸入外海岩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施工工期短,后期拆除简单方便;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以及能够抵抗海浪和台风的损害。以及能够抵抗海浪和台风的损害。以及能够抵抗海浪和台风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外海岩石的围堰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外海岩石的围堰。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
中,往往会涉及到对水下作业。由于水下作业的施工难度大,风险高。所以,为了减少在水下进行作业,常采用围堰的方式将原本要在水下完成的施工作业转换到干作业条件进行施工,最后完成施工后还需要对围堰进行拆除。
[0003]目前,在以外海条件下的岩石作为地基对围堰进行施工时,需要先在流水的上游以及在围堰的四周进行掩护施工,从而在欲要施工围堰的区域形成干作业条件,然后再对围堰进行施工。而采用这种方式对外海围堰施工的工期较长,且工程造价的成本较高。并且,在对这种外海围堰进行拆除时,也较为困难,花费的时间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外海岩石上建设的围堰中,该围堰的施工工期较长、且拆除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外海岩石的围堰,能够缩短围堰的施工工期,能够便于后期的拆除,并且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和减少海浪和台风等对围堰的损伤。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适用于外海岩石的围堰,包括设置在外海岩石上的围堰主体,所述围堰主体包括主体下部和主体上部,所述主体下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碎石层,所有所述第一碎石层沿从所述围堰主体的迎水侧到背水侧方向设置,且相连两个所述第一碎石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砂土层;所述主体上部位于所述主体下部的上方,且所述主体上部至少有一部分高出外海水位;所述主体上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碎石层,所有所述第二碎石层沿从所述围堰主体的迎水侧到背水侧方向设置,且相连两个所述第二碎石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砂土层;所述围堰主体的迎水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块石护面层;所述围堰主体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砂土层和所述第二砂土层的止水帷幕,且所述止水帷幕的一端伸入外海岩石内。
[0007]本技术的围堰主体包括主体上部和主体下部,主体上部设置于主体下部,且主体上部至少有一部分高出外海水位。从而便于在主体上部形成干作业区,进而便于对围堰主体内部的止水帷幕进行施工。
[0008]本技术的主体下部由碎石和砂土组成。从而在对主体下部进行施工时,无需在流水的上游以及在围堰的四周进行掩护施工,可以直接在外海岩石上抛填碎石,然后在回填砂土,使主体下部快速成型;接着在主体下部的基础上施工主体上部。所以,通过本技术所提供的围堰结构能够有效地缩短围堰的施工工期,进而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0009]在本技术中,围堰主体的迎水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块石护面层是指:第一块石护面层设置在围堰主体的整个迎水侧面上,也即是说,第一块石护面层的形状大小与围堰主体迎水侧面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本技术通过在围堰主体的迎水侧面上设置第一块石
护面层,从而能够有效减少海浪和台风等对围堰的损伤。
[0010]本技术的围堰主体内部设置有止水帷幕,本技术的主体上部也由碎石和砂土组成。由于在砂土上施工会更加方便,而且本技术的止水帷幕贯穿主体上部的砂土层和主体下部的砂土层,从而便于对止水帷幕进行施工,进而可以缩短本技术的施工工期;同时,本技术的围堰主体由砂土和碎石组成,从而还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0011]本技术通过围堰主体和第一块石护面层的结合,能够保障围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且,本技术的围堰主体由砂土和碎石组成,从而能够便于后期对围堰的拆卸。本技术在围堰主体中设置有止水帷幕,并使止水帷幕贯穿主体上部和砂土层和主体下部的砂土层,从而便于对止水帷幕的施工,以及便于后期对止水帷幕的拆除;同时,本技术的止水帷幕嵌入外海岩石中,从而可以保证本技术能够全面止水。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块石护面层与所述围堰主体的迎水侧面之间设置有土工布层,在所述土工布层与所述第一块石护面层之间设置有二片石垫层。
[0013]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外海围堰中,通过土工布层和二片石垫层的组合结构可以形成倒虑层,从而外海在发生潮涨落潮时可以通过倒虑层将渗水和碎石分开,从而达到滤干渗水保存碎石的效果,进而可以减小对围堰的侵蚀。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碎石层与第一砂土层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碎石层与第二砂土层之间均设置有土工布层。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将渗水和砂土分开,从而达到滤干渗水保存砂土的效果,进而可以减小对围堰的侵蚀。
[0015]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外海围堰中,还包括第二块石护面层,所述第二块石护面层设置于第一块石护面层的迎水侧面上。
[0016]在本技术中,通过第一块石护面层和第二块石护面层的组合防护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小海浪和台风等对围堰损伤。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围堰主体顶部的防浪墙。
[0018]本技术在围堰主体的顶部设置防浪墙,从而可以减小极端波浪越过围堰的概率。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止水帷幕包括钢板桩和旋喷桩的复合结构。
[0020]由于钢板桩无法直接嵌入外海岩石中,从而在钢板桩的基础上再设置旋喷桩,并形成钢板桩和旋喷桩的复合结构,进而可以保证本技术能够全面止水。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止水帷幕包括水泥搅拌墙。
[0022]进一步的,所述围堰主体的背水侧面上也设置有所述第一块石护面层;在所述第一块石护面层与所述围堰主体的背水侧面之间也设置有所述二片石垫层。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围堰主体的背水侧能够抵抗雨水对围堰的侵蚀,以及能够抵抗台风等对围堰的损伤。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1、本技术的围堰主体包括主体上部和主体下部,并且主体下部由碎石和砂土组成。从而在对主体下部进行施工时,无需在流水的上游以及在围堰的四周进行掩护施工,可以直接在外海岩石上抛填碎石,然后在回填砂土,使主体下部快速成型;接着在主体下部的基础上施工主体上部。所以,通过本技术所提供的围堰结构能够有效地缩短围堰的施工工期,进而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0025]2、本技术的围堰主体内部设置有止水帷幕,本技术的主体上部也由碎石
和砂土组成。由于在砂土上施工更加方便,而且本技术的止水帷幕贯穿主体上部的砂土层和主体下部的砂土层,从而便于对止水帷幕进行施工,进而可以缩短本技术的施工工期;同时,本技术的围堰主体由砂土和碎石组成,从而还可以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
[0026]3、本技术通过围堰主体和第一块石护面层的结合,能够保障围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且,本技术的围堰主体由砂土和碎石组成,从而能够便于后期对围堰的拆卸。本技术在围堰主体中设置有止水帷幕,并使止水帷幕贯穿主体上部和砂土层和主体下部的砂土层,从而便于对止水帷幕的施工,以及便于后期对止水帷幕的拆除;同时,本技术的止水帷幕嵌入外海岩石中,从而可以保证本技术能够全面止水。
[0027]4、在本技术所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外海岩石的围堰,包括设置在外海岩石(9)上的围堰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主体(1)包括主体下部(12)和主体上部(11),所述主体下部(12)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碎石层(121),所有所述第一碎石层(121)沿从所述围堰主体(1)的迎水侧到背水侧方向设置,且相连两个所述第一碎石层(121)之间设置有第一砂土层(122);所述主体上部(11)位于所述主体下部(12)的上方,且所述主体上部(11)至少有一部分高出外海水位(8);所述主体上部(11)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碎石层(111),所有所述第二碎石层(111)沿从所述围堰主体(1)的迎水侧到背水侧方向设置,且相连两个所述第二碎石层(111)之间设置有第二砂土层(112);所述围堰主体(1)的迎水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块石护面层(2);所述围堰主体(1)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砂土层(122)和所述第二砂土层(112)的止水帷幕(3),且所述止水帷幕(3)的一端伸入外海岩石(9)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外海岩石的围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块石护面层(2)与所述围堰主体(1)的迎水侧面之间设置有土工布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智李汉渤张文森黄文慧嵇廷吴宇恒林伟才周林梁彦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