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电力系统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1671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楼宇电力系统监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立柱,立柱上固定有横杆,横杆上设置有智能电表,底座上覆盖有防护壳,防护壳的一侧固定嵌入有筒体,筒体内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叶片,筒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防尘网,防护壳的另一侧固定嵌入有第二防尘网。通过多个智能电表组合对电力进行监控,从而形成一个小站点,对局部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智能电表与横杆采用卡销对接,方便拆卸检修,防护壳配合防尘网可起到一个防尘散热的效果。散热的效果。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宇电力系统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楼宇电力系统监测
,具体为楼宇电力系统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楼宇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10%,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各种类型的楼宇建筑都产生了无法忽略的高额电费成本:“节约用电”、“随手关灯”,成效微乎其微,电费开支难以控制。
[0003]主要出现的问题用电系统庞大,线路众多,结构繁杂,楼宇内部公共区域、外部的建筑亮化和夜间照明,景观灯,公告牌等,不同区域要求开放的照明时间不同,管理难。
[0004]将区域集中在一个场所进行电力监控是不够现实的,无法做到全方面的电力监控,所以,需要将区域进行划分,形成一个小规模的电力监控站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楼宇电力系统监测装置,以解决划分小规模电力监控站点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楼宇电力系统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有智能电表,所述底座上覆盖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固定嵌入有筒体,所述筒体内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叶片,所述筒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防尘网,所述防护壳的另一侧固定嵌入有第二防尘网。
[0007]优选的,所述智能电表的背部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延伸板,延伸板与横杆紧贴设置,能够将智能电表架立在横杆上。
[0008]优选的,所述延伸板的端部紧贴有扣板,扣板与横杆接触紧贴,电机的型号为4R25KGN

C,电机通过导线插头与室内220V电源插排插接通电。
[0009]优选的,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内置槽,所述扣板上固定有与内置槽插入设置的内置块,能够实现智能电表与横杆的定位对接。
[0010]优选的,所述内置块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通过弹簧固定有卡销,保证卡销的伸缩复位稳定。
[0011]优选的,所述内置槽内设置有通孔,所述卡销与通孔滑动插入设置,保证智能电表与横杆的固定稳定。
[0012]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正面铰接有门板,门板上固定嵌入有透明塑料材料制成的窥视板,能够观察智能电表显示部分数据。
[0013]优选的,所述智能电表设置有多个,均通过数据线与处理器信号连接,处理器分别通过数据线与蜂鸣器、客户端主机和警示灯连接,客户端主机通过无线信号与远程设备对接,客户端主机可为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远程设备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智能电表组合对电力进行
监控,从而形成一个小站点,对局部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智能电表与横杆采用卡销对接,方便拆卸检修,防护壳配合防尘网可起到一个防尘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延伸板和扣板侧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壳正面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电力监控原理图。
[0019]图中:1、底座;11、立柱;12、横杆;13、智能电表;14、筒体;15、第一防尘网;16、电机;17、叶片;18、防护壳;19、第二防尘网;2、延伸板;21、扣板;3、内置槽;31、内置块;4、凹槽;41、卡销;42、弹簧;43、通孔;5、门板;51、窥视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楼宇电力系统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有立柱11,立柱11上固定有横杆12,横杆12上设置有智能电表13,底座1上覆盖有防护壳18,防护壳18的一侧固定嵌入有筒体14,筒体14内固定有电机16,电机16的转轴上固定有叶片17,筒体14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防尘网15,防护壳18的另一侧固定嵌入有第二防尘网19。
[0021]请参阅图1和图2,智能电表13的背部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延伸板2,延伸板2与横杆12紧贴设置,能够将智能电表13架立在横杆12上。
[0022]请参阅图1和图2,延伸板2的端部紧贴有扣板21,扣板21与横杆12接触紧贴,电机16的型号为4RK25GN

C,电机16通过导线插头与室内220V电源插排插接通电。
[0023]请参阅图1和图2,延伸板2上设置有内置槽3,扣板21上固定有与内置槽3插入设置的内置块31,能够实现智能电表13与横杆12的定位对接。
[0024]请参阅图1和图2,内置块31上设置有凹槽4,凹槽4内通过弹簧42固定有卡销41,保证卡销41的伸缩复位稳定。
[0025]请参阅图1和图2,内置槽3内设置有通孔43,卡销41与通孔43滑动插入设置,保证智能电表13与横杆12的固定稳定。
[0026]请参阅图1和图3,防护壳18的正面铰接有门板5,门板5上固定嵌入有透明塑料材料制成的窥视板51,能够观察智能电表13显示部分数据。
[0027]请参阅图4,智能电表13设置有多个,均通过数据线与处理器信号连接,处理器分别通过数据线与蜂鸣器、客户端主机和警示灯连接,客户端主机通过无线信号与远程设备对接,客户端主机可为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远程设备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0028]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将智能电表13与横杆12对接时,通过两个延伸板2将其架立在横杆12上,然后通过扣板21与两个延伸板2对接,使得内置块31与内置槽3可插入对接,此时通过弹簧42的复位效果,使得卡销41与通孔43对接,完成智能电表13与横杆12的固定。
[0029]当需要对智能电表13进行防尘散热时,通过防护壳18配合第一防尘网15和第二防尘网19能够在透气的情况下,避免灰尘粘附智能电表13,通过电机16带动叶片17转动,可提高散热效果。
[0030]智能电表13测量的电力数据,比如电压、电流、用电量以及频率等,通过数据线与英特尔I7处理器进行数据传送分析对比,然后根据与正常值范围的数据对比后,若出现超标情况,通过蜂鸣器以及警示灯进行预警,处理器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站点的客户端主机上,工作人员可通过远程设备登陆站点内网,实现数据远程监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楼宇电力系统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立柱(11),所述立柱(11)上固定有横杆(12),所述横杆(12)上设置有智能电表(13),所述底座(1)上覆盖有防护壳(18),所述防护壳(18)的一侧固定嵌入有筒体(14),所述筒体(14)内固定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转轴上固定有叶片(17),所述筒体(14)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防尘网(15),所述防护壳(18)的另一侧固定嵌入有第二防尘网(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电力系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表(13)的背部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延伸板(2),延伸板(2)与横杆(12)紧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宇电力系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2)的端部紧贴有扣板(21),扣板(21)与横杆(12)接触紧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宇电力系统监测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兴华杨美王义明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云辉电力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