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拾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142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个光学拾取装置,包括一个激光束源以产生激光束,以及一个激光驱动电路以驱动激光束源。激光驱动电路连接至一个柔性基板,以及安排在一个沟槽或孔内,设置在一个光学拾取壳体的一部分的附近,在此部分上固定激光束源。激光驱动电路通过一个热传导元件连接至一个上盖板并处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上盖板接近激光驱动电路。因此,由激光驱动电路产生的热通过热传导元件传导至上盖板,准备传输至光学拾取装置的外面,而这时是在上盖板的一个平面内方向上散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背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它在一个光盘上记录和/或复制信息,其中多个激光束源用于发射激发束并支承在一个拾取壳体上。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个冷却机构,用于光学拾取装置。普通的光学拾取装置具有激光束源用于发射激光束,光学部件用于分支来自激光束源的激光束以及用于聚集激光束到光盘上,以及一个光学探测器用于接收由光盘反射的激光束。当一个信号在一个光学拾取装置内被探测时,激光束源、光学部件和光学探测器固定在其中的位置是重要的。为了精确地进行记录和复制工序,需要的是进行调节精确地至这样的固定位置。光盘包括CD和DVD,它们在使用激光束的波长方向是彼此不同的,以及希望的是,一个光学拾取装置能够使用于两种光盘。因此,除了激光束源、光学探测器和光学部件调节至固定的位置使用的精确度之外,需要的是在调节方向上相应的部件的自由度。再者,一个激光驱动电路,一个高频模块,一个光学探测器,一个驱动线圈,使用在一个物镜驱动器件内,等等也安装在光学拾取装置内,作为除了激光束源之外在记录1复制时发热的部件,在此种方式中,许多热发生部件是安装在光学拾取装置上,从而使来自这些热发生部件的热发生引起温度升高。尤其是,使用一个记录型光学拾取装置用于记录信息在一个光盘上,比如DVD-RAM/R/RW,CD-R/RW等(数字激光视盘-随机存取存储器/读/读写/光盘-读/读写等),大量的热产生于设置在光学拾取装置内的激光束源以及激光束源驱动用的一个激光驱动电路。再者,记录速度越高,需要的高输出激光束源越大,以及它要求激光束源和激光驱动电路安排为彼此靠近。在另一方面,光学拾取装置倾向于制造成小尺寸和薄型的。因此,热的发生理应引起部件遭受性能降级,使用寿命损失,故障或其它。为了克服热发生引起的这类问题,例如,申请JP-A-2002-304758公开一个光学拾取装置,包括一个激光驱动电路,设置在激光束源的附近以发生热,光学拾取装置构造为这样,使激光驱动电路的一个表面与它的一个面向柔性基板的一个表面相反,放置为与光学拾取壳体紧密接触和热学上连接,从而使由电子部件产生的热可以散逸至光学拾取壳体。使用这种光学拾取装置,使它不仅有可能减少设置在激光束源附近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和光学拾取壳体之间的热阻力,而且有效地将来自激光器驱动电路产生的热散逸至光学拾取壳体。还有,申请JP-A-2002-252408公开一个结构,其中一个散热器安装在一个壳体上,一个激光驱动器的一个侧面与它的连接至一个柔性基板的表面相反,进入与散热器紧密的接触,是安装在激光驱动器的下面,以及柔性基板安排在激光驱动器的上面。然而,使用以上所述的相关的普通技术,一个构件,由激光束源和激光驱动电路产生的热准备传导给它,是一个光学拾取壳体。因此,在激光束源和激光驱动电路是彼此接近的情况下,由激光驱动电路产生的热通过光学拾取壳体传导至激光束源,它有可能影响激光束源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再者,为了使一个光学拾取装置对多种类型光盘精确地进行记录/复制,需要调节和定位激光束源,光学探测器,光学部件分别地在平移和转动的多个方向上。因此,相关的部件不需要固定至一个光学拾取壳体在与其接触的状态,而是用一个粘接剂固定并且与它相离一个距离为数百微米至数毫米。尤其是,在一种情况下,激光束源连接至一个光学拾取壳体仅使用一个小元件,比如一个粘接剂具有热传导系数小于1.0W/m/K,这样有可能使激光束源变成高温,对激光束源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影响。本专利技术的概述本专利技术考虑到现有技术的这种真实的情况,以及它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光学拾取装置,具有一个高精确性,使用激光束源,光学探测器和光学部件调节至固定的位置和方向上的一个高自由度,相关的部件在其中调节。再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个光学拾取装置,它防止激光束源和激光驱动电路遭受性能降级,使用寿命损失,故障,以及它是高可靠性的。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个光学拾取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固定元件,它保持和固定激光束源至一个光学拾取壳体,以及其中第一和第二固定元件的相对的表面成形为限定弯曲的表面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半径,以及以一种凹凸的方式彼此相对应。在此种情况下,激光驱动电路的一个冷却通道直接地形成在上盖板或下盖板上,没有拾取壳体的媒介。因此,激光驱动电路夹置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没有光学拾取壳体的媒介。最好,激光驱动电路安排为接近一个光盘的一个内周边侧面,它相对于位置,由此处全部激光束源发射激光束,在一个状态,其中记录信息在一个光盘上或由一个光盘复制信息的工序可以进行,以及上盖板或下盖板与激光驱动电路连接的部分在比激光束源的投影区域大的区域被切除。再者,上盖板或下盖板与光学驱动电路连接的接头,以及光学拾取壳体不是定位在上盖板或下盖板的侧面的此部分,它是在激光束源和激光驱动电路之间延伸。具体地,在一个光学拾取装置内,它记录和/或复制信息在一个作为记录载体的一个光盘上,以及其中发射激光束的激光束源支承在拾取壳体上,以及多个固定元件使用于固定激光束源至拾取壳体,以及在多个固定元件之中相邻的固定元件的两个相对的表面形成为限定弯曲的表面,使能够成为彼此互相接触的表面。最好,使用这种安排,一个弯曲的表面成形为提供一个圆柱形侧面,另一个弯曲的表面成形为提供一个凹形表面,它进入与圆柱形侧面表面接触,以及激光束源设置为多数的。在另一个特点中,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提供一个光学拾取装置,它记录和/或复制信息在一个作为记录载体的一个光盘上,包括多个激光束源以发射激光束,一个激光驱动电路以驱动和控制激光束源,一个光学拾取壳体以调节其中的激光束源和激光驱动电路,以及上和下盖板分别地设置在光学拾取壳体的上和下表面上,以及其中激光驱动电路安排在光学拾取壳体内以及接近光盘的一个内周边侧面,它相对于位置,由此处激光束源发射激光束,一个上盖板和下盖板安装至光学拾取壳体,并带有一个预定的空气间隙在它们之间,以及激光驱动电路固定至一个盖板,在其上安装带有间隙在它们之间的激光驱动电路,在一种状态下,其中热传导可以保证。在此特点中,激光驱动电路可以热学上连接至另一个盖板,以及此盖板,在其上安装带有间隙在它们之间的激光驱动电路,最好至少是在与激光束源相反的位置切除,以及设置在一个位置,不会妨碍激光束源的冷却。再者,盖板和光学拾取壳体的那些接头,它安装在光学拾取壳体上,并带有空气间隙在它们之间,设置至少在连接在激光驱动电路和多个激光束源之间的直线的外面。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下列说明结合附图明确地表达出来。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光学拾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一个顶视图,示出一个激光驱动电路和激光束源之间的位置关系;图2是一个分解的透视图,示出第一实施例用的激光束源和固定元件;图3是一个横剖面图,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的一部分,在其上安装激光束源;图4是在第一实施例中一部分的横剖面图,在其上安装激光驱动电路;图5是一个顶视图,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一个上盖板固定部分,激光驱动电路和激光束源之间的位置关系;图6是一个分解的透视图,示出一个光盘装置,包括图1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7是一个透视图,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光学拾取装置的一个第二实施例;图8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激光束源,支承在一个激光拾取壳体上,以发射激光束,用于在一个作为记录载体的一个光盘上记录和/或复制信息,其中,提供多个固定元件以固定至少一个激光束源至激光拾取壳体,在多个固定元件中相邻的固定元件的两个相对的表面成形为弯曲的表面,该表面能够彼此相互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10-21 2003-3606651.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激光束源,支承在一个激光拾取壳体上,以发射激光束,用于在一个作为记录载体的一个光盘上记录和/或复制信息,其中,提供多个固定元件以固定至少一个激光束源至激光拾取壳体,在多个固定元件中相邻的固定元件的两个相对的表面成形为弯曲的表面,该表面能够彼此相互接触。2.按照权利要求1的光学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弯曲的表面成形为提供一个圆柱形侧表面以及另一个所述弯曲的表面成形为提供一个凹形表面,产生与圆柱形侧表面的表面接触。3.按照权利要求1的光学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多个激光束源。4.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包括多个激光束源以发射激光束,用于在一个作为记录载体的光盘上记录和/或复制信息;一个激光驱动电路以驱动和控制激光束源;一个光学拾取壳体以在其中调节激光束源和激光驱动电路;以及至少一个上盖板,设置在光学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越智学小笠原浩田口博文加藤盛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株式会社日立视听媒介电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