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汽车厢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39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汽车厢体,该装置包括厢体本体,所述厢体本体包括纵梁、横梁和边梁,所述纵梁、横梁和边梁均设置为相对分布的四组;四组所述纵梁、横梁和边梁的两端均预设有开口且四组纵梁、横梁和边梁的两端均通过预设的开口嵌入卡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板底部的底板横梁与第二螺栓的配合使用将底板固定在厢体框架的底部,同时将底板纵梁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一侧的边梁焊接固定,对底板进行加固,使其承重能力更强;车厢顶板与底板均通过螺栓、螺孔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使车厢面板与车厢框架相互独立,便于组装、拆卸面板与框架,便于对车厢面板进行运输,方便用户使用。方便用户使用。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汽车厢体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车厢
,具体是一种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汽车厢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流行业发展,对货运的需求越来越大,一般城市中均采用厢式货车进行运输,厢式货车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工作高效、运输量大,充分利用空间及安全、可靠等优点。广泛适用于运输各类货物,各大工厂、超市、个人均适用。
[0003]现有的汽车厢体多为一体化结构设计,厢体各个承重梁相互焊死,难以拆解,当厢体某一承重梁受损时难以更换部件,只能重新使用新的厢体,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这样的汽车厢体只能在工厂加装车辆,当用户需要将空厢体运输回去自行组装时也较为不便。因而需要一种能够便于拆卸、组装厢体框架,使承重梁相互独立、便于更换,能够方便运输厢体的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汽车厢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汽车厢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汽车厢体,包括厢体本体,所述厢体本体包括纵梁、横梁和边梁,所述纵梁、横梁和边梁均设置为相对分布的四组;四组所述纵梁、横梁和边梁的两端均预设有开口且四组纵梁、横梁和边梁的两端均通过预设的开口嵌入卡合;四组所述纵梁、横梁和边梁的连接处均通过连接角钢固定连接;
[0007]所述厢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厢体本体正面的中间位置及厢体左侧均设置有厢门,所述厢体本体正面靠近厢门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所述厢体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盖板,所述厢体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背板;所述厢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下方固定有多个底板横梁,多个所述底板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一侧的横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底板横梁下方的两侧均固定有底板纵梁,两个所述底板纵梁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一侧的边梁焊接固定。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底板横梁的两端与对应一侧的横梁的连接处均开设有螺孔且螺孔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纵梁的两端均预设有多个第一螺孔,所述横梁的两端及梁体的正面均预设有多个第二螺孔,所述边梁的两端及梁体的上表面均预设有第三螺孔。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纵梁、横梁和边梁的连接处包覆有连接角钢,所述连接角钢上开设有与第一螺孔、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配合使用的螺孔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设置在四组纵梁的顶端,所述顶板四
条边的边缘处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横梁、边梁贴合且顶板与横梁、边梁的连接处均开设有螺孔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对应一侧的纵梁、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盖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对应一侧的边梁、纵梁固定连接。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通过底板底部的底板横梁与第二螺栓的配合使用将底板固定在厢体框架的底部,同时将底板纵梁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一侧的边梁焊接固定,对底板进行加固,使其承重能力更强;
[0016]2、通过四组相互独立的纵梁、横梁与边梁的连接完成对车厢框架的组装,车厢框架整体较为稳固,纵梁、横梁与边梁之间可二次拆卸,当框架零件受损时可以及时更换,方便运输、更换、组装车厢框架,使用更便捷;
[0017]3、车厢顶板与底板均通过螺栓、螺孔的方式进行连接,车厢背板、侧板及盖板也可单独焊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使车厢面板与车厢框架相互独立,便于组装、拆卸面板与框架,便于对车厢面板进行运输,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纵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横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边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中顶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
[0025]图8为本技术中底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图8中B处的放大图。
[0027]附图标记注释:1

纵梁、101

第一螺孔、2

横梁、201

第二螺孔、3

边梁、301

第三螺孔、4

厢门、5

顶板、6

侧板、7

盖板、8

连接角钢、9

第一螺栓、10

底板、11

底板纵梁、12

底板横梁、13

第二螺栓、14

第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本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汽车厢体,包括厢体本体,所述厢体本体包括纵梁1、横梁2和边梁3,所述纵梁1、横梁2和边梁3均设置为相对分布的四组,四组所述纵梁1、横梁2和边梁3的两端均预设有开口且四组纵梁1、横梁2和边梁3的两端均通过预设的开口嵌入卡合;四组所述纵梁1、横梁2和边梁3的连接处均通过连接角
钢8固定连接;所述厢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5,所述厢体本体正面的中间位置及厢体左侧均设置有厢门4,所述厢体本体正面靠近厢门4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6,所述厢体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盖板7,所述厢体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背板;
[0031]所述纵梁1的两端均预设有多个第一螺孔101,所述横梁2的两端及梁体的正面均预设有多个第二螺孔201,所述边梁3的两端及梁体的上表面均预设有第三螺孔301;所述纵梁1、横梁2和边梁3的连接处包覆有连接角钢8,所述连接角钢8上开设有与第一螺孔101、第二螺孔201和第三螺孔301配合使用的螺孔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9。
[0032]实施例2
[0033]请参阅图6~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顶板5设置在四组纵梁1的顶端,所述顶板5四条边的边缘处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横梁2、边梁3贴合且顶板5与横梁2、边梁3的连接处均开设有螺孔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14;所述侧板6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对应一侧的纵梁1、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汽车厢体,包括厢体本体,所述厢体本体包括纵梁(1)、横梁(2)和边梁(3),所述纵梁(1)、横梁(2)和边梁(3)均设置为相对分布的四组;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纵梁(1)、横梁(2)和边梁(3)的两端均预设有开口且四组纵梁(1)、横梁(2)和边梁(3)的两端均通过预设的开口嵌入卡合;四组所述纵梁(1)、横梁(2)和边梁(3)的连接处均通过连接角钢(8)固定连接;所述厢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5),所述厢体本体正面的中间位置及厢体左侧均设置有厢门(4),所述厢体本体正面靠近厢门(4)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6),所述厢体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盖板(7),所述厢体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背板;所述厢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汽车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下方固定有多个底板横梁(12),多个所述底板横梁(1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一侧的横梁(2)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底板横梁(12)下方的两侧均固定有底板纵梁(11),两个所述底板纵梁(1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一侧的边梁(3)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汽车厢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底板横梁(12)的两端与对应一侧的横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轻运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