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236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吸热管,连续相邻的若干个吸热管组成一吸热管组,连续相邻三组吸热管组之间、中间的吸热管组的吸热管两端分别通过流通通道与相邻两吸热管组的吸热管对应端连通,流通通道内设置有缓流面,缓流面能与从上一吸热管组流出的流体相触碰、进而改变流体朝下一吸热管组方向的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缓流面阻碍刚流入流通通道内的流体,使得流体原本朝下一吸热管组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并紊乱,从而促使流体能够先充满在整个流通通道内,进而确保流体能够均匀流入到下一吸热管组的各个吸热管内,相比现有技术,本设备的热交换效率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本设备的热交换效率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本设备的热交换效率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交换器


[0001]本技术属于热交换设备
,特指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见的壁挂炉包括有燃烧器与主热交换器,主热交换器连接在内循环液体管道上,由燃烧器产生高温烟气经过主换热器对内循环液体进行热传递,使得主换热器内的内循环液体形成高温液体。
[0003]现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公布号:CN112325672A;申请公布号:2021.02.05)所公开的一种双用热交换器,参照该申请文件中的说明书附图图2所述,连续相邻的若干个内吸热管组成一组,连续相邻三组内吸热管组之间、中间的内吸热管组两端分别通过流通通道与相邻两内吸热管组的对应端连通,而流通通道则呈弧形结构。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上一组的内吸热管内的流体在惯性的作用下、会沿着流通通道的弧形壁面流向下一组的内吸热管内,其绝大多数的流体会流入到靠近流体通道侧边的内吸热管内、而靠近流通通道中部的内吸热管则只有少量的流体流入,进而存在流体无法均匀流入到下一组的各个内吸热管内的情况,使得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被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能在流通通道内分布均匀的热交换器。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吸热管,连续相邻的若干个吸热管组成一吸热管组,连续相邻三组吸热管组之间、中间的吸热管组的吸热管两端分别通过流通通道与相邻两吸热管组的吸热管对应端连通,所述流通通道内设置有缓流面,缓流面与上一吸热管组的吸热管对应端口相对应,且缓流面能与从上一吸热管组流出的流体相触碰、进而改变流体朝下一吸热管组方向的流动。
[0007]在上述的一种热交换器中,所述缓流面为平面、且上一吸热管组的吸热管的轴线延长线垂直于缓流面上。
[0008]在上述的一种热交换器中,还包括有左支板与右支板,所述吸热管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上左支板与右支板上,左支板的左侧壁以及右支板的右侧壁上分别盖设有罩体,罩体与对应支板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
[0009]在上述的一种热交换器中,所述流通通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缓流面为流通通道面朝向吸热管方向的侧壁面。
[0010]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0011]本技术通过缓流面阻碍刚流入流通通道内的流体,使得流体原本朝下一吸热管组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并紊乱,从而促使流体能够先充满在整个流通通道内,进而确保流体能够均匀流入到下一吸热管组的各个吸热管内,相比现有技术,本设备的热交换效率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立体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剖视图。
[0014]图中:1、吸热管;2、流通通道;3、缓流面;4、左支板;5、右支板;6、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0016]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吸热管1,连续相邻的若干个吸热管组成一吸热管组,连续相邻三组吸热管组之间、中间的吸热管组的吸热管1两端分别通过流通通道2与相邻两吸热管组的吸热管1对应端连通,所述流通通道2内设置有缓流面3,缓流面3与上一吸热管组的吸热管1对应端口相对应,且缓流面3能与从上一吸热管组流出的流体相触碰、进而改变流体朝下一吸热管组方向的流动。
[0017]本技术通过缓流面3阻碍刚流入流通通道2内的流体,使得流体原本朝下一吸热管组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并紊乱,从而促使流体能够先充满在整个流通通道2内,进而确保流体能够均匀流入到下一吸热管组的各个吸热管1内,相比现有技术,本设备的热交换效率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0018]与此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流面3为平面、且上一吸热管组的吸热管1的轴线延长线垂直于缓流面3上。即上一吸热管组的流体流入到流通通道2内时、流动中的流体会直接撞击在缓流面3上,进而在缓流面3的反作用力下,促使流体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而紊乱。其中,缓流面3也可以是弧面、且该弧面能够引导流体朝远离下一吸热管组的方向流动。
[0019]更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流通通道2的具体形成结构为:还包括有左支板4与右支板5,所述吸热管1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上左支板4与右支板5上,左支板4的左侧壁以及右支板5的右侧壁上分别盖设有罩体6,罩体6与对应支板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2。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较少部件的数量,所述流通通道2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缓流面3为流通通道2面朝向吸热管1方向的侧壁面。
[0020]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吸热管(1),连续相邻的若干个吸热管组成一吸热管组,连续相邻三组吸热管组之间、中间的吸热管组的吸热管(1)两端分别通过流通通道(2)与相邻两吸热管组的吸热管(1)对应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通道(2)内设置有缓流面(3),缓流面(3)与上一吸热管组的吸热管(1)对应端口相对应,且缓流面(3)能与从上一吸热管组流出的流体相触碰、进而改变流体朝下一吸热管组方向的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面(3)为平面、且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安军陈玲辉应肖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涛卫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