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换热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442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换热机组,该智能换热机组包括,所述换热器包括二次网进水管、二次网回水管、一次网进水管、一次网回水管。所述二次网进水管中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二次网回水管中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一次网进水管中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一次网回水管中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管路中的温度。所述二次网进水管中设有第一压力稳定器,所述二次网回水管中设有第二压力稳定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工作时,控制器按照内部设定的程序维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处于动态平衡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换热效率高,可以自动控制温度,而且设置了云端服务器,能够储存相关信息,而且能够实现远程监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化程度高。化程度高。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换热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机组,特别涉及智能换热机组。

技术介绍

[0002]换热机组是供暖系统中的重要设备,负责将一次网循环的热量换热到二次网循环水中,为用户供暖。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换热机组大都是由换热器、稳压装置、循环泵、补水泵、除污器、控制柜等组成,有的需要加凝结水箱或补水箱及软水装置,其功能相当于换热站,凡需换热站的热力工程均可采用智能换热机组代替。现有的智能换热机组虽然设置了自动控制装置来根据室外温度变化合理供热,但是现有的智能换热机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管路压力不稳定造成供热效果不稳定,不能根据自动调节温度,因此目前智能换热机组的供暖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们高品质的供暖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智能换热机组。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换热机组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二次网进水管、二次网回水管、一次网进水管、一次网回水管。所述二次网进水管中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二次网回水管中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一次网进水管中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一次网回水管中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管路中的温度。所述二次网进水管中设有第一压力稳定器,所述二次网回水管中设有第二压力稳定器。所述第一压力稳定器、第二压力稳定器用于调节管路的压力,维持管路压力处于稳定状态。所述二次网进水管中设有第一蝶阀,所述二次网回水管中设有第二蝶阀,所述一次网进水管中设有第三蝶阀,一次网回水管中设有第四蝶阀。所述第一蝶阀、第二蝶阀、第三蝶阀、第四蝶阀分别用于控制管路中物质的流动。所述二次网进水管中设有第一计量泵,所述二次网回水管中设有第二计量泵。所述第一计量泵、第二计量泵分别用于输送管路中的液体,并实时监测管路中液体的流量。所述二次网进水管中设有第一循环泵,所述二次网回水管中设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用于使管路中的液体循环流动。
[0005]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一计量泵、第二计量泵分别通过电信号与控制器单向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分别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所述第一计量泵、第二计量泵分别将检测到的流量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电信号分别与第一压力稳定器、第二压力稳定器、第一蝶阀、第二蝶阀、第三蝶阀、第四蝶阀、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单向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压力稳定器、第二压力稳定器、第一蝶阀、第二蝶阀、第三蝶阀、第四蝶阀、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的工作状态。
[0006]所述控制器与云端服务器通过电信号单向连接,所述控制器将本技术工作的相关信息及参数传递到云端服务器中。所述控制器通过PLC编程,内部提前设置了相关程
序。所述云端服务器具有储存功能,可将以前的信息储存。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过电信号与监测端连接,相互人员通过监测端可实时从云端服务器中查看相关信息,也可以查阅以往信息。所述监测端与控制器通过电信号双向连接。本技术可直接从监测端对控制器进行内部程序修改,所述控制器也将当前相关信息实时传递到监测端。所述二次网回水管中设有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温度调节装置通过电信号单向连接。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控制器内部设定了PLC编程的程序,控制器维持了本技术的动态平衡,本技术换热效率高,可以自动控制温度,而且设置了云端服务器,能够储存相关信息,而且能够远程监测,本技术智能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
[0009]图2是本技术温度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0010]图中1.二次网进水管,2.二次网回水管,3.一次网进水管,4.一次网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001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3]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智能换热机组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包括二次网进水管1、二次网回水管2、一次网进水管3、一次网回水管4,二次网进水管1中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二次网回水管2中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一次网进水管3中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一次网回水管4中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二次网进水管1中设有第一压力稳定器,二次网回水管2中设有第二压力稳定器。二次网进水管1中设有第一蝶阀,二次网回水管2中设有第二蝶阀,一次网进水管3中设有第三蝶阀,一次网回水管4中设有第四蝶阀。二次网进水管1中设有第一计量泵,二次网回水管2中设有第二计量泵。二次网进水管1中设有第一循环泵,二次网回水管2中设有第二循环泵。
[0015]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一计量泵、第二计量泵分别通过电信号与控制器单向连接。控制器通过电信号分别与第一压力稳定器、第二压力稳定器、第一蝶阀、第二蝶阀、第三蝶阀、第四蝶阀、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单向连接。控制器与云端服务器通过电信号连接,云端服务器通过电信号与监测端连接,监测端与控制器通过电信号双向连接。二次网进水管1中设有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液体中的杂质,防止堵塞管路。
[0016]本技术在工作时,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传递的温度信息控制第一蝶阀、第二蝶阀的工作状态,控制器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传递的温度信息控制第三蝶阀、第四蝶阀的工作状态。控制器根据第一计量泵、第二计量泵检测的流量信息控制第一压力稳定器、第二压力稳定器的工作。控制器还会根据管路实际情况自动调节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的工作状态。
[0017]当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传递的温度信息相差较小时,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不高,因此要降低二次网进水管1、二次网回水管2中液体的流速,即调小第一蝶阀、第二蝶阀。当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传递的温度信息相差较小时,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不高,因此要降低一次网进水管3、一次网回水管4中液体的流速,即调小第三蝶阀、第四蝶阀。控制器还可以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传递的温度信息控制温度调节装置工作。
[0018]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换热机组,包括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二次网进水管(1)、二次网回水管(2)、一次网进水管(3)、一次网回水管(4),所述二次网进水管(1)中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二次网回水管(2)中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一次网进水管(3)中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一次网回水管(4)中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二次网进水管(1)中设有第一压力稳定器,所述二次网回水管(2)中设有第二压力稳定器;所述二次网进水管(1)中设有第一蝶阀,所述二次网回水管(2)中设有第二蝶阀,所述一次网进水管(3)中设有第三蝶阀,一次网回水管(4)中设有第四蝶阀;所述二次网进水管(1)中设有第一计量泵,所述二次网回水管(2)中设有第二计量泵;所述二次网进水管(1)中设有第一循环泵,所述二次网回水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守国鞠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尔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