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焚烧垃圾炉的灰渣分离返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021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焚烧垃圾炉的灰渣分离返料系统,属于灰渣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分离器、离心风机、引风机,分离器包括分离腔与返料腔;分离腔为圆柱形的腔体结构,圆柱形外侧面上设置有粗料出口与进料口;进料口方向与分离腔的圆柱形外侧面相切;粗料出口方向朝向分离腔的轴线;返料腔对称设置于分离腔的左右端面上,直径小于分离腔的直径,与分离腔相连通并且与分离腔同轴设置;返料腔的圆柱形外侧面上设置有细料出口,细料出口方向与返料腔的圆柱形外侧面相切;进料口通过离心风机与灰渣斗相连接,粗料出口通过接料管与渣料收集装置相连接,细料出口通过引风机与炉膛内部相连通;解决了目前灰渣分离技术灰渣分离无法进行有效分离的问题。分离的问题。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焚烧垃圾炉的灰渣分离返料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灰渣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焚烧垃圾炉的灰渣分离返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环保呼声日高,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话题。锅炉一般选用石英砂(粒度0

3mm左右)或者燃烧之后的灰作为床料,因入炉垃圾品种复杂,为使垃圾焚烧炉正常稳定运行,必须及时排出某些不燃物,但在锅炉排渣过程中,会有大量石英砂床料随之排出,为减少床料损失,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灰渣分离技术尤为重要。
[0003]灰渣分离技术可利用物料的振动、离心运动或重力得以实现灰渣分离,并通过气力输送返回炉膛,确保锅炉稳定运行。
[0004]现有常用的灰渣分离技术为在灰渣斗中加入筛板来实现灰渣筛分的机械筛分装置,如下图1、图2所示:此系统根据所要分选物料的粒径,设计好筛板2的间距,放入灰渣斗1中,使小于设计粒径的物料(灰或石英砂)通过筛板2、石英砂出口3落入发送器,运用气力输送(微正压压送式)原理,用经过处理的压缩空气,通过发送器5底部流化盘,对发送器5内的物料进行扰动使之达到流态化,从而使物料输送返回炉膛6;而大于设计粒径的物料(渣),利用自重,通过渣出口4落入左侧接管,通过冷链机和斗提机输送到渣库。
[0005]但此种灰渣分离技术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实现灰渣更有效的分离:(1)由于灰渣温度高造成筛板变形;(2)经筛分后的细物料在冬季易板结造成落粉不畅;(3)由于渣温度过高而结块造成出渣管堵塞。
技术内
[0006]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焚烧垃圾炉的灰渣分离返料系统;解决目前灰渣分离技术灰渣分离无法进行有效分离的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焚烧垃圾炉的灰渣分离返料系统,包括分离器、离心风机、引风机,所述分离器包括分离腔与返料腔;所述分离腔为圆柱形的腔体结构,分离腔的圆柱形外侧面上设置有粗料出口与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为长方形结构,突出于分离腔的圆柱形外侧面,进料口的垂线方向与分离腔的圆柱形外侧面相切;所述粗料出口为长方形结构,设置于分离腔的下端,并且突出于分离腔的圆柱形外侧面,粗料出口的方向朝向分离腔的轴线;所述返料腔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分离腔的左右端面上,返料腔为圆柱形的腔体结构,直径小于分离腔的直径,与分离腔相连通并且与分离腔同轴设置;所述返料腔的圆柱形外侧面上设置有细料出口,所述细料出口为方形结构,突出于返料腔的圆柱形外侧面,细料出口的垂线方向与返料腔的圆柱形外侧面相切;所述分离器的进料口通过离心风机与灰渣斗相连接,粗料出口通过接料管与渣料收集装置相连接,细料出口通过引风机与炉膛内部相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的两条长边的长度与分离腔的厚度相等,两条短边与分离腔的左右两个端面分别位于同一个平面。
[0010]进一步的,进料口远离粗料出口的一条长边通过一块进料口侧板与分离腔的圆柱形外侧面相连接,所述进料口侧板与分离腔的圆柱形外侧面保持相切,并且进料口侧板与进料口相垂直,进料口的另一条长边通过另一块进料口侧板与分离腔的圆柱形外侧面相连接,两块进料口侧板相平行。
[0011]进一步的,所述粗料出口的长边长度与分离腔的厚度相等,并且两条长边与分离腔轴线的距离相等;粗料出口的两条短边与分离腔的左右两个端面分别位于同一个平面。
[0012]进一步的,粗料出口的两条长边通过两块粗料出口侧板分别与分离腔的圆柱形外侧面相连接,并且两块粗料出口侧板与分离腔的圆柱形外侧面保持相切。
[0013]进一步的,所述细料出口的两条长边的长度与返料腔的厚度相等,两条短边与返料腔的左右两个端面分别位于同一个平面。
[0014]更进一步的,细料出口远离返料腔轴线的一条长边通过一块细料出口侧板与返料腔的圆柱形外侧面相连接,所述细料出口侧板与返料腔的圆柱形外侧面保持相切,并且细料出口侧板与细料出口相垂直;细料出口的另一条长边通过另一块细料出口侧板与返料腔的圆柱形外侧面相连接,两块细料出口侧板相平行。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提供的分离返料系统,不但可以实现灰渣分离,而且可通过离心风机送入的空气对渣进一步冷却,使之落入粗料出口中顺利进行渣的输送。
[0017](2)本技术提供的分离返料系统,通过离心分离,使灰或石英砂与渣得到有效的分离,从而可以将部分灰或石英砂补充给炉膛作为床料,从而保证垃圾焚烧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是现有的灰渣分离技术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筛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中分离器的正视图;
[0023]图5是图4的侧视图;
[0024]图6是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0025]其中,1为灰渣斗、2为筛板、3为石英砂出口、4为渣出口、5为发送器、6为炉膛、7为分离腔、8为返料腔、9为粗料出口、10为粗料出口侧板、11为进料口、12为进料口侧板、13为细料出口、14为细料出口侧板、15为离心风机、16为引风机、17为接料管、18为渣料收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
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27]如图3

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焚烧垃圾炉的灰渣分离返料系统,包括分离器、离心风机15、引风机16。
[0028]所述分离器包括分离腔7与返料腔8。
[0029]所述分离腔7为圆柱形的腔体结构,内部为中空状态。所述分离腔7的圆柱形外侧面上设置有粗料出口9与进料口11。
[0030]所述粗料出口9为长方形结构,设置于分离腔7的下端,与分离腔7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分离腔7的半径。所述粗料出口9的长边长度与分离腔7的厚度相等,并且两条长边与分离腔7轴线的距离相等;粗料出口9的两条短边与分离腔7的左右两个端面分别位于同一个平面。粗料出口9的两条长边通过两块粗料出口侧板10分别与分离腔7的圆柱形外侧面相连接,并且两块粗料出口侧板10与分离腔7的圆柱形外侧面保持相切。
[0031]所述进料口11为长方形结构,与分离腔7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分离腔7的半径。所述进料口11的两条长边的长度与分离腔7的厚度相等,两条短边与分离腔7的左右两个端面分别位于同一个平面。进料口11远离粗料出口9的一条长边通过一块进料口侧板12与分离腔7的圆柱形外侧面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焚烧垃圾炉的灰渣分离返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离心风机(15)、引风机(16),所述分离器包括分离腔(7)与返料腔(8);所述分离腔(7)为圆柱形的腔体结构,分离腔(7)的圆柱形外侧面上设置有粗料出口(9)与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为长方形结构,突出于分离腔(7)的圆柱形外侧面,进料口(11)的垂线方向与分离腔(7)的圆柱形外侧面相切;所述粗料出口(9)为长方形结构,设置于分离腔(7)的下端,并且突出于分离腔(7)的圆柱形外侧面,粗料出口(9)的方向朝向分离腔(7)的轴线;所述返料腔(8)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分离腔(7)的左右端面上,返料腔(8)为圆柱形的腔体结构,直径小于分离腔(7)的直径,与分离腔(7)相连通并且与分离腔(7)同轴设置;所述返料腔(8)的圆柱形外侧面上设置有细料出口(13),所述细料出口(13)为方形结构,突出于返料腔(8)的圆柱形外侧面,细料出口(13)的垂线方向与返料腔(8)的圆柱形外侧面相切;所述分离器的进料口(11)通过离心风机(15)与灰渣斗(1)相连接,粗料出口(9)通过接料管(17)与渣料收集装置(18)相连接,细料出口(13)通过引风机(16)与炉膛(6)内部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垃圾炉的灰渣分离返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的两条长边的长度与分离腔(7)的厚度相等,两条短边与分离腔(7)的左右两个端面分别位于同一个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焚烧垃圾炉的灰渣分离返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1)远离粗料出口(9)的一条长边通过一块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叶王欢郎鹏德郎秀荣邢亮才赵英许洪臣
申请(专利权)人:忻州市洁晋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