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01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信息记录媒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其表面和磁头之间接触引起的两者的磨损,并且能够降低因贴合引起的两者的损坏的发生率的信息记录媒体。其手段是,在基体材料(11)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规定的凹凸图案的磁性层(14)的各凹部(22)埋入非磁性材料,同时在所述磁性层(14)的各凸部(21)的各上表面(21a)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利用非磁性材料形成非磁性层(15),所述非磁性层(15)形成为,其一部分比除该部分的其他部分更向与凸部(21)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至少在基体材料的一个面上形成磁性层的信息记录媒体
技术介绍
以往,硬盘等磁记录媒体(信息记录媒体)的面记录密度的高密度化是由线记录密度的高密度化以及磁道密度的高密度化的两者完成的。今后,为了使面记录密度的进一步高密度化,使这两者进一步高密度化正成为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线记录密度的高密度化用的手法,有提高磁头的记录分辨率、磁记录媒体的高顽磁力化及低噪音化等,进一步谋求磁头与磁记录媒体之间的低间隔化。另一方面,在磁道的高密度化方面,明显存在因磁头小型化的极限以及磁头的磁场扩张而产生的边纹(side fringe)和串音等各种问题。已有手法中,磁道密度的高密度化乃至对面记录密度的高密度化正在达到极限。在这样的状况下,作为可以进一步实现面记录密度的高密度化的磁记录媒体,已经提出了具有在规定的凹凸图案上形成的记录层的盘片读取磁道型(disk read tracktype)的磁记录媒体。这种情况下,已知这种盘片读取磁道型的磁记录媒体存在磁头的浮动特性因凹凸图案中的凹部的影响而受损的问题。作为可以解决该问题的手段,已知日本特开平9-97419号公报中公开的磁盘。该磁盘形成具备将非磁性材料填充到凹凸图案中的凹部(保护带间隔)而形成的保护带构件的结构。这种情况下,通过研磨磁盘表面,使这种磁盘形成记录磁性构件和保护带构件之间没有阶跃的状态,即磁盘表面平滑的状态。然而,已有的磁盘存在以下问题。即已有的磁盘中,其表面平滑化。另一方面,具备这类磁盘的磁记录装置使数据录放用的磁头离磁盘表面保持规定的距离,从而避免磁头与磁盘之间相互接触。但是,尤其是使磁头在搜索时向半径方向移动时,有时因磁盘表面和磁头之间的气流变化致使两者相互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已有的磁盘的表面平滑化的,在具有这种磁盘的磁记录装置中,磁盘和磁头面接触的结果是,产生磁头以及磁盘的表面容易摩擦损耗的问题。另外,磁头接近被高度平滑化的磁盘的表面时,磁头的头部表面也平滑化,因此存在可能因两者贴合从而导致磁头及磁盘的表面损坏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与不形成凹凸图案的连续膜型磁盘一样,也可以考虑下述方法,即在以规定的粗糙度形成基体材料的表面之后,通过将记录层(磁性层)等层叠,在磁性层的表面形成网纹(微小凹凸)。然而,在制造盘片读取磁道型(disk readtrack type)的磁盘时,如上述那样将非磁性材料填充到磁性层的凹部并进行研磨,因而网纹也平滑化。因此即使采用这种方法也依然产生上述那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存在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媒体,该媒体能够减少其表面和磁头之间接触引起的两者的磨损,并且能够降低因贴合引起的两者的损坏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思路
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如下所述形成,即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规定的凹凸图案的磁性层的各凹部埋入非磁性材料,同时在所述磁性层的各凸部的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利用所述非磁性材料形成非磁性层,所述非磁性层形成为,其一部分比除该部分外的其他部分更向与所述凸部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所述各凸部的所述各上表面的全部区域形成所述非磁性层。又可以在除了所述各凸部的所述各上表面的边缘部的区域形成所述非磁性层。又可以随着朝所述凸部的中央部靠近逐渐向着与所述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地形成所述非磁性层。又,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如下所述形成,即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规定的凹凸图案的磁性层的各凹部将非磁性材料埋入,所述磁性层的各凸部的各上表面的一部分比除了该部分外的其他部分更朝着与所述凸部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所述各上表面从所述非磁性材料的表面突出地形成所述各凸部。又能够随着朝所述各上表面的中央部靠近逐渐向着与所述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地形成所述各凸部。又可以在所述基体材料的所述至少一个面的最上部形成保护层。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通过形成磁性层且使其一部分相比其他部分突出,即使例如在搜索时信息记录媒体的表面与磁头之间的气流发生变动,也可以将磁头与信息记录媒体的表面之间的接触限制于线接触或者点接触,比表面平滑化的已有的信息记录媒体,可以充分减少接触时的两者的接触面积,其结果是,可以充分降低接触引起的磁头与信息记录媒体的表面的磨损。另外,由于利用其一部分突出的非磁性层形成适度的凹凸,因而可以充分降低信息记录媒体的表面与磁头之间贴合引起的磁头及信息记录媒体的表面的损坏的发生率。又,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通过在各个凸部中各上表面全部区域形成非磁性层,可以回避磁头和磁性层之间的直接接触,因此不仅可以切实地防止磁头的磨损,而且可以切实地防止磁性层的磨损。还有,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通过在除了各个凸部的各上表面中的边缘部外的区域形成非磁性层,数据录放时磁头与凸部之间的非磁性材料少了各上表面的边缘部不存在磁性材料的份额,因此可以减少间隔损耗,从而可以提高录放特性。又,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随着朝凸部的中央部靠近逐渐向着与所述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地形成所述非磁性层,这样可以圆滑地形成非磁性层而不形成角部。因此,可以充分防止在接触信息记录媒体的表面时磁头与信息记录媒体的表面的损坏。又,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使所述磁性层的各凸部的各上表面的一部分比除该一部分外的其他部分更突出地形成,这样即使例如在搜索时信息记录媒体的表面与磁头之间的气流发生变化致使磁头与信息记录媒体的表面之间接触,也可以把该接触限制在线或者点接触范围,因此相比表面平滑化的已有信息记录媒体,可以把接触时两者的接触面积限制于足够小的程度,其结果是,可以充分降低接触引起的磁头以及信息记录媒体的表面的磨损。另外,由于利用其一部分突出的凸部形成适度的凹凸,因而可以充分降低信息记录媒体的表面和磁头之间贴合引起的磁头以及信息记录媒体的表面损坏的发生率。又,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通过使各凸部的各上表面从非磁性材料的表面突出,录放时磁性层的各个凸部与磁头之间不存在非磁性材料,其结果是,可以充分提高录放特性。又,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随着朝各上表面的中央部靠近逐渐向着与所述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地形成所述各凸部,以此可以圆滑地形成各凸部而不形成角部。因此,可以充分防止接触信息记录媒体的表面时磁头和信息记录媒体的表面的损坏。又,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通过在其最上部形成保护层,可以进一步切实地防止例如磁头接触导致的磁性层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磁记录媒体1的剖面图。图2是示出磁记录媒体制造装置101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中间体10的剖面图。图4是在玻璃基体材料11上形成软磁性层12的状态的剖面图。图5是软磁性层12上形成中间层13的状态的剖面图。图6是在磁性层14上形成掩模形成用功能层17的状态的剖面图。图7是对掩模形成用功能层17照射电子束EB以描绘曝光图案P1的状态的剖面图。图8是形成凹凸图案P2(掩模M1)的状态的剖面图。图9是在磁性层14上形成凹凸图案P3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0是将非磁性材料覆盖在磁性层14上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1是对非磁性材料进行离子束蚀刻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2是在磁性层14的凸部21的上表面21a上形成非磁性层15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3是磁记录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规定的凹凸图案的磁性层的各凹部埋入非磁性材料,同时在所述磁性层的各凸部的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利用所述非磁性材料形成非磁性层,所述非磁性层形成为,其一部分比除该部分外的 其他部分更向与所述凸部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3-25 2004-0884331.一种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规定的凹凸图案的磁性层的各凹部埋入非磁性材料,同时在所述磁性层的各凸部的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利用所述非磁性材料形成非磁性层,所述非磁性层形成为,其一部分比除该部分外的其他部分更向与所述凸部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凸部的所述各上表面的全部区域形成所述非磁性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除所述各凸部的所述各上表面的边缘部外的区域形成所述非磁性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随着朝所述凸部的中央部靠近逐渐向着与所述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井充添野佳一田上勝通嵨川和也諏訪孝裕
申请(专利权)人:TDK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