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管制除湿再热室内机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81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管制除湿再热室内机换热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长条形,其横截面为横置的V形,其每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再热换热部和除湿换热部;所述再热换热部临近于所述本体侧边的外侧,由多根串联连接的再热换热管构成;所述除湿换热部由多根除湿换热管构成,为闭合的树形结构;所述除湿换热部的第一端经过除湿节流部件后连接到液管,其第二端连接到气管;所述再热换热部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液管,其第二端经过再热节流部件后连接到所述除湿换热部的第一端;所述气管和液管分别连接到室外机;所述本体安装于壳体内,其尖角朝向出风口,其开口朝向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除湿换热管设置为闭合的树形结构,有效提升换热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管制除湿再热室内机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结构,尤其是一种空调室内机换热器,具体的说是一种两管制除湿再热室内机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空调系统通过降低室内机的循环风量,使蒸发器温度降低来快速除湿,在除湿的同时出风温度受风量降低而降低。当处于梅雨季节时,气温不高湿度较高,采用传统空调系统进行除湿的弊端:a.出风温度低而寒冷刺骨,使人体舒适度变差;b.除湿的同时降低了室内环境温度,无法达到环境舒适的状态。
[0003]目前,现有的冷凝再热型空调系统中,室内的循环风先经过除湿换热器进行降温除湿,再经过再热换热器进行再热升温,因而其室内机的体积大都较大。为了减小其体积,大都采取V型换热器,并通过毛细管进行分液,以便满足使用需求。但是,该连接方式中的制冷剂流速较慢,导致其前段干度较低的制冷剂换热效率降低,影响换热效果。
[0004]因此,需要加以改进,以便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两管制除湿再热室内机换热器,可有效减小体积,并提高其前段干度较低的制冷剂流速,提升换热效果,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两管制除湿再热室内机换热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长条形,其横截面为横置的V形,其每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再热换热部和除湿换热部;所述再热换热部临近于所述本体侧边的外侧,由多根串联连接的再热换热管构成;所述除湿换热部由多根除湿换热管构成,为闭合的树形结构;所述除湿换热部的第一端经过除湿节流部件后连接到液管,其第二端连接到气管;所述再热换热部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液管,其第二端经过再热节流部件后连接到所述除湿换热部的第一端;所述气管和液管分别连接到室外机;所述本体安装于壳体内,其尖角朝向出风口,其开口朝向风机。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上、下两侧面的面积相同,且对称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再热换热管为长U管,成排设置,每排1

12根,设置1

6排。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除湿换热管为长U管,成排设置,每排1

12根,设置1

6排;各所述除湿换热管的端部之间直接连接或通过三通管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三通管为T型、Y型或爪型。
[0012]进一步的,所述除湿换热管自液管端开始,通过多个所述三通管逐级增加支路数量,再通过多个所述三通管逐级减少支路数至一个端口后,连接所述气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除湿换热管自液管端开始,通过所述三通管逐级增加支路数量,再同时汇集于集气管后,连接所述气管。
[001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矩形扁平盒状,其内部设有电控盒。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实现除湿再热功能的前提下,有效减小室内机的体积,最大化的节省吊顶空间。同时,通过将除湿换热管设置为闭合的树形结构,有效提高前段低干度制冷剂的流速,进而大幅提升换热效果,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室内机打开壳体顶板时的俯视图。
[0018]图2是室内机打开壳体侧板时的左视图。
[0019]图3是换热器左视图。
[0020]图4是T型三通管示意图。
[0021]图5是Y型三通管示意图。
[0022]图6是爪型三通管的正视图。
[0023]图7是图6的右视图。
[0024]图8是本技术除湿再热模式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0025]图9是本技术除湿降温模式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0026]其中,100

室内机;101

风机;102

本体;103

电控盒;104

壳体;105

出风口;301

再热换热部;302

除湿换热部;303

再热节流部件;304

除湿节流部件;501

三通管; 505

气管;506

液管。3011

再热换热管;3021

除湿换热管。箭头为冷媒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8]如图1至3所示,一种两管制除湿再热室内机换热器,包括本体102。
[0029]所述本体102为长条形,其横截面为横置的V形,其上、下两侧面的面积相同,且对称设置。每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再热换热部301和除湿换热部302,使整个换热器的体积得到大幅压缩,方便其安装在天花吊顶为空间狭小的位置。
[0030]所述除湿换热部302的第一端经过除湿节流部件304后连接到液管506,其第二端连接到气管505。所述再热换热部30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液管506,其第二端经过再热节流部件303后连接到所述除湿换热部302的第一端。所述液管506和气管505分别连接到室外机,与室内机共同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本体102安装于壳体104内,并使其尖角朝向出风口105,其开口朝向风机101,使室内回风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由所述本体的开口处吹入,从尖角处吹出,实现换热。
[0031]所述再热换热部301临近于所述本体102侧边的外侧,由多根串联连接的再热换热管3011构成,并连接所述液管506。该再热换热管3011为长U管,成排设置,每排1

12根,设置1

3排。
[0032]所述除湿换热部302由多根除湿换热管3021构成。该除湿换热管3021为长U管,成排设置,每排1

12根,设置1

6排。同时,各所述除湿换热管3021的端部之间直接连接或通过三通管501连接,使其呈闭合的树形结构。即,除湿换热管3021自液管端开始,通过多个所述三通管501逐级增加支路数量,再通过多个所述三通管501逐级减少支路数至一个端口后,
连接所述气管505;或者,该除湿换热管3021自液管端开始,通过所述三通管501逐级增加支路数量,再同时汇集于集气管后,连接所述气管505,构成完整的除湿回路管路。具体的,一根除湿换热管的一端通过一个三通管连接两根除湿换热管,使支路数量由一变为二,以此类推,使支路数量逐级增大。然后,反向操作,使支路数量逐级减小。如此,当来自液管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进入除湿换热器时,制冷剂的干度较低,通常约为0.28。此时,与液管连接的除湿换热管的管路数较少,可以保持制冷剂较快的流速,提高换热效率。然后,当制冷剂流入多路除湿换热管后,可以降低后段制冷剂流速,减少在高干度区的压力损失,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管制除湿再热室内机换热器,包括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本体为长条形,其横截面为横置的V形,其每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再热换热部和除湿换热部;所述再热换热部临近于所述本体侧边的外侧,由多根串联连接的再热换热管构成;所述除湿换热部由多根除湿换热管构成,为闭合的树形结构;所述除湿换热部的第一端经过除湿节流部件后连接到液管,其第二端连接到气管;所述再热换热部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液管,其第二端经过再热节流部件后连接到所述除湿换热部的第一端;所述气管和液管分别连接到室外机;所述本体安装于壳体内,其尖角朝向出风口,其开口朝向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管制除湿再热室内机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本体的上、下两侧面的面积相同,且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管制除湿再热室内机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再热换热管为长U管,成排设置,每排1

12根,设置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秋晖杨亚华徐来福王之鹏刘聪张宝生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