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风管机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73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风管机安装结构,包括风管机本体、古建筑本体和四个安装件,古建筑本体包括挂接层和若干支撑柱,挂接层水平设置在支撑柱的上部,风管机本体通过四个安装件固定在挂接层上,所有安装件围绕风管机本体设置,安装件包括挂接杆和安装横梁,安装横梁水平设置在挂接层上挂接杆的上端与安装横梁固定连接,挂接杆的下端穿过挂接层,风管机本体的外壁还设有四个安装支耳,挂接杆的下端与对应的安装支耳固定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古建筑风管机安装结构,使风管机本体在安装时不接触古建筑本身,并在保证古建筑自身完整的情况下对风管机本体提供稳定挂接点,其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稳定,有效的保护了古建筑本身。筑本身。筑本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古建筑风管机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古建筑安装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古建筑风管机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是指古代建筑。传统宗教寺观、传统造景、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古村落群、具有历史风貌概况的建筑,由于较多的古建筑均在景区内,会有大量的游客参观,因此,需要在古建筑内安装风管机对温度等进行调节,但是在安装风管机时,通常需要在墙或柱上设置挂接点,将风管机悬空设置,但是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不能对文物建筑的结构、墙体及建筑构件产生损坏或构成新的安全隐患,传统的在墙面打孔设置挂接点等安装方式对于古建筑并不适用,为此我们需要一种不破坏古建筑外观或结构的风管机安装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古建筑风管机安装结构,能保证古建筑自身完整性的安装结构。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古建筑风管机安装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风管机本体、古建筑本体和四个安装件,所述古建筑本体包括挂接层和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竖向设置,所述挂接层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上部,所述风管机本体通过四个所述安装件固定在所述挂接层上;
[0006]所有所述安装件围绕所述风管机本体设置,所述安装件包括挂接杆和安装横梁,所述安装横梁水平设置在所述挂接层上,所述挂接杆竖向设置,所述挂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挂接杆的下端穿过所述挂接层;
[0007]所述风管机本体的外壁还设有四个安装支耳,所述挂接杆与所述安装支耳一一对应,所述挂接杆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支耳固定连接。
[0008]采用以上方案的效果:将安装横梁水平放置在挂接层上,利用挂接杆竖向穿过挂接层来提供挂接点,利用挂接层对安装横梁的限位提供支撑,使风管机本体在安装时不接触任何古建筑本身,并在保证古建筑自身完整的情况下对风管机本体提供稳定挂接点。
[0009]所述古建筑本体还包括至少两个主横梁,所有所述主横梁平行且正对设置,所述主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任一所述支撑柱的上部,所述挂接层水平铺设在所述主横梁上。
[0010]所述挂接层包括若干副横梁,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横梁之间设有若干所述副横梁,所述主横梁与所述副横梁垂直,所有所述副横梁的两端分别水平搭设在对应的所述主横梁上,所述安装横梁的两端分别搭设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副横梁上。
[0011]所述安装横梁上设有若干调节单元,所有所述调节单元沿所述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2]所述调节单元包括一个调节长孔和两个调节短孔,所述调节长孔和所述调节短孔均为条形孔,所述调节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所述调节短孔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任一个所述调节短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平
行,两个所述调节短孔位于所述调节长孔同一侧;
[0013]所述挂接杆的上端穿过任一所述调节长孔或所述调节短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对挂接杆位置进行适应性调节,便于挂接杆与安装支耳之间进行连接。
[0014]所述安装支耳竖向贯穿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通过安装开口与外界接通,所述安装开口与所述安装孔接通,所述安装开口远离所述风管机本体,所述安装开口的宽度与所述挂接杆的杆径相同,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挂接杆的杆径。
[0015]所述安装支耳的边缘还向下弯曲设有翻边,所述挂接杆为螺杆,所述挂接杆的下端从对应的所述安装开口伸入所述安装孔,所述挂接杆的上端设有固定螺母,所述挂接杆的下端设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位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下方。
[0016]所述安装横梁与对应的所述副横梁之间通过U型卡扣固定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优点是,使安装横梁与对应的副横梁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0017]有益效果:本技术使风管机本体在安装时不接触古建筑本身,并在保证古建筑自身完整的情况下对风管机本体提供稳定挂接点,保护了古建筑本身的同时对风管机进行安装,其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风管机本体1与挂接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X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4为图2Y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5为安装支耳9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挂接杆7和安装支耳9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到图6所示,一种古建筑风管机安装结构,其主要包括风管机本体1、古建筑本体和四个安装件,所述古建筑本体包括挂接层和若干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竖向设置,所述挂接层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5的上部,所述风管机本体1通过四个所述安装件固定在所述挂接层上;
[0026]所有所述安装件围绕所述风管机本体1设置,所述安装件包括挂接杆7 和安装横梁8,所述安装横梁8水平设置在所述挂接层上,所述挂接杆7竖向设置,所述挂接杆7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横梁8固定连接,所述挂接杆7的下端穿过所述挂接层;
[0027]所述风管机本体1的外壁还设有四个安装支耳9,所述挂接杆7与所述安装支耳9一一对应,所述挂接杆7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支耳9固定连接。
[0028]其中:
[0029]所述古建筑本体还包括至少两个主横梁4,所有所述主横梁4平行且正对设置,所述主横梁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任一所述支撑柱5的上部,所述挂接层水平铺设在所述主横梁4上。
[0030]所述挂接层包括若干副横梁6,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横梁4之间设有若干所述副
横梁6,所述主横梁4与所述副横梁6垂直,所有所述副横梁6的两端分别水平搭设在对应的所述主横梁4上,所述安装横梁8的两端分别搭设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副横梁6上。
[0031]所述安装横梁8上设有若干调节单元,所有所述调节单元沿所述安装横梁8的长度方向设置;
[0032]所述调节单元包括一个调节长孔和两个调节短孔,所述调节长孔和所述调节短孔均为条形孔,所述调节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横梁8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所述调节短孔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任一个所述调节短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横梁8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所述调节短孔位于所述调节长孔同一侧;
[0033]所述挂接杆7的上端穿过任一所述调节长孔或所述调节短孔。
[0034]所述安装支耳9竖向贯穿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通过安装开口与外界接通,所述安装开口与所述安装孔接通,所述安装开口远离所述风管机本体1,所述安装开口的宽度与所述挂接杆7的杆径相同,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挂接杆7的杆径。
[0035]所述安装支耳9的边缘还向下弯曲设有翻边,所述挂接杆7为螺杆,所述挂接杆7的下端从对应的所述安装开口伸入所述安装孔,所述挂接杆7的上端设有固定螺母,所述挂接杆7的下端设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位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下方。
[0036]所述安装横梁8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风管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机本体(1)、古建筑本体和四个安装件,所述古建筑本体包括挂接层和若干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竖向设置,所述挂接层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5)的上部,所述风管机本体(1)通过四个所述安装件固定在所述挂接层上;所有所述安装件围绕所述风管机本体(1)设置,所述安装件包括挂接杆(7)和安装横梁(8),所述安装横梁(8)水平设置在所述挂接层上,所述挂接杆(7)竖向设置,所述挂接杆(7)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横梁(8)固定连接,所述挂接杆(7)的下端穿过所述挂接层;所述风管机本体(1)的外壁还设有四个安装支耳(9),所述挂接杆(7)与所述安装支耳(9)一一对应,所述挂接杆(7)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支耳(9)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风管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古建筑本体还包括至少两个主横梁(4),所有所述主横梁(4)平行且正对设置,所述主横梁(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任一所述支撑柱(5)的上部,所述挂接层水平铺设在所述主横梁(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建筑风管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层包括若干副横梁(6),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横梁(4)之间设有若干所述副横梁(6),所述主横梁(4)与所述副横梁(6)垂直,所有所述副横梁(6)的两端分别水平搭设在对应的所述主横梁(4)上,所述安装横梁(8)的两端分别搭设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副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东张智炎陈骞康羿邹佳錡刘鑫桂家仟王志军雍登钦鲍俊呈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