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庆生专利>正文

一种拼装车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72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拼装车底,主要包括前底板,后底板,以及连接于前底板及后底板之间左右两侧的左桥架、右桥架,所述后底板中具有放置电机的电机槽位,前底板中具有开关位,前底板与后底板之间用于架放电池,左桥架与右桥架两端均配置有轴孔供轮轴穿过,右桥架中具有齿轮槽,电机与两轮轴通过位于齿轮槽中的齿轮进行动力传递。齿轮槽中的齿轮并列排布,具体为电机的轴端连接第一齿轮,两轮轴中均配置有第二齿轮,齿轮槽中还配置有若干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或和第一齿轮啮合联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良并细化拼装玩具车的车底盘,使其通过前后左右四部分组装成型,并通过齿轮槽改变动力传递路径,具有不一样的拼装及玩乐体验。验。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装车底


[0001]本技术涉及玩具拼装车
,特指一种拼装车底。

技术介绍

[0002]玩具拼装车通常是需要在购买后,通过自行组装拼接形成,能够锻炼动手能力,是一种益智玩具。目前,市面上的拼装车大多都是属于乐高等一些积木类拼装车体,其车底盘通常是一大块构件,或者由多个积木颗粒组装形成,而在早些时候,如迷你四驱车,则属于一体化成型的车底盘,拼装时需要将马达及开关等放置在车底盘上的相应位置,而后再通过一根带有特殊齿轮的转轴贯穿车底盘的前后端以传递动力,这种整块底盘缺乏拼装乐趣,且马达需要配置减速齿轮箱,车体前后重量差距较大,导致车体重心偏后等问题,存在很大的改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拼装车底,利用左右桥架拼接前后底板,并采用并列的联动齿轮传递动力,车体重心差距较小,动力传递较稳,具有较佳的拼装乐趣及玩乐体验。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为一种拼装车底,主要包括前底板,后底板,以及连接于前底板及后底板之间左右两侧的左桥架、右桥架,所述后底板中具有放置电机的电机槽位,前底板中具有开关位,前底板与后底板之间用于架放电池,左桥架与右桥架两端均配置有轴孔供轮轴穿过,右桥架中具有齿轮槽,电机与两轮轴通过位于齿轮槽中的齿轮进行动力传递。
[0006]上述方案中,齿轮槽中的齿轮并列排布,具体为电机的轴端连接第一齿轮,两轮轴中均配置有第二齿轮,齿轮槽中还配置有若干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或和第一齿轮啮合联动。
[0007]进一步的,左桥架、右桥架与前底板或后底板之间为卡扣连接。
[0008]进一步的,右桥架由内架与外架相对插接形成,齿轮槽位于内架与外架之间。
[0009]进一步的,外架侧部具有通过卡扣连接的轴孔盖。
[0010]进一步的,左桥架与右桥架上方均设有卡勾,还配置有电池护栏与卡勾进行卡扣连接。
[0011]进一步的,前底板与后底板上均配置有若干螺孔或和插孔。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车底由前后左右四部分采用卡扣连接拼装成型,其操作简单,且拼装后结构稳固,通过侧部设置齿轮槽放置齿轮用于前后轮动力的传递,力矩传递更为稳定,且车体前后重心差距不大,具有不一样的拼装及玩乐体验。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4为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系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为一种拼装车底,主要包括前底板1,后底板2,以及连接于前底板1及后底板2之间左右两侧的左桥架3、右桥架4,左桥架3、右桥架4与前底板1或后底板2之间为卡扣连接,只需将前底板1与后底板2位置放好,再将左桥架3两端分别插入前后底板的卡孔中完成卡扣安装,右桥架3同样完成卡扣安装,即可形成一个由前后左右四部分构件组成的车底盘。
[0018]后底板2中具有放置电机8的电机槽位21,前底板1中具有开关位11,前底板1与后底板2之间用于架放电池5,电池5两端被前底板1与后底板2拖住,中间部分处于架空状态,有利于散热,电机8通过两极铜片引导至后底板2的侧部(即电池端部接触位置),前底板1中的开关位11即为“√”型铜片与滑动开关,“√”型铜片一端位于前底板1侧部(在电池安装后能与电池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滑动开关滑动产生形变与另一电池接触,则形成回路。电机8与电池5的导电方式,及开关位11与电池5的导电方式均为现有技术方案,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0019]左桥架3与右桥架4两端均配置有轴孔供轮轴6穿过,轮轴6两端连接轮毂,右桥架4中具有齿轮槽40,电机8与两轮轴6通过位于齿轮槽40中的齿轮进行动力传递。具体的,齿轮槽40中的齿轮并列排布,具体为电机8的轴端连接第一齿轮81,两轮轴6中均配置有第二齿轮61,齿轮槽40中还配置有若干第三齿轮41,第三齿轮41与第二齿轮61或和第一齿轮81啮合联动。即电机8能够通过第一齿轮81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61或第三齿轮41,第二齿轮61与第三齿轮41并列排布传递动力,以此使前后两轮轴6同步同向转动,形成四驱模式。
[0020]需要注意的是,前后两轮轴6的两第二齿轮61之间,传递动力的第三齿轮41数量应当是奇数,方可使两轮轴6同向转动。
[0021]进一步的,右桥架4由内架42与外架43相对插接形成(即内架42与外架43具有相对于的插孔或插柱),齿轮槽40位于内架42与外架43之间,内架42中应当具备若干供齿轮轴定位的槽位,外架43应当具备供齿轮轴穿过的通孔,这样拼装时可以根据需要决定先安装组成右桥架4,再安装齿轮,还是先插装齿轮,再安装外架43形成右桥架4,多种不同拼装方式均可达到同样的结果。为了避免齿轮轴脱离,外架43侧部具有通过卡扣连接的轴孔盖431,可以在拼装后保证齿轮在齿轮槽40中稳定运行。
[0022]左桥架3与右桥架4上方均设有卡勾34,还配置有电池护栏7与卡勾34进行卡扣连接,即电池5安装完后,扣上电池护栏7,保持电池5位置稳定。
[0023]前底板1与后底板2上均配置有若干螺孔或和插孔,螺孔和插孔能够安装开关位11的盖板以及电池5的盖板,部分螺孔还可以安装龙头或凤尾等导向件,前底板1还具有供车盖插入的槽口,后底板2还具有与车盖配合的锁柱,此部分同样在现有技术中多有应用,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0024]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技术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车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前底板(1),后底板(2),以及连接于前底板(1)及后底板(2)之间左右两侧的左桥架(3)、右桥架(4),所述后底板(2)中具有放置电机(8)的电机槽位(21),前底板(1)中具有开关位(11),前底板(1)与后底板(2)之间用于架放电池(5),左桥架(3)与右桥架(4)两端均配置有轴孔供轮轴(6)穿过,右桥架(4)中具有齿轮槽(40),电机(8)与两轮轴(6)通过位于齿轮槽(40)中的齿轮进行动力传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车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槽(40)中的齿轮并列排布,具体为电机(8)的轴端连接第一齿轮(81),两轮轴(6)中均配置有第二齿轮(61),齿轮槽(40)中还配置有若干第三齿轮(41),第三齿轮(41)与第二齿轮(61)或/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陈庆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